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国服     
中山服,又称“国服”,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的。辛亥革命后,孙先生经常要接见外宾或参与一些重大的外事活动,好友宋教仁叫他做一套最好的西服作为礼服,便于应酬。孙先生说,我们这么大个国家,应当有我们自己的服装。说着便让宋教仁拿来一套西服铺在桌面上,用粉笔勾划着,不一会便设计好了。做好后孙先生试穿于身,显得非常精神。宋教仁说:我看就叫中山服吧!此后孙先生就把中山服当礼服,中山服很快流行全国。孙先生去世后,人民尊称他为“国父”,中山服便被称为“国服”。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问他穿什么礼服去参加开…  相似文献   

2.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解放前,上海的知识阶层、普通职员,一般都有西服,只是不一定经常穿。解放后,生活崇尚俭朴,强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觉得西服“穿不出去”了。有人不甘心把好好的衣服拿来“压箱底”,于是想办法把西服改成中山装;但改后仍觉得穿“毛料子”不好意思,于是又用毛蓝布做件褂子罩在外面。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学     
国家安全是一个大问题,是原有的任何一门学问都不能完全包容的大问题。虽然学者们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两个术语的含义和关系问题上还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人们对研究有关问题的学科称作“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政治学”也还无法达成一致,但无论是“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政治学”,都容纳不下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都没有也不可能把整体性的“国家安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11,(30):12-12
许多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对于父辈产业的传承,有自己的理念,但是对于政策的诉求,与父辈们的期盼没有区别。他们普遍对国家政策有“五盼”:  相似文献   

5.
宪法管饭吗     
或许因为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中国人特别在乎吃饭。以前见面打招呼不是问“你好”,而是“吃了吗”,现在许多事情也是在餐桌上摆平的。不过吃饭能和宪法扯上什么关系?宪法可是根本大法,管天管地管国家,还管得着小老百姓吃饭吗?两者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不仅有关系,关系还不小。一个国家的宪法落实得好不好,不但关系到饭吃得好不好,甚至还能决定有没有饭吃。  相似文献   

6.
“路子”剖析文/毕冬芬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在社会上很流行,那就是办什么事情都要找“路子。”有没有“路子”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办成事情,不管是公事、私事、正事、歪事。私事、歪事从正门邪道走还在意料之中,可是许多公事、正事没有“路子”也走不通,这不能不让人深...  相似文献   

7.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1,(22):50-51
一个正在申请注册、注册资金仅100万元的企业。竟将全国化工100强、净资产1.9亿元的国有大厂“重组”在自己麾下。而“重组”之前,老企业还从各家银行“货”走了近亿元,“重组”后无钱可还。这“重组”。没有经过市场挂牌交易,没有审计评估。连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备案都没有,只有山东宁津县委县政府的“主导”。  相似文献   

8.
在谈到刚刚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王选时,北大方正集团副总裁刘秋云对记者说:“和他共事十几年中,我跟他商量工作没有一次超过10分钟。他没有太多的客套,在他的讲话稿里,没有‘帽子’,也没有‘鞋子’。”王选的确可敬,正是因为他的发明,中国的印刷术才告别了铅与火,走上激光照排的新时代。他把时间看得比什么都珍贵,不仅“18年没有星期日、元旦和春节的休息”,而且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也都是直入主题,从来没有“帽子”和“鞋子”。和王选相比,我们现在许多的会议、许多的讲话中,这样的“帽子”和“鞋…  相似文献   

9.
李德生 《协商论坛》2007,(10):54-54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各国对于国庆节的庆贺方式,由于传统和习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各国国庆节的名称有所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目”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十五而学三十而立子姜许多乡亲不理解他──能到北京,端上铁饭碗,当这么大的“官”(在乡亲眼里,能进北京大机关的都是“官”),还不满足?还想折腾什么?他不满足,他“折腾”了,他成功了。他自己当自己的老板是不是很带劲?他有钱了的生活过得怎样?“历史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11.
晨练     
《文明大观》2001,(11):11-13
与绍兴的许多公园一样,蕺山公园也是早晚不收门票的。天还未亮,不少人还在梦乡之中,这里便开始热闹起来了。舞剑,打拳,练气功,跳圆寂舞,这都是“集体活动”。也有搞“单干”的,散步,登山,附带着用“小宝贝”收听新闻收听音乐。公园内有不少运动设施,有人练双杠,练单杠,练吊环,也有去走平台的,藉以测试自己的心脏。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到医院看病,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医生,应当由医生决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比如应不应当住院,应不应当手术,这些都应以疗效为标准。患者及其家属通常不会有多少医学知识,这方面和医院、医生的信息完全不对称,是毫无疑问的弱势群体。因此,把怎样治疗的选择“简单化”地推到家属面前有时不仅是残忍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这不仅会产生许多“过度治疗”,甚至还会多出许多对患者有害无利的“错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阿红 《人民公安》2010,(10):46-48
王海风虽然受贿1700万,但他却拼着命在家人面前“装穷”,“穷”得甚至舍不得给孩子买一件玩具,舍不得给新婚的侄女随礼,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西服……  相似文献   

14.
边城 《人权》2004,(3):25-27
一位研究生毕业后,放弃自己心爱的太阳物理专业,从北京远赴河南,创办“艾滋孤儿”学校。一些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如何运作一所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校?”甚至还有人对他表示怀疑,“他自己都还不能养活,又拿什么去救助那些‘艾滋孤儿’呢?”  相似文献   

15.
毛才高 《群众》2012,(6):37-38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人均GDP达10000美元,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其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超过60%。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完整的定义,但在1997年,“发展服务业”就被写进了我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后来的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服务业都有明确的方针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紫萍 《今日民族》2001,(11):9-9
本刊在金秋10月收到的200多份调查问卷沉甸甸的———哇,每位来信的读者都有许多出国旅游的“梦”呢。看看他们都想到什么地方吧: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澳大利亚、前苏联、荷兰、埃及、日本、印度、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香港等。(“梦”及的地方还真不少,但不知为什么竟无一人想到非洲国家去旅游,兴许是还缺乏对非洲的了解,也兴许是非洲距我们太遥远,梦都梦不到哩。猜的。———编者)在国内旅游的情况呢?200多位读者中,有7%的没有外出旅游过;约20%的最远只到过昆明;可喜的是,50%…  相似文献   

17.
众酒成水     
一些领导干部在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后,总爱把自己违纪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一念之差”。因为“一念之差”,才收受了别人的“一点意思”;因为“一念之差”,才在人情网、石榴裙前败下阵来……假如当初意志坚定一些,没有这“一念之差”,自己就不会有这样悲惨的下场了。都是“一念之差”惹的祸!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笔者还没有见过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而又能够实事求是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当代发展的专著。大体上说,西方国家的学者的研究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在某些问题或问题的某些方面显示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重点放在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也值得进一步商讨,而且很少能联系革命斗争的实践。在东方,直到1984年出版了梅斯里夫钦科主编的《当代国外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虽然材料比较丰富,论述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地位,观点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但“正统”意识仍较浓厚,对“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安全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既有“从无到有”的开拓性创新,也包括了学科体系完善过程中的“从有到精”的创新。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和观点,特别是提出了一种具有学科方法论高度的新安全观,即系统安全观。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同时还注意运用系统方法、实证方法等。任何创新都没有止境,在“国家安全学”及国家安全学科的未来发展中,在国家安全学教学和研究中,引进“民主观点”,重视“实证方法”,甚至运用“数学方法”,都可能成为将来国家安全学科建设中的创新亮点。  相似文献   

20.
变革与坚守     
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包括我们所身处的燕园,每天也都在发生着许多细微但深刻的变化。那么,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北大人应如何作为?我们除了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还需要坚守什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变革时代,坚守核心价值观就是“务本”.将自己的人生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洪流.这就是最大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