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使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思想把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提高到科学水平,解放思想使我们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使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以实践为基础观察事物和现实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长期以来,究竟什么是现实的社会主义,我们并不清楚。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体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二是原苏联的模式;三是我们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结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僵化了,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对原苏联的模式绝对化了,一味地照搬照抄;对我们自己长期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念极端化了。所以邓小平同志讲:“什么叫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毛泽东借鉴苏联经验,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开拓性探索;邓小平成功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质的飞跃;江泽民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必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在我们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更加深刻的认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马克思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内容和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价值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同富裕思想的阐释,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的探索,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的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贫富分化,背离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化和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使我们在认识上来了一个新的飞跃,因此,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上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但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全盘肯定民主社会主义,把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看成是普世性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们逐步克服了“左”的思想束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因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必然发生一些变化。过去全盘否定民主社会主义,固然有失偏颇,但今天有些人又全盘肯定民主社会主义,显然也是欠妥当的。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全面分析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不可或缺(一)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十六大报告将政治作为文明的一个主体内容,提高到与建设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新境界,而且为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我们所要建设的政治文明,包括规范、完善的民…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重要力量之一。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认清它的实质,丰富和完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 ,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标志着我们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标志着我们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了更加清醒和理性的认识与把握 ,我国政治发展的重心已实现了重大战略转移 ,即从以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转到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带动政治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上来 ;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上,实现了政党执政本质以及共产党由革命政党到执政政党的根本转变;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创新上,实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到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上,实现了"西方道路"到"中国道路"的根本性转变。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可以增强对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它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核心唯物史观的认识;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深化了我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历史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强调我们通过改革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质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曾经照搬过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有人也设想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实现了国富民强,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榜样。当前,我们应当排除一切干扰,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合社会的各种价值资源,形成社会的价值共识,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为我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指明了方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工作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巨大法宝,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对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和要求,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对群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上,实现了政党执政本质以及共产党由革命政党到执政政党的根本转变;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创新上,实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到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上,实现了"西方道路"到"中国道路"的根本性转变。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可以增强对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