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政协公报》2012,(5):56-56
<正>有些历史小说将慈禧太后也称作"太后老佛爷"。实际上,"老佛爷"的称号不是慈禧专用的,清代历届皇帝的特称都叫"老佛爷"。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称"叫"老爷"。至于清代帝王"特称"为什么叫"老佛爷"?这是因为女真族首领  相似文献   

2.
在欧洲文学史上,帝王的爱情也和普通人一样是文学创作常见题材。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帝王却是那样威严神秘。他们的男女私情很少成为描写对象。一般地说,在中国封建时代文人眼中所见的,不是冷冰冰的礼教,所谓帝王之尊、后妃之德,便是乱烘烘的荒淫贪色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重视历史的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重视历史的传统,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从殷商至满清洗如烟海的史料中,史官记载了历朝帝王及当时社会的史实.甚至下至社会多个层面,均重视历史的记载与评论.中国古代之所以重视历史,盖固帝王的"群权神授"与敬畏无常使然;但帝王中世有窥视本朝史官记载历史的例子,如庙太宗.孔子则开创了历史服从于传统的先河.纵观历史,新建立的朝代均将为前朝修史作为国家政治的大事,足见历史影响社会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在《中国历代外戚传》的“序言”中已经指出过:“封建政治的特质,就是帝王的独裁和专制。但即使是拥有绝对权力的英明帝王,也不可能事事躬亲,所谓的独裁,有时仅仅是一种象征。在权力与能力之间,任何帝王都难以弥合。因此,封建帝王要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方面,要设官分职,通过一整套政治机构来实现他的意志;另一方面,在帝王的左右,在朝廷的统治枢纽之地,又要寻找、利用辅臣,作为皇权的辅助者和政令的直接执行者。一般来说,帝王左右有三股力量可资利用,一是朝臣,二是宦官,三是外戚。三股力量因着各种原因,有时是平衡制…  相似文献   

5.
龙与年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云 《思想战线》2000,26(5):111-114
中国龙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这是其他国家的龙所没有的.中国龙文化的政治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认为龙与帝王特殊的关系,帝王被视为真龙天子;二是龙被视为帝王的象征,有种种禁忌;三是表现在年号上,不少帝王喜用带有"龙”字的年号,历史上共有带"龙”字的14个年号.  相似文献   

6.
史书的种类     
《天津政协公报》2012,(6):14-14
<正>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相似文献   

7.
郭友亮 《求索》2008,(6):221-223
宋代帝王出于自身喜好和政治需要,在帝王登基、预立王储、选拔官员、修德鉴戒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利用占卜,与之建立了一种特殊密切的关系。占卜是帝王们决策的一个依据,是政治活动中一项起着或隐或现作用的工具,这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帝王们的喜好和提倡,影响着占卜术的演进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走陵"活动近年来逐渐兴起,不少非法社会组织以"走陵"为噱头向参与者索要高昂的费用。5月2日,一个名为"帝王陵文化研究"的微博发消息称,为更好地保护文物,已组织志愿者将崇陵石刻搬移,并配发了十几个人参与活动的图片。"走陵"事件迅速引起舆论媒体的关注。陕西省泾阳县文物旅游局调查后澄清:所谓的"走陵"活动并不属实;经与当地民政部门核实,确认该"帝王陵文化研究"组织未注册登记并备案,该组  相似文献   

9.
帝王之师与“归隐山林”的完美结合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常常有出世和入世之想.他们最崇高的理想是以“帝王之师”在政治上大展鸿图.成就一番人间伟业.然后功成身退,“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归隐山林修身养性。可惜,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从春秋时期一直到唐代.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都有长寿冠军的记载。中国古籍《神仙传》以及《列仙传》,就有彭祖的故事。所谓彭祖是世俗通称,极言其是"寿命彭亨的老祖辈"。其真正姓名叫篯铿,传说还是远古帝王(部落首领)颛顼的玄孙,出生于夏代延至殷商末期,已经活了整整767岁!当时的殷王奴隶主也曾动员他出来当官,他却托  相似文献   

11.
帝王也会犯错误,而且不是偶尔,犯了错误怎么办?臣下、百姓是不能批评的,说不好就有掉脑袋的危险。但有点自知之明的帝王,一旦醒悟过来,就会发个“罪己诏”,也就是帝王的一份检讨书。  相似文献   

12.
<正>我家南山戴溪头,钟山紫气望中收。一日客从钟山来,赠我琳琅满锦兜。中有樱桃谷中鸭,风情似说帝王州。珍馐裹成荷叶梦,卤香浸透桂花秋。层层剥开如乍醒,  相似文献   

13.
魏萍  毛远明 《求索》2013,(4):75-77
"帝王"是对各朝代的最高君主的总称,"帝王崇拜"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过程。本文分析了帝王崇拜的滥觞、重基础、曲折再现和最高评价,构建了中国历史上帝王崇拜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是中国仅存的最早年表。司马迁以前有许多年表,如《汉书·艺文志》有《古来帝王年谱五卷》,可惜早已只字无存。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开始便说“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云云,可见太史公时还存在不少有关历史年表、年谱之类的文献,而今也早已付之无何有之  相似文献   

15.
吴心 《黄埔》2008,(4):56-57
帝王陵墓及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 我国自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建国至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清代灭亡,历时3000余年,其问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地方政权共有帝王500余人。至今地面有迹可寻、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有100多座(处),分布在全国半数以上省区。帝王陵寝和陵寝制度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不但反映意识形态上的礼制习俗,而且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后人全方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细节的重要而生动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沿嘉陵江走金牛道穿秦岭通中原,从殷商时巴蜀人跟武王伐纣到汉未诸葛亮北伐曹魏,再到明末所谓“张献忠剿四川”,自古及今,南北沟连,彼此相通,世代兴亡,生出天下多少杰!或惊叹于某古人之成就了大事业,或诚服于早先的创造泽被后世,我辈至今仍受其恩惠,一路行来,面对片片古人的陈迹遗踪,俯仰之间,真是难以抑制充溢胸中的那感佩、那幽思……说起帝王如秦皇汉武,提到诗人如李白杜甫,国人少有不知的.但对于流行丝绸服饰的今天,恐怕知道蚕丝发明者嫘祖的人却不多.监亭是嫘祖的故里,这里有嫘祖山、嫘祖湖,嫘祖就出主在山下的嫘祖坪嫘祖穴.一个叫王凤的山野姑娘发现了吃桑吐丝的蚕,又发明了养蚕抽丝制衣的技术,后被中原部  相似文献   

17.
时下,谈领导科学的书,还是较多的。但观察实际生活,有些读报只读皮,读文件只读题的同志,还不是做得好好的。而历史上就有些大人物,不屑于读书,“刘项原来不读书”嘛。大者如刘邦等帝王,小者如姨太太和银钱都数不太清的张宗昌等众多的乱世枭雄。但现在选拔干部,是有“四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是有些人用西方的史学方法论,如新三论、旧三论、计量史学、模糊史学等等来替代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如用所谓控制论研究中国历史,便编造出中国封建社会有个“超稳定结构”,它不仅使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2000多年,甚至使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封建的马克思主义。用它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使革命变成了一场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19.
梁志敏 《当代广西》2012,(15):57-58
所谓园林,即在某一地域范围内,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与建筑工程技术,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地域与环境上的特点,对地形地貌进行适当的改造,采用筑山置石、水面处理、建亭盖阁、植被绿化、道路布局等途径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环境,以供人休闲、观赏、娱乐的游憩境域。中国历史上的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等几种。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为何崇尚黄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有崇尚黄颜色的传统。如黄钟、黄花、黄袍等等,因为加了一个"黄"字,便都成了美称。在我国封建社会被视为正色的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中,黄色最尊。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崇尚黄颜色呢?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人民"悉为黄种"。"黄帝者犹言黄民所奉之帝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