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职工持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职工持有本企业的股票,而要首先承认劳动力要素对实现利润作出的贡献,进而要实现劳动力所有者(全体职工)都能获得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这不仅是企业的制度安排,而且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前途。二次大战后,美国的路易斯·凯尔索在《资本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包括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劳动力产权是市场经济劳动者地位、身份、权利、利益的根本性基础。劳动力产权是指劳动者作为其劳动力的所有者时受益或受损的行为权,或者说,劳动力产权是受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法律保护的利益和负利益的总和。它是一组权利的组合,一般由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等“四权”组成。其中,劳动力所有权是主体对劳动力的最高占有关系和权利,其意义在于解决在某一社会生产形态下,谁是劳动力的最高权力主体。其他的“三权”是在劳动力所有权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对劳动力的实际占有关系或权利,旨在说明产权分化状况,阐明当事人拥有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国家提出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在三个要害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是所有者问题,彻底实现产权清晰的目标;二是经营者问题,彻底实现自主经营的目标;三是劳动者问题,彻底实现自主劳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1、民主管理是劳动力资本化的必然要求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把劳动力作为资本,体现了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有利于形成劳资双方共同投入、共同管理、互利双赢的局面,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微观到宏观,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的变革,即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的完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建立,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转换。目前,这三个??的改革向前推进,共同面临着一个键性问题;明确产权主体,分解国家职能。一、租赁、承包、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对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虽取得巨大成效,但由于企业的合理行为最终取决于所有者(产权人)对企业的制约方式,而各种以所有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方式改革,都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所有者,由什么来规范所有者行为的合理性,所有者要不要有利润机和风险制约。  相似文献   

6.
李广信 《理论导刊》2005,(11):26-27
劳动力产权是劳动者主体对劳动力的最高占有关系和权利,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劳动力产权的实现程度直接与资源配置的效率相关,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强调集中统制产权,未能确立自主的劳动力产权,导致劳动者主体效率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的要求,通过劳动力资本化的途径确立和实现劳动力产权,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劳动者经济权益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劳动积累股制的提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剩余价值论的创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合理归宿,对上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分配观点进行了拨乱反正。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为建立劳动者的国家、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要求新的劳动成果“按劳分配”。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按劳分配在全社会实行的条件并不成熟。在像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行。这样,劳动者只得到了部分劳动的报酬,即必要劳动的报酬,剩余劳动的产品全部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资本所有者占有。即使在…  相似文献   

8.
赵许明 《理论探讨》2005,2(3):95-98
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以后,从法律上明确职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极端重要。从法律上确认职工是国家主人,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是公司重大利害关系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理顺公司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关系,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记者: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实现这个目的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二是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回顾这几年企业改革的实践,你认为这个精神贯彻落实的情况怎样?常木昌 (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目前企业改革普遍存在一个倾向,比较重视解决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和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够注意或忽视了解决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据全总有关部门对工业企业21万职工的抽查,职工认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积极性的占12.2%,认为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积极性的占78.8%。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我认为,除了不正之风、物价上涨等因素外,主要是企业内部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关系没有理顺,职工主人翁地位没有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放权让利和建立委托代理制度的改革,深圳国有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的高层经营者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剩余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这些经营者已是某种程度上的“风险承担者”。进一步的改革碰到了两难选择的问题,即企业家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有矛盾,产权清晰与长期激励有矛盾。一方面,要规范,要加强管理,控制内部人控制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使企业家的事实上的剩余索取权得到合法化。否则,就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企业家没有创新的动力,加快非货币化消费的进程;二是企业家铤而走险,加快货币化财产的占有,…  相似文献   

11.
深圳部分企业推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其涉及面比较广,问题也比较复杂,有些还触及到以往改革中一直想解决但又没有真正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必须在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的基础上,对企业员工持股制度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一、深圳试点企业推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在观念上的创新(一)重视劳动者的“人产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一直都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但股份制企业的员工个人持股额度低,不能参与公司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所面临的几个问题白永秀,任保平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对原来模糊不清的国有产权关系加以调整和理顺,对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法人所有者以及产权主体内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加以界定,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财产...  相似文献   

13.
优化劳动组合制,就是按照满负荷工作量的要求,重新确定机构和定员,引入竞争机制,组合劳动力的制度,它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劳动者劳动主权的一种劳动制度。优化劳动组合的目的是,通过劳动者的最佳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对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否定。优化劳动组合制是在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完善微观经营机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劳资冲突与产权制度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劳资冲突源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与物质资本产权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理论性质以及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物质资本产权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为: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物质资本产权主体的从属性和依附性;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和物质资本产权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的收益权在实现上存在障碍;人力资本形成专用性之后,雇主不兑现初始承诺。基于我国目前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为:人力资本产权私有制度未被确立;人力资本的出资和价值评估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不健全。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是解决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也是商品,至少是保持了商品的形式。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按照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资本论》第一卷第190页):第二,劳动者除了出售自已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既无生产资料,也无生活资料——“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做商品出卖。”(同上第191页) 就第一条件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已不完全具备。因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论点集萃     
论点集萃所有者产权与法人产权的关系成都市政府邓立新撰文认为,明确所有者产权与法人产权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一方面从法律上维护了国家投资所形成企业财产的全民所有性质.保证了国家拥有最终支配权和收益权,有利于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不可分割性;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企...  相似文献   

17.
国企职工主人翁地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在实践中解释不清的难题。本文从现代产权关系理论出发,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作为理论依据;以法人财产权落实到人为目的;通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恢复劳动者的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最终以职工持股为有效实现形式,重新认识和确立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经营者行为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经营者行为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是由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由此在企业运营中产生的问题而决定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也可称为“经理制”企业,而传统公司制企业则可称为“企业主企业”(由大股东掌握控制权)。由于现代公司所具有的这一特征,才导致现代公司在运营中产生了传统公司所不曾有的一些问题。第一,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或投资人来说,其利益主要是由剩余索取权带来的以投资收益形式对企业利润的最终占有,出此,他所追求的个…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是20多年来我国改革理论和实践发展做出的选择,轻言改变这一方向只能使我们的改革进程更多一些曲折和代价。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重点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要认真对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二是物质产权的改革要深化到位;三是恢复劳动力产权亟待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0.
转轨国家进行产权改革,首先要破除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高级形式的理论误区。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斯大林化或苏联化了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马克思坚持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统一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根据这一理论,产权改革的大方向应是劳动者有个人财产权,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使广大职工作为劳动者获得工资,同时作为投资者分享利润。这样才能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克服异化。俄罗斯产权改革是在私有化作为主导思想下进行的。俄私有化不只包括产权从国有转向私有,而是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其私有化进程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问题,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