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劳动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造就新型农村、村镇建设与环境整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参与式农村发展主张培养农村社会自治力量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同时,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强调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加强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构建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的发展模式.当前,党和政府积极推动农村建设,而农民参与不足,这不利于农村发展.为此,一是构建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合作共赢机制;二是农村建设要切实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三是培育发展农村社会自治组织;四是提高农民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五是尊重乡土知识,提高农民的社区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来说,既是经济的大发展,也是文化的大演进,它必然要求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需要政府的参与,观念引导职能是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职能之一,对此有必要加以研究。 一 西部地区的各类经济主体是西部大开发的社会主角,与西部大开发相适应的社会观念以他们为主要适用对象,这些社会观念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如下作用:其一,是提供了西部地区经济主体面对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我国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离开了广大农民的参与,就不可能完成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建设重任。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没有组织的单个农民是无法融入现代政治与经济生活中去的。我国村民自治的实践昭示,村委会完成不了农民维权自治的问题,我国应当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农民自治组织建设的经验,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尽快建立我国农民自己的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现代化历程及成果取得,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在参与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历经了一个从主体到边缘的过程,农民权益无法得到平等保障,导致农民无缘或较小分享现代化成果。此现象与我国宪法规定形成一定的悖论。如果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无法确保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那么,宪法有关农民相关内容阐述就会失去平等的意义。由此可见,必须从宪法层面解决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各自具备的发展条件看,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基础条件不足.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形态所派生的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弱化了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关系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要顺利地实施这一战略 ,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 ,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西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 ,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西部开…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五大标志性工程之一,且列于首位。几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工程要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和当地小康建设相结合。切实解决补偿问题,生态环境建设要与西部地区的小康建设结合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既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但也可能成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如果广大农民不能在生态工程中致富甚至返贫,或者出现购买生态的粮食政策不能保证、不再持续,就可能重新出现毁林还耕、破坏生态的现象。生态工程应从三个方面保证参与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体性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民也不断地由同质性群体转变为差异性群体,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探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勇敢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人、财、土地支撑,维护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导致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公平对待。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民地位,要通过城市化让部分农民合理转移出去,积极改造农民群体的局限性,提高农民社会经济地位,让农民自主参与农村各项建设,彰显农民主体意识与地位,唤起农民的自信自觉,让农民农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身份和令人向往的职业。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享受建设成果的也应是农民.只有把九亿农民的素质全面提高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与企业生态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的主体,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其中企业承担的生态伦理责任尤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西部开发应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 西部地区位于我国长江、黄河的上游,资源丰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我国西部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土地沙化以及自  相似文献   

12.
赵慧 《党的建设》2008,(9):40-40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农民的现代公民角色转变,实质是实现农民从体现传统社会特性的村民角色转变为体现现代社会特性的公民角色,具备顺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意识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即我们说的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等,这些都集中地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政治参与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谁是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瑞 《理论研究》2000,(2):13-14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从中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面向二十一世纪,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战略决策。通过这一决策的实施,目的是要解决占国土面积3/5、占人口总数1/5的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目前,就这一问题政界、学术界从多种角度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些研究和讨论中,忽视了对西部大开发主体问题的研究。有些人把西部大开发看成是发达地区或外国公司到西部投资的一种经济行为,或者是西部地区让发达地区或外国公司到当地去投资开发的一种允诺。把西部…  相似文献   

15.
齐峰 《党史纵横》2004,(8):42-43
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重要方面.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着眼点要实现共同富裕,为此不仅要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而且要解决城乡差别问题.解决农民问题体现了邓小平人权的主客体思想,它既能保证社会主义人权主体的广泛性和公平性,又能保障我国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只有具有浓厚自觉主体意识的农民,才能清醒地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真正把美丽乡村建设看作是自己的事业,积极能动地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以农业人口为社会主体的发展中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就谈不上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村民自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回顾二十多年来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探讨村民自治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正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明的进程,也直接制约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农村因受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制约,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村民政治参与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关系着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存在参与渠道不畅通、参与范围受限制、参与能力不强等问题。政治参与水平低下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民族自治地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是一种以公民为服务对象,强调政府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和多元参与,以尊重公民权,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进行社会协调运作的综合治理模式,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针对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民族自治地区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一是要提高其政府公务员的素质和服务观念;二是要用竞争性理念重塑民族自治地区政府的形象,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三是构建公民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的表达参与机制,提高公民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四是国家应加大对民族自治地区政府公共服务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