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婧 《新民周刊》2012,(22):30-32
唯一的疑问是没了主场优势是否会对中国人产生影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我以为,主场优势不会有很大影响。"奥运会进入50天倒计时之际,谁将登顶金牌榜又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明确表示:伦敦奥运会金牌榜首之争将在中美之间展开。作为北京奥运的金牌第一大户,中国军团将会在伦敦有怎么样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2.
苗炜 《新民周刊》2012,(28):85-85
我知道有一种"公平贸易"标签,加上"公平贸易"标签的产品,比如某种咖啡豆或生活用品,肯定有更好的劳工政策和环保政策,价格会贵一些,但原谅我还无法在每一种消费行为中都获得良好的道德感。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伦敦奥运会最大赞助商之一阿迪达斯集团,因只向为其生产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的柬埔寨服装厂工人支付每周10英镑(约合1...  相似文献   

3.
瘦竹 《新民周刊》2012,(7):90-90
我们见惯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的形象,而猛虎细嗅蔷薇,千斤拨四两,举重若轻又何尝不是一种魅力呢?卡尔维诺在他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才干之一是绘画。国王要他画一只螃蟹。庄子回答说,为此他需要五年的时间、一幢房子和十二个仆人。五年过去了,他还未动笔。他又对国王说:‘我还需要五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崔洋 《新民周刊》2012,(23):66-69
长期以来,国际奥委会与国际足联一直为"世界第一"的头衔明争暗斗,而欧足联4年前虽想"超车"奥运会,还不至于"爬头"国际足联,但到了本届欧洲杯,欧足联已敢"欺师灭祖"了。自欧洲足球锦标赛揭幕以来,"欧洲杯"成了人们每天茶余饭后的谈资。事实证明,4年一届的欧洲杯不仅在世界足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其收视率、影响力、精彩...  相似文献   

5.
给他一扫把     
毛尖 《新民周刊》2012,(32):84-84
小时候,邻居小孩跟我弟弟打架,他爸爸还一旁助阵,收工回家的外婆看到了,二话没说,抄起扫把就给邻居他爹一脸蛋,这个举动直接抖擞了我弟弟的精神,迅速把邻居小孩撂倒在地。这次伦敦奥运话题多,但中英对决一直是画外音,从开幕式和北京奥运比花费到BBC主持人抨击叶诗文,英国媒体似乎决意演绎《傲慢与偏见》奥运篇。"傲慢与偏见"在简...  相似文献   

6.
张伟 《新民周刊》2012,(29):22-25
在英国人看来,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的所有"高贵"和"永恒"。英国前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曾说:"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这后来成为他最重要的名言之一,因为这说出了英国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揭开神秘面纱。与耗资8.31亿元的北京开幕式相比,仅投入...  相似文献   

7.
苗炜 《新民周刊》2012,(32):86-86
英国可是著名的"腐国",到处充满了"那什么",所以伦敦奥运会已经相对开放,"出柜"人数大幅上升。雅典奥运会时,承认自己同性恋者身份的运动员是11人,北京奥运会是10人,2012年,"出柜者"增长了100%还冒头。奥运会跳水比赛,央视解说员没意识到,眼前的话筒开着,万千观众都能听到她的声音,她说——这帮外国跳水队员变态...  相似文献   

8.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32):22-22
当法国民众欢呼金牌多多益善时,要是我告诉他们中国居然有人撰文认为"金牌越多越可耻",他们会不会当我是疯子?伦敦奥运为法国带来创纪录的11枚金牌,法兰西举国上下兴高采烈。总统奥朗德亲赴伦敦打气,贺电一封接一封,当然更少不了在爱丽舍宫大摆庆功宴。法国夺金的镜头反复转播、重播,连我这个外国人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法国人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9.
晨曦 《新民周刊》2012,(4):54-57
伦敦是第一个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上一次的1948年也是囊中羞涩,连运动员吃饭都要限量。在中国的龙年春节期间,伦敦奥组委向全球公布了"奥运村全面竣工"的消息——曾经为英国赢得过4块奥运会划艇金牌的马修·平森特爵士,亲手将第一张运动员专用床搬进了新落成的奥运村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位医务人员,为病人解痛苦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群众解忧愁是我最大的心愿。"唐贵初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四十岁出头的唐贵初,是常德市第五届、六届人大代表,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院长,连续6年被县、市政府嘉奖和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被评为全省"医德标兵"和"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他常说:"我是一名人大代表,要不辱使命,扎根基层,干好本  相似文献   

11.
种花与读书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0):59-59
每次见梁振英,都会与他谈耕耘,听他说"花道"。梁振英喜欢爬山、游泳,也喜欢栽花种菜。在香港政坛,谁都知道他是"花痴",惜花爱草,休息日爱在家的院子里"拈花惹草"。梁振英说:"昨天我还忙里偷闲花了十分钟下种子。"问他,播了什么种?梁振英说:"一种菊花,英文叫cosmos,中文叫波斯菊。我种花经常有一些惊喜,波斯菊品种很...  相似文献   

12.
热点     
《新民周刊》2022,(3):26-27
A中国冬奥会筹备彰显中国智慧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近日对媒体表示,北京冬奥会的运行团队在此前的测试赛中收获很多,对其中一些运行计划进行了细微修改。在距离开赛仅剩4周的情况下,目前比赛场馆等都已准备就绪,准备好迎接冬奥会的到来。他说:"坦率地说,  相似文献   

13.
纽约幻影     
苗炜 《新民周刊》2012,(4):87-87
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理解一个城市,我好像坐在幽闭的船舱中,看那些陈旧的书,借着文字搭建出一座空中楼阁。有个笑话,说纽约的一个姑娘,在港口与一水手私奔,要去看看花花世界,水手把姑娘带上船,藏到船舱里,每晚与姑娘幽会,告诉她船还在航行,欧洲还没有到,有一晚幽会完毕,水手上到甲板上,舵手问他:"你还没告诉那姑娘,我们是...  相似文献   

14.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12):11-11
@王菲古琴:刚才有陌生人敲门,在门外号称是市长。看他一个人背着个双肩包,还气喘吁吁的,我不信,他给我看了身份证,态度非常谦和说他要竞选州议员,希望得到我的支持。走时还发给我广告,连声道谢……然后又敲我邻居家门去了。在美国,市长就是一份工作,没有  相似文献   

15.
刘凯 《新民周刊》2020,(9):68-69
她说:我相信你们一定是一群最美丽的人,等疫情过去,我要对着小本本认一认,我要带着每一位好好看看武汉的美景。傍晚7点多钟从隔离病房下班出来拿到自己的手机,我吓了一跳,下午和病人一起看夕阳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了,手机上还显示有好多未接来电,后来我知道其中不少电话是记者打来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您学生     
安谅 《新民周刊》2020,(1):80-80
第一次见面,是在明人签名赠书的活动上。那是一位矮胖的中年男子,圆脸、毛稀、薄唇,细小的眼睛,目光不可捉摸。"老师,能为我签个名吗?"这种场合,叫老师是一种尊称。明人微笑点头,接过他递来的书,在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能不能也写上我的名字?我叫李惠,您可以写‘李惠同学’!"他的态度诚恳,又千恩万谢,明人不忍拒绝,不过,心里却生出一种莫名的虚无之感。  相似文献   

17.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22,(3):28-28
壹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发出提醒函,要求各地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工作。贰我没听说哪位运动员发声"抵制"冬奥会。如果有运动员决定不参赛,这是个人选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日前表示,运动员们在冬奥会各站资格赛上已经适应了新冠疫情期间的特殊比赛环境。  相似文献   

1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3):88-88
有个美国作家讲过,跟大多数人作对是没有好结果的。我是一只石骨铁硬的柚木壁炉。上世纪30年代,有个大老板在成都路造了15幢洋房,在木器行定做了一批壁炉,我就与同门兄弟一起住进了这条新式里弄。一开始房东还会升起火来,满房间热乎乎的,也让我无比温暖。后来,大概已经是60年代吧,房东对我说:烧壁炉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现在我要...  相似文献   

19.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12,(39):86-86
有人说当与具震慑性的美人四目交投时,我们往往嘴巴说一套,眼睛又说另一套,不知当时林青霞可有在空气中听到我的某种"和盘托出"?那天,在一光线柔和的大厅里,我见到了林青霞。当然,这次的"见到了",再不是过往的"这么近,那么远"——如很多年前在放映《江山美人》的戏院里,散场后,发现她就坐在我的前几排。感觉真特别,因为大银幕...  相似文献   

20.
金姬 《新民周刊》2012,(4):24-27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说:"我一直的主张都是要让老百姓喝得起茅台酒。"他说的是成本价吗?风波春节前一哥们发微博:陪领导吃饭,最后向领导邀功,"今天我可挡了不少酒",领导却说:"以后茅台不用挡!"这不是段子,谁让这年头茅台总和"奢侈"沾边呢?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上,茅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