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克礼 《黄埔》2012,(1):4-6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  相似文献   

3.
贾庆林 《黄埔》2012,(1):1-1
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张通过两岸协商谈判,逐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海协会成立20年来,认真贯彻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通过与台湾海基会开展协商,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月20日,2017年对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回顾过去一年的对台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对台工作形势,决策部署今年对台工作,指明目标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中央充分肯定去年的对台工作。过去一年,台海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台湾新执政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遭到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受到损害,两岸关  相似文献   

5.
王荣平 《群众》2012,(2):61-62
经过一个阶段的激烈角逐,台湾大选已于日前平稳落幕,马英九以近80万票的优势击败蔡英文,顺利连任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实践再次有力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台湾民意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和平发展的前景更趋光明。江苏作为对台工作大省和两岸交流合作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6.
孙亚夫 《两岸关系》2007,(11):11-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对台工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阐述了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主张。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今后对台工作的要义,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积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以及一系列政策主张和指导原则,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重大调整,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全面构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关系由此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从而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主导和把握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全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8.
王亮  吴师 《两岸关系》2013,(3):16-18
文化部部长蔡武:一个巴掌拍不响,两岸文化交流需大力推动在回答《两岸关系》杂志记者提问时,蔡武表示,两岸文化交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本人于2010年以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的身份赴台参访,推动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期待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有更多的两岸文化方面的交流。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俞正声 《黄埔》2013,(2):1-1
过去10年尤其是最近5年,是对台工作成果最显著、两岸关系发展最迅速时期。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大充分肯定对台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中央高度评价各有关方面和对台工作系统全体同志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丁宇 《两岸关系》2010,(9):42-43
8月31日.海峡两岸郑板桥文化研讨会在风筝之乡山东潍坊举行:本届海峡两岸郑板桥研讨会由《两岸关系》杂志社、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台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海峡两岸7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重点探讨了郑板桥文化的精神价值、风格特点及其影响作用,郑板桥文化对潍坊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利用郑板桥文化资源,促进潍台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许多学者指出:这个观点是“贯穿于对台工作论述的主线”;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战略构想”;“未来对台工作将以和平发展为纲”;“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指导思想”;“和平是基调”;“和平发展的新思维贯穿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之中”。这个论述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审时度势,正式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他在政协会上讲的四点意见,既找准了对台战略坐标,又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具有丰富的内涵。2008年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箴言,也使两岸重启商谈对话,扎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台湾国民党也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列入党的政纲。至今为止,  相似文献   

13.
王毅 《黄埔》2012,(3):4-6
对台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对台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开创了两岸关系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新局面。当前,我们正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易靖茗 《台声》2013,(4):32-32
3月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对台工作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开辟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两岸关系的阐述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指出下一步对台工作将着力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主席全面接班后,大陆对台工作人事做了大幅调整,新人新政,大陆对台政策是否会有所更动?各方都十分关切。从中共十八大报告涉台内容,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3月在平潭举行的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会见萧万长先生时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约略可以观察大陆对台的政策风向,那就是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稳中避险。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就是在现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深化、巩固并开展,这一政策可以由下述大陆文件、领导人与相关官员的谈话中看出。首先,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台声》2009,(2):16-17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六点意见”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谈判六个方面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架构的同时,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对台工作相关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突破,丰富了党的和平统一理论,是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23,(3):31-3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台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玉溪实际,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持续深化玉台交流,不断拓展玉台经贸合作,用力用心用情做好台胞台企服务,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贡献了玉溪力量。  相似文献   

18.
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一方面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就是两岸共同责任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是下一阶段两岸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24)
<正>两岸一家亲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倡导的对台工作理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高度重视"两岸一家亲"理念,在各种场合不断地强调、多次详细地阐发。使"两岸一家亲"理念成为新时期发展两岸关系的一面旗帜,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由于在台湾全面执政的民进党拒不放弃"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重新回到了对立对抗的局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现了挫折、倒退,形成了复杂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主张和建议,针对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构建了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战略框架,是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思想的重要创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思想,丰富了对台方针政策的内涵,是开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纲领,对于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