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富园地     
订单农业”好处多   所谓“订单农业”,就是先找销路,订了合同后再去生产,从而使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有的放矢,降低风险,增加收入,长期以来,农民种什么,只是跟着感觉走。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出现了农产品滞销、效益不佳、丰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 生产积极性。实施“订单农业”不仅可以把产销连接起来,确保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促使他们主动去分析、研究市场。实施“订单农业”,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向农民传递信息,合理安排农民的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2.
宣恩县农业资源丰富,立体生态农业特征突出,拥有丰富的茶叶、水果等资源,享有“中国贡品之乡”、“中国白柚之乡”等美誉。近年来,宣恩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优质烤烟生产县、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全国民族民居建设示范县”,基本形成了以烟、茶、果、畜、药、菜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体系。农民从特色农业中获取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资源重置:重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大凡以“城市”为中心单向流动,农村资源强制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民至少承受着“生产技能高度流失”、“基础资源加速流转”、和“再生资源高价购买”的三重“剥夺”,国家在社会保障上继续偏向城市的政策,使农民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者。重置资源是重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诉求,政府要利用公共资源分配权,合理引导资源回流农村;公正地对待城乡保障,重点保障低收入的农民人群;在跨产业的调节上,扩大农业的范畴,尽可能地将后农业生产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完成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2904年里,南川市农业局抓住中央重视“三农”、发展粮食生产的大好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以科技带动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创两个“历史新高”全市农业实现“三增”,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积极创先争优,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2004年粮食生产重点县、  相似文献   

5.
常成宝 《共产党人》2004,(20):32-33
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三农”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盐池县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实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是在总结往年各地冬季培训农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开展的培训农民活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举措。培训目的是让农民学会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技能,使农民懂得按市场需求生产,按投入和收益比较选择生产项目.从而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7.
张翘楚  潘鸿 《奋斗》2012,(6):53-55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农民粮食生产缉织化水平高低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问题。调研中发现,“大市场、小农户,大机械、小田块,大群体、小服务”,是基层对全省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总体评价。一、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低,障碍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以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为生产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生产和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近几年,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政策,农业形势明显好转,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使我们掌握了谋划全局的主动权。但是也必须看到,“三农”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民种粮收益减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9.
固始县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立足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了“四进村”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一、送人才促生产发展。新疆哈密市积极组织实施四大培训工程,为村级组织输送农业新型人才,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培养复合型的农民技术骨干,经考试合格后发给“绿色证书”;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法律、思想道德、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未名 《党建文汇》2009,(10):8-8
1950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4.2亿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当家作主的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生共和国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缺位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突破口就是要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13.
绿树环绕,青草相间,占地千亩的五原县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座落在隆兴昌镇城郊。做为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里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扇“窗口”。一块农民自己的试验地把科技示范园区建成什么样,在这一问题上,五原县县委、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同志想到了一处:不摆花样子,不搞所谓政绩工程,贴近农民生产实际搞试验示范,让农民参与进来,让农民得实惠,实现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跨越。本着这样一个总定位,园区规划为八个小区:即信息网络工程区、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示范区、温室大棚保护地工程区、露地栽培技术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是农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出现“农民荒”,是一个重大的国情变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民荒”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地区66万人口,两个70%决定了农业在吐鲁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近两年来,吐鲁番地区加快实施“强农”战略,在加大农业科技应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水平、改变村容村貌,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强农”战略的实施涉及2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岗位重置,深刻影响着60多万亩农业耕地科学效能的发挥和现有96%的农业用水格局,也在悄悄改变着吐鲁番地区农民千年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持续20多年的左倾错误,造成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亿万农民吃不饱肚子。粉粹“四人帮”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深悉民情,顺应民意,立志改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极左的农业政策开始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从此,兴起了农村改革的热潮,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早在六十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许多地方的农民就搞过被农民称之为“救命田”的句产到户.到1962年夏,安徽省的40%、全国的20%以上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种“责任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决了部分温饱问题,但是很…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投入,必须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大包大揽的投入政策。要在南方逐步改变粮补直补投入政策,将粮食直补资金集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村.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为农民开展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财政对农民投保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对农民自愿出资投劳兴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大力推广理事会管理建设农村和农业产业的运作模式,独立操办农民自发集资、捐资而建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19.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转型问题,提出了通过新型工业化、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措施来实现我国“三农”转型。而“三农”转型的核心是农民的转型,其实质是在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生活的前提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或市民转变,实现城市(镇)化的过程。厦门作为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三农”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3,(11):55-55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