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改制”的名义下,公司的法人被一个红头文件撤职了;在“加快民营化”的幌子下,1亿多元的固定资产缩水为几千万  相似文献   

2.
他山之石     
安徽人大:对“红头文件”可说不对有错不纠的“红头文件”,本级或上级人大常委会可依法予以撤销。今年安徽省首次立法对“红头文件”备案审查程序作  相似文献   

3.
百姓语录     
《公民导刊》2006,(11):56-56
据报载,湖南请群众为当地“红头文件”纠错,并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专门机构,欢迎群众为“红头文件”纠错,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将认真审查,督促纠正。截至目前,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府共备案审查各类“红头文件”近14000件,纠正违法、不当、不协调和违法制定技术规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407件。读罢此文,感慨万千。笔者认为,这一做法,既是避免“长官意志”、“瞎指挥”的有效措施,又是发展民主政治的有益探索,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政府日前宣布,深圳市将采取分步走的办法,逐步取消“红头文件”,以前的文件一次性在党政报上刊登,广为散发;近期的文件及时刊登上报;以后政府不再发红头文件,所有政府规章一律在党政报上刊登。政府部门今后制发文件,必须经法律部门把关。政府取消“红头文件”,不仅是新鲜事,也是依法行政的一大进步。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在经济建设上处于领先位置,其政治、经济改革的很多举措对全国其他  相似文献   

5.
谐趣园     
有的地方的一些单位以给五十周年国庆献礼的名义出书刊、拍影片、伸手向企业索取赞助,甚至拿出假造的红头文件作根据,使许多企业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废止“红头文件”中的“霸王条款”,令人叫好,让人深思。行政许可法作为一部预防和制止政府部门“乱作为”的重要法律,关涉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是确保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大计。作为基层政府部门,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必须以绝不突破“上位法”界限为前提。然而遗憾的是,还是有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在“红头文件”中设定种种“霸王条款”,擅自增加自己的行政权力,违背法制统一与依法行政的原则,导致规范性文件不规范,政府行为跟法定“规矩”相冲突。以“红头文件”制造行政上的“霸王条款”,集中暴露了某些政府部门“权大于法…  相似文献   

7.
以“红头文件”制造行政上的“霸王条款”。集中暴露了某些政府部门“权大于法”的意识。这些借“红头文件”为自己增加设定权力的部门.还是简单地将自己的职责认定为“管理”.进而将“管理”认定为“处罚”,甚而至于将“处罚”认定为是罚款,将罚没收入与部门利益挂起钩来。于是,本不该处罚的行为,偏要处罚;  相似文献   

8.
“红头文件”是老百姓对规范性文件的形象称呼。多数“红头文件”为推进改革、发展经济、维护秩序、服务社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有部分“红头文件”为强化地方、部门利益,闯红灯、越雷池。2005年6月,河北省东光县文教局下发文件,要求该县办学条件最好的实验小学,将今年的招生对象确定为“县城内党政机关、事  相似文献   

9.
“红头文件”并非法律用语,是对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的俗称。随着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这些规范性文件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如何规范“红头文件”,及时纠正其中的“问题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方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各地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制度。同时,有关专家建议可以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让司法和行政手段形成合力,遏制“红头文件”乱发、滥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似乎有一种“心理惯性”.凡”红头文件”规定的东西,一定会被人们奉老神明。不但普通百姓存有这种心态,就是一些官员也有这种看法。但是,如果把“红头文件”作为政府向公众强行摊派借款的“尚方宝剑”,那不免显得太荒唐了。  相似文献   

11.
曹林 《半月谈》2004,(20):51-51
有媒体报道,一份历时3年的国家司法改革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近日“出炉”.其中,备受关注的公民可以起诉“红头文件”这类抽象的行政行为.有望写进新行政诉讼法:也就是说.今后“红头文件”也能被告。  相似文献   

12.
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红头文件”过多、过滥、只公布不废除等现象。对此,一些省市政府立足于做“减法”,推出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变繁杂的运动式文件清理工作为长效清理机制,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范富强 《群众》2023,(6):37-38
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被老百姓俗称为“红头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江苏着力构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切实为“红头文件”立规矩、划红线、明“禁区”,有效提升了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除了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以外,必要时还需要批评、揭露那些以科学的名义迷惑社会公众的伪科学,尤其需要揭露那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擅自出台“红头文件”,向干部职工强行借款,早已被专家学者认定为违法行为。对此,笔者不想多费口舌,惟一想问一问,政府“法制办”缘何成摆设?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一个“法制办”,审核、修改本级政府及各部门起草的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草案,是其的一个重要职责,而违法“红头文件”为何还屡屡顺利出台呢?  相似文献   

16.
城事     
《公民导刊》2007,(11):4-4
拟立法监督“红头文件”;政府承诺不能兑现须说明;  相似文献   

17.
《人大论坛》2006,(2):44-44
近日公布的新版《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表明,明年起对新发布的红头文件实行“定期死亡”制度:新发布的红头文件只在有效期内有效.过期立即作废,有效期从发布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这是全国首次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有效期制度”。  相似文献   

18.
安全小区:上海崛起“治安大堤”本刊记者谢台生1994年6月,一份红头文件下发至上海市各有关单位,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对被评为市“安全小区”的居(村)委干部增加津贴的通知。在上海,“安全小区”享受红头文件的规格,是破天荒的事;而全市600个居(村)委的3...  相似文献   

19.
目前,违纪违法的乱收费与依法治理乱收费的斗法,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高智能阶段,这就是,违纪违法的乱收费者,打着“以人民的名义”的美丽旗帜,对抗依法治理。这就是“以人民的名义”的伪化。 这种伪化的“以人民的名义”,当今成了一个很时髦的大频率词语,如:在“人民城市人民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1,(2):2-2
记者日前从厦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厦门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若对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有异议,可以申请审查。这是厦门首次建立“红头文件”异议制度,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真正将“红头文件”纳入社会监督视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