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一个下属对自己的犹太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老板一脸的愕然:“我为什么比你更勤奋呢?为什么我非要比你勤奋才能赚钱呢?我从来没有想过钱是靠勤奋赚来的。尽管我也曾勤奋过,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替自己的老板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比你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们现在挣得多。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勤奋,但不是都能发财,靠勤奋发不了财。”  相似文献   

2.
被炒的老板     
梁军 《民主与法制》2013,(18):48-50
平常我们戏称自己被解雇为被“炒了鱿鱼”。后来衍生出自己辞职叫炒了老板的鱿鱼,不管是哪种,失业的都是员工,所谓炒老板鱿鱼也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在湖北省枣阳市还真有一个老板被其他股东给“炒”了。这一炒不打紧,还炒出了一桩襄阳地区首例公司股权纠纷案。  相似文献   

3.
很偶然看到了老木匠差别墅的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老木匠走,再三挽留。老木匠决心已下,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继续负责再建一座别墅,老木匠答应了。 在盖别墅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思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有时还往自己的家里带些贵重物品。老板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别墅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 “这已是你自己的别墅。”老板说,“很早以前,我就决定在你退休前送给你一件礼物,也就是你退休前建的这幢别墅。” 老…  相似文献   

4.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老木匠走,再三挽留,老木匠决心已下,不为所动。老板无奈,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继续负责,帮忙再建一座别墅,老木匠答应了。在盖别墅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有时还往自己的家里带些贵重物品。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别墅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已是你自己的别墅。”老板说,“很早以前,我就决定在你退休前送给…  相似文献   

5.
杨云龙 《创造》2006,(4):10-15
策划一组反映劳动者工作状态的报道的想法由来已久,今天通过《创造》面市,乃一大快事, 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在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老板、为单位、为国家而工作。其实.说白了,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我们不奢谈所谓的理想、抱负、价值、奉献.对所有的劳动者来说.不论你是国家干部、工人、农民,还是老板、演员、服务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敬职敬责,你都将有所获.现在.或者将来;亲人朋友将为你高兴,老扳、单位高兴,国家高兴——什么是“职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2,(22):61-61
跟老板谈加薪升职,向同事传达被炒的坏消息,有更好的职位等着你,可老板待你不薄……有点儿怵吧?看看美国沟通专家道格拉斯·斯通与闻名世界的“哈佛谈判小组”15年潜心研究的沟通术,这些就都可以轻松拿下。  相似文献   

7.
竹君 《今日广西》2008,(21):18-18
说起求职,自然就会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儿,带一摞厚厚的求职资料奔走于各单位之间的情景。转眼之间,我已经工作了10年。期间,不是我炒老板的鱿鱼就是老板炒我的鱿鱼,工作单位换了几个,我也由此被朋友戏称为职场上的“沙场老将”。几次的求职经历让我领悟到:除了要有好的学历等硬件,更要有积极乐观、真诚、不怕吃苦等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社会上吹起一股炒作之风。“风起于青萍之末”,初始人们尚不以为意;继之“舟摇摇以轻扬”,这才有了一点儿感觉;再继之则“甚嚣,且尘上矣”,简直是遮天蔽地的沙尘暴来了!“歌手想变成歌星要炒作,歌星想变成‘巨星’更要炒作;作者想变成作家要炒作,作家想变成‘大家’更要炒作;画家想变成名家要炒作,名家想变成‘大师’更要炒作。而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样的事都敢拿来炒一把:炒绯闻、炒吃喝拉撒睡、炒小道消息、炒白日梦,无所不炒!”这是一种病态,也是一种灾异。可悲的是炒作者自病不觉,愈演愈烈,愈陷愈深,还以为这…  相似文献   

9.
王涛 《中国保安》2014,(16):39-43
“心理压力啊,当然有了!”面对记者关于心理问题的提问.在北京丰台一小区执勤的保安员张斌说道,“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我们在小区做保安员,任务就是保护好小区的安全,只要小区里不出问题.我们就算尽职了。可我们在小区门口执勤,临着马路,如果马路上发生了争执,你说我们管不管?管,那是我们耿责范围之外的事;不管,会有路人来找你,要你去管,管不好了还可能被打、被骂。说实在的,我们的压力真是不小”。  相似文献   

10.
1.循循善诱 说服老板为你加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你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才能开口.而且。要让老板认为给你加薪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切记,在谈前过程中要“诱”而不能“逼”。  相似文献   

11.
怎样进行警察心理健康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警史某,男,现年35岁,其在与人相处方面总是存在着困难(尤其是在女性面前,手足无措),朋友很少,并且在同龄人或年长者面前会害怕,喜欢同小朋友在一起。酗酒且经常喝醉。大部分时间感到孤单并伴随有焦虑感,对未来的日子担心。晚上,时常做噩梦,且梦的内容非常可怕,有争斗性。曾数次幻想过自杀。认为自己不被他人关心(从未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欢心)。认为自己无能,是个失败者,觉得被别人看不起,怨恨自己,有极度的自卑感。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批评:“你真的很笨”;“不如哥哥姐姐好”;“不做正经事”;而母亲的批评更为严厉…  相似文献   

12.
1在甘肃省陇西县兰山商场里经商的张老板刚做完生意回到家,一个蒙面大汉手里握着一把匕首,匕首按在他的12岁小儿子的脖子上,14岁的女儿被歹徒绑在窗子下的床头上。因为灯光暗,他看不清歹徒到底是用什么蒙的头,只露出两个眼睛和鼻孔、嘴巴。歹徒见他上来,故意把刀又往儿子的肉上压了一下:“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你半天了。”张老板吓得双腿一软,就“咕咚”一声跪在地上了:“你是谁?有啥事你说。”歹徒冷冷地说:“我是专门绑架人质的,没钱花了,需要42万元。若不要你孩子的性命,你就去报案;若要命,你就乖乖拿钱来,别报…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还是“漂亮的汽车”?伊安·吉格斯在17岁那年,已经进入主力阵营并已代表曼联踢了25场比赛。当时曼联足球俱乐部有很多球员都拿到了俱乐部配给的汽车,那种车很漂亮,也挺便宜。吉格斯觉得自己也应当有资格有这么一辆汽车。于是他就去找老板,鼓起勇气对老板说:“我现在已经进入主力阵营,而且踢得挺好,我想我也应该得到一部汽车。”老板说:“你想得到一部车?你的意思是一部自行车吗?”听了老板的话,吉格斯差点气晕了,但他没有因老板的轻视而萌生去意,更没有因此消极,而是憋着一口气,把劲儿用在了比赛上,他要用…  相似文献   

14.
“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想必我们小时候都听过,而在我们的身边,像“井底蛙”一样不知未雨绸缪的职场人还真不少。他们就是让同事讨厌、老板头痛、却还沾沾自喜的一群无知人,成为职场“井底蛙”,就意味着前途昏暗、不知进取,被同事疏远……职场中最悲惨的结局,莫过如此吧?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态度进行一次审视和修正。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们认为,女子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注意三件事:一是要具备专业知识,相信自己有能力性任;二是要学会合理支配时间;三是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有沉重的心理压力。纽约的一位女经理向女同胞们介绍了“十项秘诀”,这是她事业成功的经验之谈。 1 要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召开会议要有充分准备发言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叙述。说话要大胆,不能吞吞吐吐,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别人打断你的话; 2 不要过多地靠打手势来阐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3 不必装做对自己的下属你都一样喜欢,要学会“看事不…  相似文献   

16.
常会遇到一些职业经理人或企业高管抱怨老板对自己“不信任”,其中不信任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本该属于职业经理人或分管副总职责范围内的事,老板常喜欢越级干预,说好听一些,是对手下“扶上马,送一程”:说直白一点,就是“你做事,我还是不放心”。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12,(11):76-77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每天都会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此问题,美国著名的脑健康医生丹尼尔·亚蒙就提出了“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每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会对社交情境感到害怕的人的普遍特点。这些人常常觉得别人在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外貌、服装、谈吐等。  相似文献   

18.
性是人的本能之一,也可能是人类最喜欢的话题了,所以现在床上戏无处不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有色玩笑”内容也日趋丰富。但是如果一个医生、一个老板或是一个导演对异性病人、雇员或演员说了对方不愿听,做了对方不愿做的事呢?中国人的字典里还没有这样的概念。西方...  相似文献   

19.
温故2012     
历史上有这么一年,提到这一年时:你会为有人因“末日论”而囤蜡烛的事,粲然一笑;你会想起,这年一位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轰动一时;可能,你还会记起一篇疾呼“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家教     
记得儿时最损人的话,莫过于“你这人有家教吗?” 那个年代,孩子“散养”的多于“圈养”的,但我们不娇生惯养,很小就学会自理、自立。小学五六年级时,天还没亮,家里人还在熟睡,我就轻手轻脚走出家门,到菜场“摆篮头、教砖头”。买好蔬菜,赶紧到肉摊。当年的菜场多是国营,没有讨价还价,但买菜先要学会配菜,比如:花菜炒肉片、番茄炒蛋,事先要计划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