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普法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秋菊的困惑”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卫 《政法学刊》2007,24(4):111-114
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进入"普法型法治"时期。我国普法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公民意识。要培养公民意识,普法教育就必须反对法治的精英主义,将普法从文字层面提升到权利意识层面。在普法的过程中,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不可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吕强 《中国司法》2015,(4):27-30
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普法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显得尤为必要,而社会普法机制是开展普法教育的有效架构,是提高普法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四中全会决定又再次强调:"健全普法教育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普法教育机制,加大统筹力度,更新普法理念,整合各方力量,挖掘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手段,是提升普法  相似文献   

3.
围绕建设和谐广东推进普法工作创新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普法教育的一项新使命。建设和谐广东是我省去年普法工作的主旋律。去年我省“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就把主题定为“树立法律权威,建设和谐广东”。这一主题彰显了时代需要,体现了鲜明的广东特色。省普法办组织省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以“普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撰写了50多篇研讨文章编辑成册发送全省各地;江门、肇庆、湛江等地以“普法与和谐”为主题,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普法工作者如何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做好普法工作;阳江市组织镇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法治与和谐”演讲比赛;深圳…  相似文献   

4.
李国样 《法制与社会》2010,(21):184-184,203
普法是一项旨在把法律交给人民群众的宏大社会工程,它对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各项工作依法治理,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五五"普法,我们的广大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法治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普法受众群众和对象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普法工作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第六个五年普法教育,本文认为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抓重点、攻难点、扫盲点上,健全三项机制,积极应对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普法价值取向与法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法价值取向为主导,普法教育将法律的具体内容和知识提升到法治文化的层面上进行传导,这样就会把公民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对法律的信仰和法治文化的作用力。本文试图围绕“普法价值取向与法治文化建设”展开一些理性思考和分析,对于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五五”普法规划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的需要,立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首次把农民列入普法的重点对象,这就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并不断解决的问题。今年5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明确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普法工作中的职责;明确了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职能作用;强调要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强调要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等等。这为我们健全完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姜龙 《法制与经济》2009,(21):26-27
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前提是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刑事犯罪、民事纠纷、行政争议和各种治安事件持续高发。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出现,法律手段已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普法教育承担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培养法制观念、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它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五年普法工作的历程,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应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普法要与稳定大局相结合。普法要围绕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开展宣传.稳定大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而提高全体公民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优化法制建设的环境,又是推动社会稳定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稳定大局,同普法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样,只有大局稳定,法律宣传教育才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周文 《中国司法》2005,(3):75-76
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社会两方面。文化思考包涵着理念、心理、规律、形式、效果、品位以及思辩性理论等等。关于法制宣传工作的文化思考,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一)从法治文化的角度认识法制宣传工作在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法律的历史并不等于法治的历史。据史书《左传》记载,中国法律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朝。但是,法制并不等同于法治。普法,掀开了共和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普法也是从《婚姻法》开始的。经过近20年的普法教育,中国人的法制观念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以普及法律知识为重要特色的法制新闻在中央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和普法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应该成为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承担起宣传法治、推动法治、实践法治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03,(1):30-31
在全民普法教育中,我们结合吉林省的省情和实际,从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大局出发,自觉地把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工作当做大事来抓。通过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村民自治和依法治村工作,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王莹  李悦 《中国司法》2023,(5):101-107
<正>一、问题的提出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石。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普法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内容,也是开展司法职业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当前,随着各地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融的日益深入,普法教育不再囿于某个地点或者某类群体,客观上,经济区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国家统筹和开展普法教育的重要“坐标”。  相似文献   

14.
朱睿 《法制与社会》2011,(33):221-222
普法工作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社会责任,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一五”普法规划以来,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水平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宗教、民族习惯、地缘、教育水平、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普法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普法工作为例,通过分析影响该地区普法工作开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六五”普法期间适合藏区实际的普法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以期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工作现状,推进普法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达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普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法治目标下的“五五”普法必须以培养和生成公众的法律意识为目标。为此,必须优化和强化公众法律意识生成的利益诱致机制;在普法理念上,实现由重普及法律知识向重普及法律意识、由重普及权利意识向重普及义务意识两大转变;在具体方式上,可采用立法参与、诉讼参与和媒体参与等三种普法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一套机制——罪犯普法教育考评饥制。罪犯普法教育考评机制应当包括目标任务、普法内容、方法形式、工作要求、保障措施、检查督促、效果考核、综合评价、奖罚兑现等制度和办法。通过这套机制的建立、实施和运转,在各级领导和民警中形成一个重视罪犯普法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罪犯普法工作正常开展。监狱还要努力争取把对罪犯的普法教育纳入社会普法教育的大系统,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支撑,通过农村法治体系的完善来治理社会并使之建设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社会。本文提出要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融入构建新农村法治模式之中,实现检察机关法制监督与农村法治建设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而和谐家庭的建设又依赖家庭成员法律意识提高,因此,无论是构建和皆社会还是促进和谐家庭都有必须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我们要深入开展公民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正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社会高度信息化以及广大市民法律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怀柔区司法局在创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与探索,在促进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整合社会普法资源、提高公民法律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普法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探索新时代普法工作机制改革,全国首创“蒲公英”普法品牌和志愿者联盟,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倡行法德共治,走出了一条普法与依法治理新路径,联盟已成为打造法治福建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