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苗族的族源     
苗族的族属渊源 ,与远古时代的 :“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距今五千多年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下游一带 ,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九黎”。在涿鹿 (今河北省涿鹿县 )大战之后九黎败北 ,蚩尤被杀 ,势力大衰 ,九黎部落的相当大部分战败后向南迁徙。尧、舜、禹时期 ,九黎部落又发展起来 ,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三苗”。商、周时期 ,“三苗”的主要部分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部落一起被称为“南蛮” (亦称“荆楚”)。“南蛮”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楚国的主体居民。到西周中叶 ,“荆蛮”已成为周朝南方的劲敌。故从昭王开…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民族学家迪斯在《山地的移民》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是句实话。在你深入了解苗族之后,你恐怕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苗族命运的转折大约来自5千年前。那时,中华大地上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有两个,一个是以黄帝为首领的汉族先民,一个便是以蚩尤为首领的苗族先民 九黎。当时,黄帝尚“以玉为兵”,而蚩尤即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销矛戟。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  相似文献   

3.
一、黄帝王朝公元前27世纪时,仅黄河中游与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正在没落中的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河南淮阳),酋长姜榆罔,是五氏之一神农氏的后裔。另一个是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山西解县),酋长蚩尤。他有九个儿子,都是万夫莫当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还有一个是文化水准似乎较高的新兴起的有熊部落(这个部落显然是用熊作为图腾,再不然他们一定养有熊罴),根据地在有熊(河南新郑),酋长姬轩辕;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强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魔法家于…  相似文献   

4.
经典作家论述英雄时代有三个不同的权力机关:即酋长会议、人民大会、军事总指挥官,同时使用铁剑。根据中国史籍记载,五千年前左右蚩尤所领导的九黎集团,是苗族部落的英雄时代。  相似文献   

5.
涿鹿三祖     
涿鹿,像一位饱经历史忧患的老人,在向我们讲述着黄帝、炎帝、蚩尤三位人文始祖把中华民族由蛮荒指向文明的故事。踏上这块土地,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黄炎阪泉之战”、“黄蚩涿鹿之战”的悲壮、惨烈。唐代诗人胡曾有情描绘:“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传说在4000多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徒,最后定居在个河北一带的山湾里,过着游牧生活。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  相似文献   

6.
论“九股苗”(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是我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历史悠久,其先民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联盟即与汉民族的先民炎黄部落同时代,可考之历史上下长达五干年;她迁徙频繁,涿鹿战败后,“九黎”渡黄河而南汇集长江中下游,史称“三苗”(或“有苗”),后经尧舜禹不断“征讨”,部分西流,大部分向西南方移徙,渐成今辽阔之分布状态,仅国内苗族而言,其  相似文献   

7.
傩戏分布在今天中国大陆的西南与中南的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等民族聚居区。傩戏源于中国古代的傩祭,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文化活动的样式。 一、傩祭:蚩尤九黎集团祭祀阵亡将士的仪礼 军傩→傩俗→傩戏,构成了傩戏的发展历史。 傩祭的最早形式“军傩”,产生于崇巫信鬼的蚩尤九黎集团之中。确切地说,它是历史上那场有名的部落集团间的争战——涿鹿之战的产物。当时,以苗族先民为主体的南方部族集团——九黎集团在大酋长蚩尤氏的率领下,与由黄帝率领的炎黄集团在黄河中下游平原进  相似文献   

8.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及考古发现,苗族的祖源故土就在中国,即苗族为“神州”之土著。神州,即中国。《史记》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苗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发祥于中国长江、淮河流域,曾北渡黄河挺进中原腹部,并形成名曰“九黎”的部落联盟。“九黎”集团率先开发了“神州”本部。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21,(6):46-47
正鼓乐阵阵,幡旗飘扬。5月19日,2021·第十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辛丑年祭祀蚩尤大典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庆彭水蚩尤九黎城开幕。一场祭祀寻根问祖在上古史中,蚩尤被奉为"兵主、战神",他骁勇善战并统一"九黎部落",带领苗族先民发明刑法、冶炼金属制造武器等,被苗族人奉为先祖,同时也是中华三大人文始祖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古代靖州侗“款”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款”是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它的基层组织体系是以家族、村寨分小款、大款,亦以男性为本位并由男性系统的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或部族组成,构成一个较为紧密的共同体,它是部落联盟的躯壳。宋时洪迈著《容斋随笔·四笔·渠阳蛮俗》记载:靖之地“各有门款,门款者,言伍籍也。”说明了它由若干个同一父系血缘小家庭组成1个房族,再由若干个房族组成1个家族,往往是1个家族共居一寨。清时徐家轩撰《苗疆闻见录稿》卷下说:“聚种而居,窟宅之地皆乎为寨,或二三家为一寨,或百数十家为一寨。”  相似文献   

11.
林绍志 《春秋》2020,(2):70-71
谁是统治东夷和华夏两族的第一个"共主",无法确考。但东夷族首领蚩尤先于华夏族首领黄帝,应是事实。《龙鱼河图》记载:黄帝借助玄女神力擒杀蚩尤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假传蚩尤未死,威吓作乱者,使"八方万邦,皆为珍服"。这说明,人们开始并不接受黄帝的统治,黄帝才借助蚩尤的余威来震慑天下。唐朝《初学记》引古籍《归藏·启筮》说:"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相似文献   

12.
海南的蚩尤部落位于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的甘什岭境内,距三亚市区28公里,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得车来,早已在路口等候我们的景区导游阿妹举着三角小旗,招呼着我们跟随她向着蚩尤部落景区迈进。旅行团一干人马边向山寨大门走去,边听美女导游饶有趣味的讲解:海南是个有着30多个民族的岛屿,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  相似文献   

13.
九黎、蚩尤和苗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苗族的族源,曾有“九黎说”、“三苗说”、“商蛮说”、“贵州土著说”和“南来说”、“北来说”、“西来说”等观点,我们认为,马来人种之“南来说”、高加索人种之“北来说”以及雅利安人种之“西来说”都不太可能,即使是游移迁徙时有混杂,也只是“流”,而不是“源”。“南蛮说”和“贵州土著说”同样是“流”而不是“源”。苗族的族源当可追寻到“九黎”和“三苗”中的人们共同体或部分先民。 远古时期,首先活跃在我国华北大平原的人类集团,是东西两大部落联盟集团,即东部  相似文献   

14.
苗族巫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它以信鬼尚巫、多神崇拜为内容。许多史书都有记载:《国语·楚语下》说:“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家为巫史……”《汉书·地理志》云:楚人“信巫鬼,重淫祠”,元人《赠医氏汤伯高序》亦云:“楚俗信巫不信医……凡疾,不计久近深浅,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复十数不效,不悔。” “苗人崇信神巫,尤其于古”“婚丧建造,悉以巫言决之,甚至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活动在江淮荆州地区,作为九黎、三苗、南蛮前后三个共同体的组成部分。那时他们正处在原始部落社会,在文献上被称为“苗民”或“蛮人”。历经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个朝代,开始向部落联盟社会发展。此时有部分人沦为历代奴隶制王朝的奴隶或属民,逐渐与华夏集团发生关系;另一部分人向着楚巫黔江南等地方向迁移,仍然处在原始落部社会。秦、汉建立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创设郡县制度,有些苗族开始编入郡县统辖之内。其在武陵(治今湖南常德)、长沙、  相似文献   

16.
古文献多追溯到三皇五帝,其说起自晚周。司马迁依据《世本》、《大戴礼》,以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不及三皇。谯周、应劭、宋均等同此说。孔安国、皇甫谧等则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这些说法,颇有分歧。班固世纪始太昊不记年。《韩非子·显学篇》有纪年,从尧舜至周末三千余岁。《古本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路史发辉》同。《春秋命历序》根据殷历:“黄帝十世,少昊八世,颛顼九世,帝喾十世”,世数更多。从目前考古资料来推断,大致所谓三皇、五帝之间,至少经过三十至四十世之多,可能到一、二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7.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 ,其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河图运录法》云 :“黄帝将有周昌 ,后以为氏。”《逸周书》云 :“商太史有周任。”但因周昌、周任均无世系可考 ,所以 ,唐、宋时期谱牒学家皆将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朝 ,认为周姓源于姬姓 ,是黄帝的后裔。据《史记·三代世表》及《史记·周本纪》记载 ,黄帝生玄嚣 ,玄嚣生极 ,极生帝喾 ,帝喾生后稷 (名弃) ,后稷被帝舜封于邰 ,别姓姬氏 ,是为周之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父 (即周太王 )为狄所逼 ,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 ,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 ,…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台声》2006,(2):84-85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传说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为轩辕氏。据历史考证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就是黄帝出生的地方。新郑古?“有熊”,是黄帝出生、成长和建都的地方。黄帝故里就建于?,它最早建于汉魏,历代都有修复,大殿内设置黄帝中年坐像。四壁有描绘黄帝功德的壁画,东西两厢房分别供奉着黄帝的两个妃子嫘祖和嫫母。海内外的中国人常把自己?为“炎黄子孙”,把轩辕黄帝当作中民族的象征,寻根朝圣者络绎不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的主要地方。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一统天下、成就伟…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会沈阳市,如今屹立有一座雄沉、险峻“九·一八”残历碑。而当年的“炸弹碑”倒在它的脚下。那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渖阳柳条湖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并为了炫耀侵略武功,建立了“炸弹纪念碑”。“九·一八”残历碑于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八日建立后接待了中外人士十八万余人。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活教材。”日中友好访华团团长吉冈德  相似文献   

20.
一、唯物论: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中国的现实需要建设节约型社会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明历史延传中不断继承和发扬,源远流长有的人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规范,有的人把勤俭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有的人把它视为伦理道德去操守。中华始祖黄帝就力行“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禹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尚书·大禹谟》赞扬他“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功德。《周易·否卦》记载“君子以俭德避难”阐明了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范灾难,在面临危难时,有助于克服危难的辨证关系。《周易·节卦》提出“天地节而四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