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促他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随着农村深刻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农村的社会群体在分化,在体制改革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在改变,农民社会职业在变化,农民的角色地位在演变,价值观、生活态度、自我意识、习惯这些心理因素也在变迁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免使农村青年在扮演各种社会角包时出现某些困境和冲突。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汤亚玲 《学理论》2012,(10):243-24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受世俗化的思想影响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剖析X大学90后大学生价值观转型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因为这个时期存在着引起大学生价值观非均衡的因素,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迁。通过对引起大学生价值观非均衡的因素分析,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剧烈变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也相应产生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价值哲学理论,而价值观作为人们行为的核心理念直接制约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认识并把握各种价值观的合理性与缺陷,建构代表时代精神的价值哲学理论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因国家目标转变 (现代化 )和选择市场取向的“一场革命” ,中国社会变迁步入新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变化 ,不仅具有社会结构发生局部性变迁的性质 ,而且引发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政府主导的社会流动。虽然伴随转型期社会顺态发展的社会流动 ,客观上支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并体现出尊重人的价值选择的社会进步 ;但是 ,与社会结构局部性变迁相联系 ,社会分化的异质性、不平等和社会地位多样性 ,也从转型期社会流动及流动文化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5)
苗族传统文化作为苗族人民的一种存在方式,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变化不仅受到客观外部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而且也与苗族文化主体自身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从文化主体价值理性视角剖析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可以克服人们过去偏重于从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解读民族文化变迁的传统思维模式,对人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变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点集萃     
□摘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新变化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姚伟撰文认为 ,战后以来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知识价值观的兴盛。战后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进 ,高科技产业的崛起 ,知识日益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源。知识价值观的兴盛 ,一方面可能使工具理性进一步彰显 ,同时无形中减少了人们对金钱、物质的直接追逐 ,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个人物质主义的影响。这是战后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显著变化。第二 ,现代环境价值观的树立。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8)
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是以经济为基础,同时也会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从传统与现代视角透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深层变化。中国转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来引领当前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和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国的现代化也由此进入快车道。但社会现代化并非仅仅是经济或制度意义上的,正如著名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所说,它还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青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总是处在社会变革的前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首先体现在青年的人格结构和社会心态、价值心理的变化上,使当代中国青年表现出明显的“边际人”心态。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5)
"孝"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中国伦理的基础。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展现了仁爱、责任、礼敬、勤劳、奉献等等核心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几千年来,为家庭和谐的维系、政治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我国的农村社会的结构与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此相应,现代农民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益淡薄,孝文化日益受到批判,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重新认识传统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9)
作为政治文化的传统研究路径,社会学和文化哲学研究往往通过社会、历史研究勾勒出长期积累形成并且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形象。而美国政治科学谱系的实证主义路径则揭示出了政治文化内部结构的复杂和时代变迁特征。罗纳德·英格尔哈特以"世界价值观调查"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形成跨国定量比较分析的研究范式,揭示出了"后物质主义兴起"——这一发达工业社会文化转型的特征。由此,英格尔哈特分析了文化变迁对社会行为意识、公共治理过程乃至国际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翠  张元 《理论视野》2014,(2):72-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需要加强对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开辟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平台,创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在传播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主体的民众的现实利益诉求结合起来,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使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动态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决定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建构新型价值观需要正确处理:建构新型价值观的目标同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扬弃与渐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准确把握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挑战;要坚持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齐抓共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运用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发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李恺 《学理论》2009,(12):207-20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了解和解决教育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是高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从价值主体、价值目标到价值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迁,而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高校教育改革则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髓,综合体现了我国社会所倡导的文化建设取向。要发展健全好社会主义,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科学理论。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核心价值体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根本,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17.
刘中和 《学理论》2011,(22):237-238
从近现代到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现代青年文化以革新中国为己任,在面临外侮的情况下,产生了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而当代青年由于处在一个稳定富足的环境之中,加上西方思想的冲击,缺乏群体性认同,渴望个体独立。为了抵御西方文化的蚕食,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时下十分火爆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窥视广大青年对于自身文化变迁的过程以及自身价值观的坚守,最后得出青年必将成为中国未来脊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的基本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其根源于法律意识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条件的巨变。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的基本矛盾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矛盾;法律意识的增强与司法权"疲软"之间的矛盾。而法律意识的增强与司法权"疲软"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意识变迁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演化和生物的进化,都依靠某种可以自我复制、自我保存的元素,从简单的形式向复杂的形式演变。但是,生物的进化带来的是物种的多样性,而文化的演化则趋向于文化融合。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价值观的首要功能,就是促进一个社会的内部整合,提高它的对外竞争力。当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发生交往的时候,当时代的变化对旧的价值观形成冲击的时候,价值观的演进方向服从文化融合的规律,形成越来越有包容力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技术进步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生态的嬗变,信息的海量增长和信息污染的并存、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并在、技术进步与技术威胁并随等构成了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必将带来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改变。因而,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和信息传播优势,改变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