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欧之旅,留给我最美好印象的地方就是瑞典。在瑞典感受到的那种宁静和安逸,让人都难以忘怀。瑞典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虽说是欧洲第四大国,面积也不过44.99万平方公里,人口890万左右。1932年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以后,大力推动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各种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措施日臻完善,瑞典成为其公民“从摇篮到坟墓”一生都有可靠保障的福利国家,瑞典社会福利模式一度成为欧洲最先进和最具平等理念的成功样板。社会福利制度成功的实施,帮助了社民党长期执政瑞典政坛近七十年之久。在这个著名的福利国家里,人们从生下来,以及在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给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稳定和繁荣,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的变革,西方福利国家面临着福利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福利国家的新政治文化兴起的挑战;就业结构的变化和新的就业形式的挑战;以及关于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目标是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追求社会平等的争论等问题。目前西方福利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福利社会”和“发展型社会福利”。纵观福利国家的发展轨迹,我国在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时必须意识到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再分配领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生产领域的问题;社保制度的设计应具备长期性、战略性眼光,避免社会分化;政府与非官方部门应建立伙伴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给付与社会规制是福利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两种类型,也是实现福利国家的手段广义的包含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调节发展与秩序矛盾的最主要手段。福利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战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福利国家却各有其特点。那么什么是福利国家?已有的福利国家之间的福利制度都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今后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文主要通过武川  相似文献   

4.
许兵 《新东方》2007,(11):33-36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其实社会救助已经承担了社会福利的许多职能,对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  相似文献   

5.
改善民生: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长白学刊》2009,(3):39-43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严重影响执政基础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立足点是改善民生。民生是事关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社会构建,甚至政权更替的关键。改善民生,化解“元直接利益冲突”矛盾,必须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执政政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目标;着力弘扬务实之风,夯实改善民生的根基;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建立改善民生的制度支撑;不断构建为公共服务的共享保障机制,为改善民生提供稳定的社会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的贝弗里奇发表《关于社会保障及关联服务的报告》,把杜会福利作为社会责任确定下来,规定凡达不到国民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成员有权从社会获得保障,并设计了一整套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方案,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及西欧、北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以社会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福利国家”的思潮在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政策中长期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钱宁 《思想战线》2004,30(6):70-74
从“机构照顾”到“社区照顾” ,是社会福利输送模式的转变 ,也是社会福利发展的新方向。“社区照顾”的发展 ,不仅是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 ,也是社会福利政策导向的重大改变。发展社区照顾 ,不仅可以为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老、弱、病、残、幼等弱势人群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而且可以避免完全由国家提供福利支持和缺乏社会参与的种种弊端 ,同时还有助于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福利“以人为本”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台湾在第二次立委选举过程中,民进党以“台湾福利国”为其主要诉求,引起某些民众的共鸣。今后台湾如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也将成为各界人士的重大议题。台湾《经济日报》和《工商时报》在去年12月底也对此专发社论。因此,很值得加以探讨。到底战后西方国家所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质是什么?为何西方国家要建立一些社会福利制度?台湾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做到什么程度?民进党所谓“台湾福利国”模式提出的实质在那里?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我随中国社会保险学会考察团出访挪威,重点考察养老保险制度。挪威是世界上较早形成的“福利国家”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就制订了社会福利法。1948年开始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吴强北欧国家是世界上典型的“福利国家”,很多国家都很关注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情况,了解他们的做法.会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一些好的启示。一.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及特征从北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考察,可以...  相似文献   

11.
挪威是世界上较早形成的“福利国家”之一。早在1967年通过的《全民社会保障法》仍是挪威最重要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对缩小贫富差距、确保经济发展以及全民社会福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简论社会福利服务的广泛参与及其实现过程张牢生社会福利通常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与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项目、福利设施、福利服务手段等的统称。广义的社会福利泛指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公益事业,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狭义的社会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过程之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福利制度是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目标。随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思潮的兴起,构建多元福利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未来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构建新型福利社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当前转型过程中,中国一方面应该完善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供给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应构建多部门参与社会福利供给的制度环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福利制度与经济社会变革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同其它许多国家一样,瑞士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而社会保障制度则以联邦宪法为立法基础。早在1848年瑞士联邦国家建立之日起,瑞士联邦宪法中就已经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爆发,西欧国家开始加强外部和内部防御战线,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福利国家,则被视为是加强内部防御战线的重要措施。瑞士也积极进行社会保险的立法,使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短期内有了长足的发展。1972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辉煌成果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妇女权益的实现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社会保障”一词系由英文中“SocialSe-curity”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等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锴  佘朝礼 《理论月刊》2001,(10):47-49
“社会福利”的涵义很宽泛,它应该包涵“社会保障”内容;根据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未来发 展前景,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新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构成了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具体内容,资金保障、服务供给两种方式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 社区落实三项措施构成了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7.
黄元龙 《中国民政》2012,(11):29-30
一、社会福利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福利就是好的生活。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所有公民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各种制度安排。理论上,大家都同意社会福利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但实际上,“社会福利”这个词在我国却饱受争议。  相似文献   

18.
郑功成 《乡音》2013,(6):34-35
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与重塑中国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保障制度从长期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条件下,针对城乡居民持续高涨的社会福利诉求,急切需要澄清一些理论上的认识误区。从现实情形出发,关键在于澄清如下一些认识误区:福利恐惧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对计戈经济时代"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否定,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被戴上了有色眼镜,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在一些场合几乎等同于"福利病",进而患上了一种"福利恐惧症"。一些人将社会  相似文献   

19.
正自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美国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时,主流媒体和民众都觉得不会长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有很强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概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下面将介绍美国社会化救助和福利政策的发展进程、主要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一国政府对国内经济政策的控制力减弱,并使各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动摇了福利经济制度实施的理论基础;并使福利经济制度由二战后的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向工作福利国家转变;它既使国家的经济组织和行为边缘化,同时又推动了福利经济制度在全球的发展。各“福利国家”一方面积极参与、推进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同时又根据环境的变化对福利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其改革的趋势是逐步从“普遍性原则”向“定向原则”过渡,社会福利朝着社会化、市场化、私人化、多元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中国政府也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主动参与全球化,同时对福利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使社会福利的供给者多元化,加强社区建设,协调和增进中国社区和社会组织在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责任上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