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国后对日索赔的长期搁置,是由国内外诸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冷战与国家分裂,使新中国对日外交面临着严峻的困局,为争取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中国政府把放弃战争赔偿作为了既定政策。中国政府放弃赔偿的声明,使得中国民众误认为失去了要求赔偿的权利,又使对日索赔成为禁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政府外交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民间外交处于从属地位,发挥辅助、补充作用.东亚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强政府”政治传统,受历史与现实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内部结构性因素的消极影响,民间外交作用和潜力的发挥受到诸多制约.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全球公民社会浪潮的推进,国家“独占性”权力逐渐泛化,东亚地区民间力量崛起,在地区合作与区域一体化领域日益发挥积极作用,民间外交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正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8月 2 7日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日军 194 0至 194 1年在中国浙江和常德进行细菌战的事实作了认定 ,而对惨遭细菌战残害的中国公民提出的赔偿要求予以驳回 ,认为这是日方曲解和违背国际法规的霸道判决 ,必将带来损人害己的严重危害。首先 ,东京的判决曲解了相关国际条约。日方借口《旧金山和约》有三年之内未索赔 ,即被视为放弃索赔的条款 ;《日台条约》和《中日联合声明》也有蒋介石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战争赔款的条文 ,因而拒绝赔偿。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旧金山和约》是 195 1年美国避开中国政府制定的。按照国际法规定 ,这种…  相似文献   

4.
在1874年台湾漂民案中,知识精英和东南督宪借助奏折、照会和报刊等介质,首次在晚清外交中构建起国际法话语圈。论者广泛援引万国公法,形成诸如强调领土不容侵越、属地原则下番地自治、指责日本踞台及索赔、禁止局外对日援助、保护在日华侨、请求国际仲裁之类的观点和建议。公法舆论不仅迎合了清政府“或谕以情理,或示以兵威”的对日交涉策略,而且呼应甚或引导政府决策与军事外交。以天下体系为圭臬,晚清中国对国际法采取选择性采择,内在地削减了由“实效管辖论”所造成的国际公法与天下体系之间的紧张与张力,展现了东西方国际秩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5.
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处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为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对国家与政府、两岸、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分裂与分离等基本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建立两岸政治定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岸政治定位分歧诊断及处理的考察,认为“一个中国”框架下明晰的两岸政治定位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而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两岸政治定位底线的建议,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政治定位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一个中国”意涵之争。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十三大之后,其大陆政策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具体体现在实行双轨路线,以“三个分别”为原则(“三个分别”是:中共与中国分别界限;大陆同胞与中共政权分别对待;官方坚持“三个政策”与民间事务分别处理),把大陆政策的两个基本方面——规范为“非官方、非政治性”的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与高度政治性的台湾前途及国家统一问题明确分开,采取各自不同的路线,以及相互区别的政策措施,企图以“两个对等政府”、“两个政治实体”来重新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并由此以“弹性外交”、“双重承认”进一步谋求“独立的国际人格”,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尽管国民党于1990年10月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而后并制订了“国家统一纲领”,但其精神实质却与宣示名义极不相符,并没有改变十三全之后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既定走向。本文拟对国民党大陆政策转变的目的与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10月12—16日,国家体改委与世界银行合作在北京举行“企业机制改革国际讨论会”。国家体改委、国家经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及几个改革试点城市的大企业的代表,与来自巴西、保加利亚、联邦德国、印度、美国、南斯拉夫和世界银行的专家,对拓宽我国企业机制改革发表了如下有见地的看法: 一、政府调控权与国家的所有权分离更重要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缺乏公平竞争条件,经营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其原因是:国家的所有权、政府的调控权、企业的经营权三者关系没有理顺。目前调控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比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多体制国家”(multisystem nation)是台湾学者魏镛在一九八○年十月出席南朝鲜一项学术会议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据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台湾日报》刊载彭怀恩的一篇题为《多体制国家的承认问题——兼论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的专论文章解释,所谓“多体制国家”并不是一个国家分裂成几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内同时出现了两个政治体系,它们虽然具备了独立国家必要的一切因素(人口、领土、政府),然而主权的主张却扩及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责任的建构过程是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生因素主要是指中国自身承担国际责任的意愿和义务;外生因素则是来自国际社会的期望和诉求.借鉴弗里德曼心理学比较的动态坐标系统我们可以发现,当国际社会还没有对中国明确提出负国际责任的要求时,中国就要“纵比”,即与自己国家相比,中国要根据自身实力的发展逐步在国际上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而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所建构的中国国际责任超出我们所能承受的实力范围时,中国就会“横比”,即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已经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国际责任,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本文将中国国际责任的建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来具体阐述内外因素是如何互动的,即内在主导期、内外均衡期和内外协调期.事实表明,只有外生期待和中国自身能力相匹配时,中国国际责任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动态互动过程.中国国际责任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内外互动、协调发展才是一种积极和谐的互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武 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战后一段时期里,日本曾遵守这一承诺,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作战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然而,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 中国外交的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与人民外交的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时,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几乎同步开始运行。中日建交的历史进程中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中美建交前的“兵乓外交”,都是民间外交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案例。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记入史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中国欧美同学商会2005委员会在京举办了“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的圆桌论坛。来自社会不同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或理论研究的近百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参加了论坛。伴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日益活跃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加大了我国与一些国家的摩擦,而中国民间外交正是“营销中国”的有效手段之一。民间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间的方式在国际上与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交往,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争取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良好形象。“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是中国欧美…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1.2001年9月15日,第56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再次拒绝了冈比亚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将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列入本届大会议程。台湾当局在联大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联大总务委员会之所以要拒绝“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是因为(  )  A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全世界所有国家均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C台湾当局旨在对抗“一国两制”,破坏祖国统一  D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2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  相似文献   

14.
夏衍 《友声》1994,(Z1)
对外友协成立四十周年,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1954年对外文委的成立适应了当时开展民间外交的需要,开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苏联、印度及一些北欧国家承认我们,而美、日等国政府拒绝承认,英  相似文献   

15.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1915年1月18日 ,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乱之机 ,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一个旨在灭亡中国的秘密文件。该文件共五号21条。主要内容是 :一、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力 ;二、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 ,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权 ;三、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四、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它国 ;五、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日本在中国南方部分省份享有筑路、开矿权。5月29日 ,袁世凯除对第五号内容声明“容日后…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台声》2002,(9):4-5
连日来,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台独”言论,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分别举行座谈会,与会台胞纷纷表示,陈水扁无视台湾人民的福祉,正在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台独”是一条绝路,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独”在国际上是没有空间的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已经广泛承认的事实。陈水扁以“一边一国”公然挑衅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17.
NAFTA第11章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提起对东道国的仲裁请求,使得投资者的权利得以有效保证。然而,当外国投资者为这些前所未有的广泛权利欢呼雀跃之时,有不少学者已经在担忧这样一个“投资者-国家”争端仲裁机制将给东道国主权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东道国维护公共健康利益的领域,主权权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损害赔偿请求数额惊为天价的投资争端仲裁案件不断出现,这种忧虑在国际社会中悄然蔓延开来,社会公众要求本国政府在投资自由化浪潮中切实维护公共健康利益的呼声在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02,(6):43-44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2001年6月27日对中国生效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  相似文献   

19.
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项基本要求。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和斗争,深刻认识并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对于我们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5日,瑙鲁发布声明,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断交”。声明指出,瑙鲁政府按照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系统介绍2758号决议与一个中国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