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元元 《前沿》2013,(22):183-184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某大学“90后”大学生495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依次为安全型、拒绝型、先占型、恐惧型.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在文理科及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依恋回避在生源地及性别上差异显著,依恋焦虑在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差异显著.(2)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文理科及年级上差异显著.(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彝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状况.方法:以"青少年心理调查表"为主要工具对彝族地区中小学的7个年级共700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之间心理健康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同性剐之间在少量项目上得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彝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随年级分布为近似的倒"U"型,但是归因风格却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不断趋向积极或乐观归因.除高三年级外,各年级彝族男女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素质水平上的差异性远小于共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情商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情绪能力调查表对980名大学生情商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情商频数分布为正态分布,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发展不均衡.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情商因素的分析探讨,发现学习成绩、担任干部、参加协会、兼职对大学生的情商水平有影响,而专业、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军  雷鸣 《前沿》2009,(7):150-153
目的:了解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测验海随机对西部部分高校进行抽样。结果:通过调查发现,(1)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自评各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常模,并达到极显著水平;(2)贫困大学生在人际敏感、忧郁、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3)就业、学业、经济状况是贫困大学生主要关心的问题。结论:西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该根据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伟 《青年探索》2013,(4):13-16
通过对新疆6所高校1000名本科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来全面分析流行文化对新疆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现状,结果显示;流行文化对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差异显著,而家庭收入、政治面貌、父母文化水平在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认知因素对考试焦虑及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润涛 《青年探索》2005,(3):13-14,57
为了探讨认知因素对考试焦虑及应付方式的影响,本项调查采用《认知因素问卷》、《考试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700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样本为679份。结果发现:认知因素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对结果预测得越好,以往成功经验越多,自信水平越高和把失败归因倾向于内部的学生,其考试焦虑程度就越低,他们多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而越认为考试重要,认为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干扰越大,把失败归因倾向于外部的学生,其考试焦虑程度就越高,他们则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7.
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顺利有效的做出职业决策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316名学生进行测试.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是否参加过职业辅导、是否兼职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有预测作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水平,应从多方面引导,降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09,(2):96-96
胡子祥、徐文生、罗爱林在《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撰文认为,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探索与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学生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参与是反映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水平较高。其中,专业、年级和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参与行为的因素;性别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收入仅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而家庭住址不同的大学生在“信息沟通”和“社会活动参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杰  雅茹  侯友 《前沿》2011,(12):182-186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中等户与富裕户生态移民的社会支持之间差异显著(P〈0.05)。社会适应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移民在生活适应、生产适应维度上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P〈0.05),贫困户适应水平低于富裕户,与中等户无差异。贫困户与富裕户、中等户的心理健康差异显著,贫困户与富裕户的生理健康上的差异显著(P〈0.05)。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501),回归分析显示社会适应与人际适应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探索与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学生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2.
林猤  叶湘虹 《传承》2010,(36):126-129
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从中南大学随机抽取2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从性别、年级、专业性质、生源地等维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专业兴趣、注重学生归因倾向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和教学的改革、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学校各项制度的完善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利钧 《前沿》2013,(6):105-106
利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与TAI考试焦虑问卷,对山西两所中学的32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青少年完美主义处于中等水平(=100.75)。(2)青少年完美主义有性别、年级差异,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351,P〈0.05),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t=2.430,P〈0.05)。(3)青少年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39.69),有考试焦虑倾向。(4)不同性别、年级青少年在考试焦虑上差异并不显著(P〉0.05)。(5)青少年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313,P〈0.05),且完美主义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80名警察院校大学生,对其施测自我和谐量表,以探索警察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警察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良好。警察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在年级、专业类型、学历层次、和父母婚姻关系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大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新特征——以苏州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自编量化问卷,对苏州大学6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分析表明: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总体上呈现出较高水平,其特征与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同步;在道德修养的多个子维度上,不同性别、不同学科及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追求与困惑凸显时代特征,他们表现出的知行脱节与二律背反现象亦有着深刻的社会渊源。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高校相关教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州地区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方差研究分析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水平略低于大学生整体的幸福感水平。性别、专业、生源地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年级、受教育情况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结合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羞怯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羞怯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羞怯特点的研究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羞怯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相关关系、不同羞怯水平父母教育方式、羞怯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等。这两方面的研究及结论有助于对大学生羞怯问题及相关心理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不同类型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交往,顺利实现社会化,本文在对河北省各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四个方面的显著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类型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交往所带来的社会化问题,有效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宁 《青年探索》2008,(4):74-77
从心理层面探讨当前大学生的休闲态度和休闲阻碍的基本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学生对于休闲活动的认知倾向正面积极,在休闲阻碍中,主要受人际阻碍的影响;不同学科大学生在休闲行为和休闲阻碍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休闲行为和结构阻碍上存在差异;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存在典型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五大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为主;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起来。进入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尽管如此,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低;(2)缺乏科学化量表以及测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咨询所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