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心理邢宗兰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人的心理与人格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研究人,研究人的人格价值观都得从文化本质中加以解释和剖析。当代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生活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要受到传统文...  相似文献   

2.
网络生活方式是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由网络生存方式带来的大学生的“信任危机”与道德信仰的心理结构中的认知因素是冲突的;由网络生活方式导致的大学生的情感冷漠、飘浮与道德信仰的心理结构中的情感因素是冲突的;而且道德信仰价值结构的一元特性与网络信息的价值多元性、信息量的爆炸性也形成了冲突。  相似文献   

3.
国民人格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格。当代中国国民人格发生了积极变化,但还大量存在不健全人格问题。健全的国民人格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创造的关系。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的主要途径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注重国民心理调适等。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化解精神、心理层面的困扰,以促使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完善,这不仅是当代学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更是人类所关切的永恒话题。人格是一个为许多学科所广泛使用的概念。伦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个人的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内在精神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特征,它是在环境、学习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陈丹  曹绍平 《传承》2008,(6):66-66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价值冲突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物质攀比心理是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诚信回归的关键在于由规范德育向价值引导策略转化。  相似文献   

6.
尹剑 《传承》2012,(14):60-61,77
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和情感的矛盾及冲突,具体体现在择业、消费、恋爱等方面。因此,高校的德育必须重视情感教育,使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社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最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情感教育应为德育导向之基。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价值冲突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物质攀比心理是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诚信回归的关键在于由规范德育向价值引导策略转化.  相似文献   

8.
黄定华 《湖湘论坛》2009,22(3):126-128
分别从个体不自觉到崇尚自由、从崇尚自由到主体自觉、从主体自觉到人格多元化以及人格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心理的演化轨迹进行分析研究,对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隽  唐文锋 《前沿》2008,(10):60-61
行政人格冲突是行政人员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所必然经历一个阶段,它是行政人员行政自由与行政原则规范的对立统一。本文试图从行政人格冲突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结合实际探寻出调整行政人员行政人格冲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际私法理论是传统国际法理论与20世纪各种新兴理论在激烈冲突、相互融合中的产物。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当代国际私法理论不再将传统冲突理论追求的冲突正义与现代各种理论转而追求的实体正义绝对的对立起来,而是努力寻求两种价值之间的连结点。当代国际私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冲突规则的实体化,这一点在下面将要介绍的选择性多边冲突规则中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比较随沈从文个人经历而展开的心灵冲突模式及其消解模式的转变、作品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变迁 ,将沈从文的人生旅程、心理历程和创作过程综合性地划分为“在”与“是”的冲突、“在”与“不是”的冲突、“亦是亦不是”的双重冲突、“时在时不在”的双重冲突等四个阶段 ,并从被忽略了的“热情”和“悲痛”的角度 ,对其心理与人格作了整体观照 ,厘划了沈从文的围城情结和边缘人格的特性 ,揭示了其人生足迹、精神走向与创作心理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是新世纪的“文化新人类”。大学校园既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又是他们心理成长的摇篮。部分大学生由于人格异常而导致自杀现象在大学校园时有发生。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这一“文化新人类”的健康人格,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刘春清 《湖湘论坛》2002,15(4):19-20
变态人格的审美特异性,其实质乃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习以为常的心理畸变倾向。它可表现在审美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意志系统和个性动力系统诸方面。它的存在意味着心理整体系统的弱化或其局部系统的“坏死”。他们在欣赏和表现美的一系列过程中,其美感的价值取向(审美内容)和价值心理调控,已明显丧失了常态人格应有的审美识别与调整能力。从其特异性的内部机理分析看,表现出三个特征:其一是潜意识的审美残迹性,即审美主体以往人格经历中的挫折所造成的缺损或扭曲,成为审美心理映象之变态,这点正是延续其特异性的人格动源;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分裂人格、精神分裂症和心理对位法等概念解析赛义德。Edward(西方意识)第一自我、Said(中东情结)第二自我,时合时分,交互主导,结果产生第三自我:流亡边缘世俗批评的知识分子理念。分裂人格背后是错综复杂的文化、宗教、语言之间的冲突融汇及其所造成的异化。赛义德受到多种话语的杂交感染,而不同话语在他身上争夺话语权,从而导致其人格的分裂。强烈的人格分裂意识、心理对位感和精神分裂感使他不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种频繁的视野转换给学术界准确理解赛义德设置了障碍,引起了不同解读,从而造成纷繁复杂的赛义德现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价值冲突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 :在价值评价上的功利价值和非功利价值之间的冲突 ;在价值取向上的健康价值与异化价值之间的冲突 ;在价值目标上的目的与手段、价值与代价之间的冲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冲突进行正确引导 ,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在历史上对我国文明与人的发展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儒家理想人格仍然有其独具的优越性。它所提倡的尚义崇仁、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 ,好学深思、通古博今的人才范式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格 ,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广阔胸襟 ,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学习的闪光之处。当然对于其中的价值取向神圣化、片面化、不公化、保守化的糟粕思想及其对当代国民心理的影响也要进行全面的批判与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以西方探寻青年健康人格成长的历程为例,阐述基础价值中的诸多要素对形成青年健康人格和帮助青年寻求幸福人生的意义.结合当代中国青年人格发展的现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青年塑造健康人格的基础价值构成,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中国青年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培育国家公务员的“行政人格”王伟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需要确立并且正在确立的基本价值观念,我们需要以此为基础与核心内涵培育中国国家公务员的行政人格。其一,"廉政"是行政管理的价值基础。所谓行政价值,是特指行政主客...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人的心理苦闷表征为怀才不遇的心灵孤独、仕途失意的政治苦闷和人生短暂的生命焦虑等心理体验 ,而政治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社会冲突、救世与自救的人格矛盾和对传统遵从与背离的内在紧张则是造成文人心理苦闷的文化根源。于是古代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诗意境界作为自身人格解构与建构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艳华  许以民 《传承》2008,(16):74-75
传统文化蕴含着对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其具体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整合价值;对塑造公民当代人格的精神资源价值;对当代生活观念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