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因其具有其他社会控制手段所无与伦比的技术可操作性而成为最佳的社会关系调整器,但法律在创制、运作以及对社会关系的作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固有的内在局限。要使法治社会中的法律得以良性运作,需要法官养成独有的法律思维;面对法律冲突,法官在适用法律时要回避法律冲突,能够在冲突的缝隙中选择适用正确的法律,履行审判职能;法官要援用法律原则和精神、社会习惯,以及学理,运用法律方法对法律进行解释,将司法意图潜移默化到具体的案件中,体现司法意图,实现法官裁判权。  相似文献   

2.
法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法官的培养,关系到一国法制建设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本文比较分析了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我国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本文初步提出,我国的法官培养应采用以应用为主导的大学法学基础教育和大学后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孙晓晓 《工会论坛》2009,15(1):121-122
“许霆恶意取款案”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以法官自由心证和思维推理为基础的刑事审判模式,可能会使法官面临对民众价值观的尊重与对法律的绝对服从的选择困境。当代法律方法应用的意义不仅体现在避免法律的机械运用,规制法官的思维过程从而保障结果的正当性;而通过判决说明理由这一表现途径,其另一作用也更加显现,而且体现在要保障当事人乃至公众对判决结果的接受性。而这一作用要通过在判决中说明理由这一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顺应各国司法改革加强司法控制的潮流,我国应当设立刑事审前法官,使其介入刑事审前程序。刑事审前法官应当与审判法官严格分离,单独建制,并应严格控制其资质条件;刑事审前法官行使侦查控制、公诉审查等多项权力;侦查控制应当强制启动;应设立羁押听证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自由心证已经成为我国法官审查判断证据一种制度。但是,应如何确定合乎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心证规则,克服据判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保障法官独立审判和防止恣意裁判,本文从自由心证的法理基础和法律特征,探讨并提出了我国法官适用自由心证原则之构建。  相似文献   

6.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但技能是律师改变命运并创造财富的关键。因此,必须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跨越。中国律师业务推广的困惑,西方律师经历过且已成功解决。律师在律师业务推广上要清楚:谁会聘请律师?他们如何聘请律师?什么时候聘请?在哪里聘请?为什么聘请?应懂得并运用教导式营销和杠杆关系网,应充分借鉴律师业发达国家成功律师的业务推广秘诀。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行动,科学地征服客户。就诉讼律师而言,不能仅追求业务推广成功,还应掌握娴熟的出庭技能。出庭前,应充分熟悉案情;应熟悉与本案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其他相关知识;应熟悉法庭或仲裁庭规则;应明确诉讼策略;应制作诉讼提纲。在庭审过程中,应尊重法官的权威并尽可能取得法官的信任;应结合庭审情况适当调整诉讼策略并修正诉讼提纲;应充分注意发言与技巧;应善于用证据构筑堡垒和摧毁证据堡垒;应善于运用法律,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但不是照搬法律条文。等等。  相似文献   

7.
法官思维是法律思维的一种形式,是法官根据法律进行判断的过程。近年,随着一些学者型法官的涌现,法官对审判活动的理论总结逐渐见诸报刊书籍。这种对审判经验的理论梳理,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资料。过去,我们认为法律解释学是对司法活动的概括与总结,但这只是一个表象问题,从纵深的研究对象来看,法律解释学实质上也是对法律人思想的反思。某一学科之所以被称为学术就在于其对已经思考的问题具有反思能力。我国法官应进一步明确克制、谦抑司法意识形态,应进一步强化理性思维的成分,从而深化对新的法律方法论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司法改革应围绕法官的权力限度而展开。诉讼的公正和法律家的特性要求法官在诉讼中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法官应把主导诉讼进程的权力交给控辩双方行使。全面参与模式并不是刑事诉讼的理想模式 ,我国的司法改革应确立法官消极中立 ,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理想格局  相似文献   

9.
合议庭负责制有两个要素,一是平等参与,即合议庭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判活动;二是共同负责,即合议庭全体成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承担责任。司法实践中合议庭成员却发生了角色异化,呈现出两强两弱的非正常格局:审判长和承办法官处于强势地位,呈现出主导型人格;普通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处于弱势地位,呈现出依附型人格。为了达致合议庭成员的角色衡平,在平等参与方面。庭前阶段要建立独立阅卷制度和两次提纲制度,庭审阶段要明确审判长主持的事项与合议庭合议的事项,评议阶段要完善发言顺序限定制度和建立一次表决制度,在共同负责方面,需要建立合议庭责任——个人责任的责任承担模式,完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在理念上大体经历了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过程,受此影响,“唯一正确答案”立场上的局限性显现,合理性思维逐渐被认可;开放法律观念下,法官具有了一定程度的造法权力,法律方法的证立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