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司法礼仪是司法活动范畴中对司法人员语言、服饰、仪容、举止等的理性化、仪式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整个司法公正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规范的礼仪,更能彰显司法的公正。图为康保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参加上级法院通过网络视屏举办的司法礼仪培训班,对全院干警进行司法礼仪培训,树立法官司法文明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先秦服饰之美经历了由上下同享“五采”之美发展到担负起深沉复杂之礼仪文化的过程,后者表现于服饰成为等级贵贱的标志、惩处的手段、礼仪的规范以及它对于主体心灵的反作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从内在性来讲,礼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属于道德修养范畴。而仪则注重于外在表象,就是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现代礼仪分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等。可以认为司法礼仪是政务礼仪的一部分,但因其具有独特的职业特点,又区别于其他的政务礼仪,其  相似文献   

4.
礼仪作为高校德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礼仪道德的教化,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对中韩两国的庭礼仪教育与学校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文化的融合以及礼仪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为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符号,礼仪法是中华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内容,是华夏礼仪之邦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法律近代化过程中,中国古老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冲突,首先是围绕着礼仪而展开的;文化冲撞后的维新与变法,也将旧礼仪的改造作为要务。传统的礼仪法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也凝结着浓重的尊卑等级观念、封建迷信色彩,充斥着铺张、奢华的繁文缛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有助于当今的礼仪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田军 《法制与社会》2011,(27):222-225,229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必须表现于教育活动之中。教师礼仪虽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定的交往领域要求特定的准则和形式,但与礼仪密切相关,是礼仪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现实表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履行职责、与人交往和维护形象等方面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化、正规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继《诗经》、《楚辞》之后的第三部诗歌总集,其中关于女性服饰的描写具体而细致,很具开发性和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对诗集中女性服饰的款式、图案、色泽等进行研究,将古代服饰的特点融入到现代服饰的设计中,丰富现代人们服饰的样式。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要,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对此,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可以从跆拳道礼仪以礼始,礼仪终的精神中得到一些启发,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与社会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精神风貌的展现、人格品质的完善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礼仪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媛  王立东 《法制与社会》2011,(16):283-284
传统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礼仪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的和谐、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提高全民的礼仪素养,营造一个人人讲文明、处处充满礼仪的美满社会。  相似文献   

11.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09,26(2):125-128
警民关系的最佳境界是和谐。警察礼仪,不仅可以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效益,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而且可以增强公安队伍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但从基层执法执勤来看,警察礼仪意识淡薄行为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整个警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警民关系的和谐。因而必须从全警礼仪小节抓起,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实际行为来影响社会公众,主导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孟荀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法律思想自孔子以后分为两支,分别以孟子、荀子为代表。孟子侧重继承发展孔子的仁学,推行仁政;荀子侧重继承发展孔子的礼乐,主张礼治,这一结论,是从法的起源,法的基本价值,法的实施方法和预防犯罪国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德礼为本、政刑为用,讲究运用政权、法律、文化、道德等手段综合治国,是中国古代的治理创造,史实证明这是有效的治国方略,对于现实的治国理政也具有可资借鉴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Federal register》1999,64(192):53927-53929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is classifying the nonresorbable gauze/sponge for external use, the hydrophilic wound dressing, the occlusive wound dressing, and the hydrogel wound dressing into class I (general controls). FDA is also exempting these devices from premarket notification procedures. This action is being taken under the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the act), as amended by the Medical Device Amendments of 1976 (the 1976 amendments), the Safe Medical Devices Act of 1990 (SMDA), and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7 (FDAMA).  相似文献   

15.
商磊 《政法论坛》2021,(2):146-154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名著,作品立足于文化的特殊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勾勒了特罗布里恩群岛的社会结构和与之密切交织的文化现象,分析了社会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把特罗布里恩人约定俗成的各种规则、礼仪生活传统与追求社会信誉的生活态度梳理出来,尤其是对社会交换的经典案例库拉作了详尽的描述与分析,为世人呈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初民社会生活情境。"规则"与"礼仪"在特罗布里恩群岛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作为现代社会法治与德治的雏形,制约并整合着特罗布里恩群岛的社会运行及社会交换网络机制。马林诺夫斯基居于人文主义立场,进一步提出尊重异文化与理解人性的重要,因为通过跨文化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超越窠臼与偏见,扩展智慧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权力的配置是法治的核心,那么对权力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律文化也在以"看不见的传承"方式影响中国法治格局。法律文化多元是一种现实存在,而法治文化的标准则为这样的存在设定了目标。中国历史上铸就的人治传统、礼法文化、法律工具化形成的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法治文化构建的传统障碍;对传统资源的过分批判和抛弃及社会信仰危机弥漫社会无形中扮演了法治文化构建的现实困境:面对传统障碍和现实困境,法治文化路径选择从社会主体意识整合的视角出发,即从文化多元、法治意识及社会主体意识方面探究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必然引起法的理论和制度体系的统一性运动。殷周之际的社会转型形成了道德人文法思想和礼乐刑政模式;春秋战国至秦汉的社会转型形成了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和制度模式;唐宋之间的社会变动,没有改变法的统一性,但理学使法的统一理论达到了顶峰,实现了哲理、法理与情理,天理、国法与人情的贯通与融合。晚清社会转型,使传统中国法的统一性解体,同时开启了新的中国法的统一性运动。法的统一性在传统中国有其必然性和长期性,而且是统一在道德原理之上的,这对未来中国法的统一性仍有其价值。当代中国法正在道德与自由这两个基本原理的支配和社会主义平等理念的指引下向着新的统一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无子出妻为礼法关系演变诸多环节之一,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古人基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对生命规律的重视,无子出妻一制至唐,吸收了医学中女性"七七之数"和易经中"大衍之数"以规定出妻年限,其所反映的"风险的分化与规律的尊重"、"基于善与恶的设想"、"生产的选择与淘汰"三层合理性,正是唐律一准乎礼,而礼又因人情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period of profound crisis about the English bar. The metaphor of "moral panic" is invoked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five notorious cases of barristers' misconduct which riveted public attention between 1859 and 1863. Four of the barristers involved were subjected to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in what was the first spate of disciplinary proceedings for breaches of bar "etiquette." Professional "ethics" were applied in remarkably selective ways and amounted to a "shutting down" of laissez-fair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This was a crucial turning point in the English legd profession, and the effect was to transform the bar from a relatively open, unregulated status group into something akin to a rule-bound disciplinary reg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