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张涵盖到五洲四洋的天下浙商分布图,是由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版块组成的:本土浙江,在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家民营企业与228.6万个体商工商户;省外浙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有超过600万的浙商在省外经商办企业;海外浙江,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浙商群体和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3.
袁卫 《今日浙江》2014,(2):17-20
"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4.
叶慧 《今日浙江》2013,(7):10-13
"你快回来,浙江因你而精彩!"2012年,省委、省政府向750万海内外浙商发出最深情的召唤,推动"浙商回归"。"我要回来,把我的思念带回来!"响应召唤,省外浙商热情高涨,1298亿元项目到位资金,这是他们一年来回馈家乡的重礼。省委书记夏宝龙说:"实践充分证明,大力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途径,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1,(21):16-17
据不完全统计,省外浙商共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多个,投资总规模超3万亿元。浙江人在省外创造的价值与贡献已超过本土。  相似文献   

6.
浙商荣誉     
《今日浙江》2008,(9):45-45
□北京浙江企业商会会长沈国军被授予安永企业家奖、荣获2007浙商创新大奖,商会常务副会长许为平获2007省外浙商社会责任奖,商会副会长王吉雷荣登2007回乡投资模范浙商榜单。北京浙江企业商会获得2007年度十大中国最具表现力民间商会称号。  相似文献   

7.
阎逸 《今日浙江》2014,(19):34-35
正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实现"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遍布全球的浙商一样,世界各地浙江人的聪明才智也享誉海内外。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为例,浙江素来被誉为"院士的摇篮",在全国1600余位两院院士中,浙籍院士共有225位,是院士最多的省份之一;2013年新增两院院士104名,其中浙籍院士就有13位,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浙江工作的院士却只有30多位且年龄结构老化。与省外浙商一样,世界各地的浙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商省外投资明显升温,中部地区、特别是江西成为浙商投资的集聚区域。浙江企业的集群外迁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强烈信号和重要标志。浙商省外投资有什么样的特征?什么因素推动了浙企外迁?浙商省外投资为何青睐江西?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为武汉市在中部崛起中准确定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杜德荣 《今日浙江》2005,(18):26-27
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底,在浙江省外经商办实业的浙商为400万人,若加上在境外创业的100万人,目前大约有超过500万的浙商在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创造着财富。“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商机,那里就一定有浙江人”。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它在浙商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又与浙商的经营状态、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既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引擎和后盾,又在信息平台、维权机构、政府桥梁方面发挥纽带作用。“聚…  相似文献   

10.
浙商回归工程作为浙江引进内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吸引在外发展并壮大的浙江资本回乡投资创业,发展省内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目前,浙商回归工程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境,亟需政府进一步出台和落实激励政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促共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合力推动,广大浙商积极响应,唱响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主旋律,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前,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已进入深度推进的重要时期,要紧紧围绕"集聚天下浙商巨大能量,合力共推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牢牢把握“大招商、大转型、大突破、大动作”的思路,全力构筑浙商创业创新T: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我省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着力“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省外浙商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鼓舞和《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激励下,进一步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一江亲情水,潮起连海平;四海同乡亲,合力能断金。 10月25—28日,浙江展开双臂,迎来了全球五大洲的2000余名浙商精英、浙江儿女,参加我省迄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  相似文献   

14.
<正> 浙商独步IT行业新生代浙商在IT行业显示出的力量已经可以与老一代浙商在传统制造业中的业绩相媲美了。新生代浙商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老浙商的胆略,在知识经济时代使财富一夜飙升。新浙商代表——IT财界巨子陈天桥、网易创始人丁磊、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等,以其独特的创业神话,一改"草根浙商"的传统形象,与老一辈浙商们相比,起点更高、视野更广的新生代浙商演绎着与老浙商完全不同的创富神话。更值得傲视群雄的是,在陈天桥、丁  相似文献   

15.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7,(7):65-65
8月18日,楚雄州浙江商会暨云南省浙江商会楚雄州办事处成立庆祝大会在楚雄州公务中心召开。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政务、法制、舆论和人文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及海外侨胞到楚雄投资创业、共谋发展。其中,越来越多的浙商对楚雄情有独钟,在投资兴业、寻求发展中涌现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家。楚雄州被浙商大会评为“2005淅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和“2006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8,(19):33-33
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是浙江在京创业者的大家庭,以“服务企业、服’务会员”为宗旨,以“民主办会、两级办会”为方针,致力于推动京城50万浙商的共同发展。经过7年多的发展,商会不仅成为浙商共同议事解难的桥梁和维护浙商合法权益的平台,更成为凝聚浙商共同价值观、促进团结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吴坚 《今日浙江》2012,(13):10-12
一场力度空前的大会战在浙江拉开。 主题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作为此次大会战的一个分战场,6月26日,丽水市举行百亿工业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市56个项目当天集中开工。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宣布项目集中开工,并为当天开工的最大项目——浙江捷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金属薄板项目奠基。据了解,上述项目涉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总部经济等领域,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浙商回归项目16个。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幸福回‘嘉’、共筑梦想"的热潮在嘉禾大地奔涌不息。大批省外、海外浙商带着项目、资金和人才回到家乡,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两年来,该市浙商回归引进项目958个,引进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371亿元。2012年和2013年,浙商回归工作综合考核分别居全省第二和全省同档城市第一。在南湖区余新镇镇东工业园区,已过不惑之年的施介一正在查看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厂房。这位上世纪90代中  相似文献   

20.
浙江是浙商的发源地,浙商是浙江的金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党的大政方针的指引,我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浙商的发展,不仅成就了面广量大的民营经济,使得浙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跃升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而且造就了所有资源要素中最宝贵、最稀缺、最活跃、最高效的创业者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