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继平 《群众》2017,(21):65-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把绿色生活纳入实现美丽中国的范畴,既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实现绿色生活绘制了“施工图”和“验收表”.  相似文献   

2.
张军莲  龚志民 《求索》2007,(6):75-76
节约型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经济主体主动选择节约型消费行为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保障节约型消费行为实现的制度缺失。因此,重塑节约的社会主流文化,并构建有利于节约的价格、财税政策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确保节约型消费行为成为全社会倡导的新型消费方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于个人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过一种节约型的人生。在杂志、报纸、媒体大肆宣传这样或那样的消费品、奢侈品,在商家们鼓吹“宽HOUSE”和奢欲生活的当下,物欲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负担。其实,在忙碌追求丰裕的物质生活之后,我们真的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么?有的人社交节约、消费节约、精力也节约,他们可以从容地住在小房子里,享受着简单而愉悦的节约型人生,不为物欲焦灼困扰,奔波操劳,这才是真正的大器人生。节约型人生,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自己给自己松绑,节约心情,悠客生活,自觉远离繁华和喧闹,静享照进内心的阳光。  相似文献   

4.
有些媒体将“建立节约型社会”更多地定义为“个人保持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有些媒体则有意无意地将建立节约型社会与消费特别是高档消费简单对立起来,让人感觉在节约型社会里,消费是件不大正当的事情。其实.建立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着力构建新的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就中国的现实而言,首先是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举 《桂海论丛》2014,(3):54-57
实现节约型发展离不开传统消费方式的变革与升级。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消费、节约与浪费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实现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亦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浪费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既是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要求,又是转换人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其中,党政机关公务消费方式的转变将是引领中国社会走向节约型发展的关键。节约型社会的构建须在发挥制度和市场规范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新型消费理念宣传、社会价值观教育、节约文化环境培养等手段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毛勒堂 《思想战线》2006,32(2):7-13
消费主义俨然成为现代商品社会人们顶礼膜拜的价值理念。“消费”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主宰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类存在的自然根基和社会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超越消费主义,就要大力倡导消费正义,消费正义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主张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孙玉娟 《中国发展》2007,7(1):23-26
节约既有深远和深刻的理性根源,也具有广泛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从传统理性和时代精神这两个角度对节约和节约型社会进行解读阐释,绝不单纯指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领域。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传统理性的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更是一种崭新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逐渐形成的过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可能,也有阻碍社会进步甚至破坏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我们要实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消费问题,重视树立适度、合理、健康、文明的节约型消费伦理观。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消费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追求,无论是从消费数量还是消费质量上,人们都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时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消费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7月6日,《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发布;7月21日,国家发改委、央视经济频道联合网站开始“征集节约行为准则”;8月14日,“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电子签名仪式启动……今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频频发表讲话,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一时间,建设节约型社会(城市)、打造节约型政府、开发节约型产品、引导节约型消费的口号,铺天盖地,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节…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