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乐山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转型发展中,城乡结合部成为矛盾突显的地方。因为信访属地化管理衍生出的推诿惯势,信"访"不信"法"现象的普遍存在,现行规定不利于遏制蓄意非正常上访行为,且现行信访考核方式不科学,所以城乡结合部的信访诉求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组织化倾向明显等特点。为了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城乡结合部的信访工作还应该充分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进一步完善信访终结机制,制定科学的信访工作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2.
信任缺失是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凸显的问题。人们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官的信赖和对法院的信任,致使人们“信访而不信法”。尽管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法院体制不断改革,“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的司法理念逐步树立,但法院仍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因而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的信任制度以推进人们对法院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信访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各项工作的第一难题。信访不信法,不走法律渠道,不按"线路图"走程序,使很多基层单位要么屈服于舆论压力枉法息访,要么采取各种上不得台面的非常措施强制压访。信访工作不能简单地"谁的孩子谁抱回"强制压访,"非正常上访"需要剔除,涉法涉诉与否亟需厘清,"领导重视"不等于领导"亲自"接访,群体性上访的处理要改进。接访工作要改革,应对各种来信来访来电都有受理和转办情况的及时反馈,要开通多种信访渠道和上访预约通道,大力推行下访制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维持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的平安建设工作近年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信访不信法,群众诉求与现实政策的差距等诸多问题还依然存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深化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信访制度以及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法律宣传服务等方式,摸索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要求的、多元化的长效机制,是目前我国平安街道建设工作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访"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体制,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暂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涉法涉诉信访作为整个信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值得关注。然而在实践中,整个信访体制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体制的规范架构与运行秩序混乱,其职能并未充分发挥,社会效果也并不理想。表现在:信访机构设置庞杂,定位混乱,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信访程序规定不统一,其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较低。要完善信访体制,应在体制自身层面、权力机关层面、民间机制层面上下工夫,使涉法涉诉信访体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既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解决的具体要求和实践。通过探索实施律师"坐诊"、推进依法信访;建立"三项机制"、规范工作运行;推动依法处理、促进诉访分离的运行措施。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要立足诉访分离,加强法律教育普及;要立足源头维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要立足事要解决,依法化解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7.
思南县宽坪苗族土家族乡为彻底撕掉"人口小乡、信访大乡"的标签,着力打造"法安宽坪"工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宽坪,推行"法安社会"与"德润人心"组合拳,探索"三委合一、三缘合力"社会治理新模式、创建"区域联动"社会治理新机制和开辟"群众诉求代言人"信访新渠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局面,理顺了群众诉求渠道,破解了信访难题,营造了依法办事环境,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访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人们的利益关系也随之发生调整和变化,信访问题也日趋复杂.改革现行的信访制度,推进"依法治访"进程,让政府律师参与信访,确保民意上达畅通,实现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挥政府律师的作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涉诉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救济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在实践中出现了异化倾向,引发诸多问题,如冲击司法解决纠纷的终局性,影响司法权威,妨碍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问题对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包括建立"诉"、"访"分离机制,改革与优化涉诉信访机构,构建涉诉信访的听证制度、终结机制、事后疏导机制、恶意信访惩戒机制等系列机制。涉诉信访改革还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包括推动诉讼程序改革,增强司法公信力;发挥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优势,实现诉讼案件的有序分流;培养法治意识,形成信法守法的社会氛围等。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化解信访矛盾源自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和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现实必要。在当前司法公信力语境下,各地检察机关必须务实探索,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中引入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工作机制,将人民群众合理诉求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基层从事人大信访工作以来,发现在当前大量的信访案件中,涉法信访已达信访总量的40%以上,人们在信访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相信法律。长期以来,信访工作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实行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已经深入民心,  相似文献   

12.
信访权利论将官方的确认、德国宪法理论、宪法条文的推断、《信访条例》的颁布、"信访洪峰"的存在作为信访权成立的立论依据。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信访制度的主要法律文件从未确认"信访权";由于信访的主体是"人民"而非"公民",它并不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公民权利;由宪法条文推断出的是"人民群众通过信访实现民主权利",而非"信访权";《信访条例》是行政法规,不是信访权成立的法律依据;作为结果的"信访洪峰"不能成为作为原因的信访制度权利化的依据。所以,信访权利论的立论依据是不成立的,因而其关于信访权权属性质的主张也是不成立的。信访权利论还面临着信访权客体无法确定、无法处理与相邻权利的关系、不能救济的理论困境和谋利型上访所带来的实践困境。因此,信访并非一种权利,而只是监督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涉诉信访是法院面临的时代难题,通过对涉诉信访案件的评查,不难发现,涉诉信访案件在案件类型、案件形成年代、信访主体、信访案由、信访原因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规律性。要根本解决信访问题,应重视民事审判工作,提高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结案的比例;改变法院传统的考评工作方式,从"又好又快"结案向"好字当头、快字兼顾"转变,突出强调解决纠纷的有效性;正视信访原因的多元性,要多方合力化解信访难题;要完善息访手段,明确息访标准,加大信访救助基金使用力度、改进信访终结流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汇聚到政法机关,涉法信访问题尤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乐山市涉法信访问题的调研,归纳总结了涉法信访案件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和解决涉法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涉法信访制度,达到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涉法信访的存在,表明司法的效益不高、权威不强。文章从法律文化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涉法信访的成因作了分析,认为涉法信访的完善应从现实出发,采取修改《信访条例》、改革再审制度、创新纠纷解决机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对涉法上访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访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有其权利界限和范围,信访人在此限度内行使权利,是信访权行使的正当性价值要求。涉法上访是信访权利的滥用,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其正当性价值令人质疑。通过立法对信访权利加以必要的限制和制约,对信访行为加以规范,是完善我国信访制度的关键。本文从信访权利的角度对涉法上访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的根本性对策,以期对推动处理涉法上访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信访法治化的必要性日渐凸显。然而在信访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着信访"法定路径"地位不清、信访行政与司法性质混合、信访受理事项界限不明、信访内部程序规范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信访制度的良性发展。为此,需要明确信访的法定地位与基本原则,建立诉访分离的受理机制以及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信访调解机制,并通过完善信访内部的处理程序来解决新时代信访法治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信访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权利救济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安定,而如何有效地终结涉检信访案件也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和检察机关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涉检信访案件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出发,论证了终结机制所要发挥的基本法律功能、所要执行的基本终结标准,并针对"诉访分离"等现实焦点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涉检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的体系化构想。  相似文献   

19.
涉法涉诉信访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权利行为,之所以"问题化",甚至冲击司法机关的权威,确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包括政法文化传统对形式理性的排斥、民间法文化的深刻影响、实用理性主义的价值取向等等。探析这些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涉法信访的存在,表明司法的效益不高、权威不强。涉法信访的完善应从现实出发,采取修改《信访条例》、改革再审制度、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