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重点是发展,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大力开发、推广低碳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3.
林火平  林翰文 《求索》2013,(1):38-40
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功实践的基石。本文以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财力水平为分析指标,深入分析了规划区16年来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县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与特征,并对多元化差异的形成、存在、延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探究,揭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削弱、对区域市场和资源争夺能力降低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辽东山区是我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为进一步加快辽东山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辽宁的目标,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辽东山区林业产业发展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明确加快辽东山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加快辽东山区林业产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沈琪 《桂海论丛》2014,(2):91-96
从生态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今生态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文章在选用可持续发展解释指标、绿色竞争力、生态足迹等指标理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经济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和大系统理论的分解协调原理,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系统划分为人口、资源、土地利用、经济四个子系统,并建立了SD模型。在模型仿真过程中,以水资源利用率、国民经济各产业投资率、科技贡献率及跨区域调水量为控制变量,通过对各因子进行组合设计了六种仿真方案,用以模拟2010-203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指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高耗低产的生产模式,使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污染物产出量远高于发达地区的水平,甚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推广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提高区域绿色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徐海贤 《群众》2017,(18):37-38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平原和水域面积占比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而江淮生态经济区尤具水乡和田园优势,该区域的整体保护和绿色发展对江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两聚一高”的战略指引下,江苏省域空间重点推进“1+3”功能区发展战略,立足于省域内部地理环境基础、资源经济特色的分区特点,突出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和核心带动作用,同时加快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特色化发展,通过各功能板块差异化定位,分类引导,特色发展。其中,江淮生态经济区在省域“1+3”战略格局中定位明确,是唯一以生态功能为主体定位的区域,该区域对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是探索后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功能板块。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0,(10):27-27
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静华—— 北部湾经济区拥有全国最洁净、最生态的海域,绿色生态是广西,也是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速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科学招商无疑有利于促进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大缩短产业演进周期,以时间换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资源换取更大更强的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浩鸣 《政策》2008,(7):33-34
开发绿色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是贫困山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贫困山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富民目标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们围绕英山绿色资源做文章,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有效地把山区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个漫山新绿、清流如练、桑青茶翠、小楼掩映的秀美英山,正在大别山南麓崛起。  相似文献   

9.
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现状的困扰,人们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桂北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本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从政府作用、绿色需求的引导、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以及技术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实现桂北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绿色经济是关系沈阳未来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沈阳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沈阳市,已具备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条件。分析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绿色经济发展实践的基础,总结沈阳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沈阳市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内涵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在绿色发展的系统中,内涵着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等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诸多子系统。其中,绿色环境发展是绿色发展的自然前提;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内在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我区实现绿色发展、发展生态经济的独特资源优势,也是我区培育区域后发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广西,需要大胆开拓创新,营造汇聚先进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资源的良好营商环境,高水平推进生态资源产业化和生态型城镇体系建设,打造世界和全国知名的广西生态品牌,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张静 《政策》2014,(11):38-41
汉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商贾要道,在中国区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汉江生态经济带纳入我省“两圈两带”战略,“生态”成为汉江流域开放开发的主线,更成为汉江流域转型发展的关键词。如何处理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绕不开的重要课题。一、生态优势:汉江经济带生态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的沈阳经济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必须走绿色生态环保之路,要着眼经济区一体化深度融合战略,努力实现绿色链接、生态合作和低碳协同。要着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人的观念意识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同城同区,不断把经济区做大做强。要通过完善经济区绿色发展的协调机制、联合监管和综合给力,实现绿色理念的同频共振、绿色产业的协同发展、绿色技术的协力开发、绿色标准的整齐划一和绿色意识的渗透普及,增强经济区的建设质量和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5.
王敏  王传远 《中国发展》2013,13(3):76-7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都突出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了高效生态经济取向;"蓝黄"两区存在着高度重合。在此背景下,如果实现两大经济区的对接、融合,科学规划,一体发展,将会加快两区经济高效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构建,该文提出如下具体对策和建议: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构建蓝黄大旅游圈;优化区域内高校学科设置,加快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合作,发展疏运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设立区域合作发展协调委员会,及时解决一体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伟 《求索》2012,(11):44-46
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为特征,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以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测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作为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经济发展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具有典型性。本文以此生态经济区为考察对象,通过模糊聚类研究方法,对其可持续发展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差异,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束兰根 《群众》2022,(5):69-70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协同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功能和资源调配作用。江苏作为经济大省、金融大省、产业强省,应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创新绿色金融体系,夯实绿色根基,注入绿色能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在市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要“提速提档”,明确要求采取过硬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档次,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力争用五年时间“超过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确保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如何才能“提速提档”?本文拟就此问题作粗浅探讨。要实现“提速提档”,必须把握态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谋求区域经济的跨越式、跳跃式发展,必须把国际经济发展“走势”,国家宏观政策“大势”和本地客观情况的“实势”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工作定位,选准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做到敏于谋势、善于造势、敢于借势。明辨和把握国际经济发展的“走势”。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9.
以西丰、清原、抚顺、新宾、本溪、桓仁、凤城、宽甸、岫岩等九个林业重点县(市)为主体的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水资源丰富,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辽宁东部地区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生态文明的建设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区的建设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为例,要想提高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就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中原生态区经济建设需求,提高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