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践》2014,(6)
<正>某市一位主要领导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全市干部提出要求:"不是看干部们如何会来事,而是要看他们会不会做事。当干部就要会做事"。"会来事"与"会做事",虽然都是说"事",但实质意义则大相径庭。前者是投领导之所好、做取悦上级之事,后者是做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之事。"会来事"者,为了谋求个人利益,总是喜欢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揣摩上级意图、观察领导脸色和打听领导喜好等方面,千方百计地与领导套近乎,以便于不失时机  相似文献   

2.
人们习惯将实干型的干部称为"老黄牛"。"老黄牛"式的干部容易被淡忘、被忽视,甚至吃苦又吃亏。他们大多只会干事不会"来事",更不愿也不会包装、作"秀"自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一般都不太愿斤斤计较,容易被人"忽略不计",似乎"可有可无";他们还常  相似文献   

3.
据《安徽日报》报道:我省最近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设置了17个“禁区”,严防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会来事”。“会来事”是一个暧昧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要想准确定义还真不容易。一般来说,“会来事”的人都是些聪明、有能力的人。但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往往更多地用在了同事之间的拉帮结伙、钩心斗角、猜忌排斥、争名夺利,以及讨好领导、邀功争宠等方面去了。领导干部特别欣赏某人“会来事”,多半是因为他办的事办到了自己心坎上;一般同志称某人“会来事”,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当前,“会来事”的人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据新华网报道,刘大伟因为"脑子活、会来事",在担任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村办煤矿等多个企业负责人和烈山村(烈山社区)书记十余年间,精心"布局",上结关系网,下贪集体财,挖空村里两个矿的财富,涉嫌贪污、行贿、挪用公款等7项罪名,涉案金额达1.5亿元。日前刘大伟一案在淮北开庭审理。刘大伟所谓的"会来事"表现在,在关键岗位都安插亲友,无视组织纪律独断专行,编织关系网,拉拢领  相似文献   

5.
徐文秀 《求是》2012,(1):62
"老黄牛"式的干部是干部队伍中不起眼又少不了的一批人。他们从不"显山露水""、长袖善舞",而是像牛一样俯首攒力、躬背拉犁、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人们形象地把他们称之为"老黄牛"。"老黄牛"式的干部容易被淡忘、被忽视,甚至吃苦又吃亏。他们大多只会干事不会"来事",更不愿也不会包装、作"秀"自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一般都不太愿斤斤计较,吃点亏、受点屈也不往心里去,容易被人"忽略不计",似乎"可有可无";他们还常常做一些他人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在一些地方和个别部门干部任用中,存在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会来事的挤走会干事的,会钻营的取代善经营的,才疏学浅的淘汰德才兼备的,这种选人用人上的"逆淘汰"现象,如不加以有效抵制和铁腕遏制,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致命的危害。"逆淘汰",在干部选拔使用上表现很多,如在选人范围上,喜欢看来头、看背景,在自己视野内和接触的圈子里选人;在用人标准上,不是任人唯贤,而是划圈子,定框框,任人唯亲,唯利是图,谁跟自己走得近就  相似文献   

7.
善待老实人     
我认为,所谓老实人,就是做事从不"显山露水,长袖起舞",而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人。在当今社会,老实人是我们干部队伍中不起眼又少不了的一批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社会大厦才会顶天立地,社会经济才会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老实人却容易被人淡忘和忽视,甚至吃苦又吃亏,他们大多只会干事不会"来事",不善包装不会作秀。他  相似文献   

8.
正每逢有贪官落马,媒体总热衷于起底其升迁之路,似乎"会来事"是贪官们的标配。善于阿谀奉迎、拍拍打打,会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被认为是"会来事"人的特质。在现代语境里,"会来事"多数时候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许多人谈之色变。我们不禁为"会来事"者叫屈,事实上,细心观察一下周围,就有大批既会来事又会干事还不出事的人。"会来事"是指一个人很机灵、会搞人际关系,这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要有效实施领导,更好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不过,从现代社会领导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看",会说"与"会做"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会说",就是善于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动、组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会做",  相似文献   

10.
正贺国强同志每变动一次职务,都要对家庭成员进行一次教育,让家人在思想上做到"警钟长鸣"。他在中央工作期间的一次家庭会议上说:"我这一辈子做到了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做事,做到了问心无愧,希望你们都能诚诚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说完后,还让家庭成员逐个表态,并要求他们做到"言行一致"。这"问心无愧",事实上是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堂堂正正。  相似文献   

11.
一个党政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应具备多种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多地在现代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官",都要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和本领,而"做人",显然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媒体在对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政协原主席魏斌严重违纪违法案进行剖析时提到,要进入魏斌的“朋友圈”,“会来事”是必备条件之一;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凭着“会来事”跟魏斌“搭上线”,在工程项目承揽、资金拨付、竣工验收、企业经营等方面获得机会、尝到甜头,也因此栽了跟头,最终害人害己。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有效实施领导,更好地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不过,从现代社会领导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看,"会说"与"会做"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会说",就是善于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动、组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有的领导干部讲话艺术高超,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群众听后称赞佩服;而有的领导干部即席讲话枯燥无味,群众听后颇多怨言。要想成为出色的领导干部,必须掌握语言沟通的艺术,提升启人心智的思辨能  相似文献   

14.
说到一个人有用或无用,大概谁都不愿意也不甘心被人说成无用,因为无用意味着没用处、没价值,是个吃闲饭的人,会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甚至遭鄙视、受歧视。真正无用是件挺没面子的事。人之有用或无用究竟应该体现在哪、怎么体现?现实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不少人往往把那些特别能办事、会来事,或者善于摆平、能够搞定的人看成很有能耐,是有用的人,而往往把那些规规矩矩、老实本分,或者不办无原则的事、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的人说成窝囊,是无用之人。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这话不仅切中要害,更需为官者要警醒。"官架"与"身价"虽字义不同,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引领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扑下身子,放下"官架",在老百姓中自然就会有"身价"。相反,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着"官架",就会在群众心里很"掉价",自然也就没了"身价"。  相似文献   

16.
清泉 《江淮》2012,(10):49
"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上班打打电话、玩玩电脑,下班会会朋友、喝喝小酒……时下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混日子",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庸碌无为。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警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发展。荀子说:"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安于现状"的危害不容小觑。安于现状的党员干部,往往责任意  相似文献   

17.
正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邓小平的许多谈话都能体现出他的这种态度和作风。1980年6月27日,他同胡耀邦、胡乔木等谈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的意见,开门见山:"决议草稿看了一遍。不行,要重新  相似文献   

18.
<正>雄安新区设立起来了,一项了不起的伟大事业开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干",尤其是各级干部。在一个人的生命史上,有一个基本关系要解决好:做人与做事。在一个干部的为官史上,也有一个基本关系要解决好:做官与做事。无数正反面的事实都证明:一个人,不努力干事,不卓有成效地干事,  相似文献   

19.
正今明两年,地方领导班子迎来集中换届。平顺地度过换届,难能可贵的或许是净、静、敬。净是一种"不染不妖"的品节,静是一种"不蔓不枝"的胸襟,敬是一种"不可亵玩"的修为。品《爱莲说》,看换届,感悟颇深、启示颇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清净做人、干净做事的宝贵品节。莲,花之君子者也,首在不沾染污垢、不显得妖媚,一以贯之地坚守自己的一身净气。做好干部、选好干部,亦是如此。一方面,组织选出干净的好干部,首要是干部  相似文献   

20.
"被聘用的‘廉政四员’,都是平日里口碑好的、大家信得过的。他们在群众眼里做事公正,自然而然,说的话也让人听得进。"谭邦顺介绍,除了帮群众当"出头鸟"举报不良行为外,在化解基层矛盾、加强上下沟通方面",廉政四员"们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张特殊的廉政监督网正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铺开。这张网由212个纪检监察信访接待站构成,其成员是2600多名群众,分布在宁南县各个乡镇、村社和机关中。他们被县纪委监察局聘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