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恐怖活动犯罪及其整体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基于恐怖主义目的而使用互联网的网络恐怖主义得以产生,它具有网络化、国际化、信息化等新特征,是具有更大影响力和破坏力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给国际社会和各国带来新的严峻挑战.目前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对策包括技术、法律、思想宣传、公共政策等多个方面.其中的法律对策至少应有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预防与控制法、刑事程序法和犯罪法三个部分,预防与控制网络恐怖活动的立法是关于甄别、发现、介入干预和紧急情况下控制网络恐怖活动的相关措施立法,相关犯罪法和程序法由网络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组成.近年来国际社会和各国对打击网络恐怖犯罪的立法都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国际国内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而分析了反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现状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立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包括立足本国国情和反恐局势、借鉴外国先进立法、贯彻国际反恐公约和强调对恐怖活动组织的打击。这些经验有利于保持刑法立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北方法学》2018,(1):81-92
"风险刑法观"的发展根源于风险社会的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全球性的风险将在当前这一时期逐步呈现,其对我国关于恐怖活动犯罪的研究形成了"倒逼"式拷问。近几年来我国境内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又因民族多样、国境线绵长、相邻国家繁多等特点,致使我国的恐怖活动犯罪较之于西方国家更加复杂。同时,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主体、地域范围、犯罪手段、犯罪对象以及犯罪动机等方面都演变出了新的特征,这就导致我国反恐立法和策略不能及时转变,极易出现漏洞。《刑法修正案(九)》与《反恐怖主义法》的相继出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漏洞与不足,且都对恐怖活动犯罪采取了"严厉惩治"的态度。然而当前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防控策略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当从界定相关模糊概念、改善恐怖组织和人员认定机制、注重从源头化解涉恐矛盾、积极打击"毒恐合流"犯罪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晚近以来,国际反恐公约以及各国反恐刑事立法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范围方面呈现出三个重要的趋势:一是由实行犯扩大到非实行犯;二是从作为犯扩大到不作为犯;三是从实害犯扩大到危险犯。在《刑法修正案(九)》通过之前,与国外反恐刑事立法相比,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专门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名屈指可数,恐怖活动犯罪的法网不够严密,对涉及恐怖活动犯罪行为的罪名和法定刑设置存在疏漏。《刑法修正案(九)》贯彻了“严密防范”的反恐刑事政策,这具体表现为刑事法网的严密化。《刑法修正案(九)》也坚持对恐怖活动犯罪采取“严厉惩治”的态度,这具体表现为对恐怖活动犯罪配置了财产刑。然而,在此次立法修改中也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过度犯罪化、罪名增设疏漏、刑罚配置不合理等缺陷,因而,对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应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试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我国刑法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规定和有关国际公约对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及恐怖活动的组织犯罪的规定,从刑法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刑法中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以期指导刑事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6.
吴家林 《法制与社会》2013,(33):283-284,290
强奸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世界各国刑法重点打击的犯罪之一,我国也不例外。传统的强奸罪的犯罪主体是男性,犯罪对象只能是女性,但是,随着男性强暴男性、女性强暴男性等情形的不断出现,我国现行刑法236条规定的强奸罪相关规定已明显呈现出滞后性,呈现出打击不力的问题。本文基于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男性强暴男性、女性强暴男性等案件,对刑法强奸罪的主体、对象进行反思,进而提出重构强奸罪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重构的设想,以讨教方家。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及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恐怖组织犯罪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日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国际社会打击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呼声也逐渐高涨。本文在概述了国际社会采取的反恐怖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其刑事立法之后,研究了我国刑法关于反恐怖组织犯罪的规定及其适用  相似文献   

8.
论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义东 《法学》2005,(2):64-71
恐怖主义犯罪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 ,通过暴力或暴力威胁以及其他非暴力手段制造社会恐怖 ,侵害他人生命财产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犯罪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性犯罪 ,其侵害的客体是以国家安全为主的复杂客体 ,这就决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地位。我国刑法中的恐怖活动罪就其性质而言也是政治性犯罪 ,其所侵害的客体也是我国的国家安全 ,因此 ,我国刑法中的恐怖活动罪就是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9.
高杨  鱼敏 《法制与社会》2013,(2):251-252
恐怖主义犯罪是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21世纪高度关注并严加防范和打击的除地方冲突、毒品走私之外的"世界三大罪犯灾难",全球各国强烈谴责恐怖活动的同时,进行反恐立法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本文拟就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国外有关法律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联合国对资助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回顾入手,依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三)>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规定,从刑法理论上分析了资助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及其适用范围,并指出了立法及司法解释应完善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刑事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货币犯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把针对货币的犯罪行为,列入了打击的对象,一些国家的刑法都辟专章专节将货币犯罪来规定。在罪名体系上,国外刑法将伪造、变造货币行为列为货币犯罪的首要打击对象,对变造假币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对取得或交付使用假币的行为有不同的规定形式。国外刑法大多将走私假币作为运输假币或输入、输出假币的行为处理,而我国刑法对走私假币规定为一种走私罪,对危害货币管理行为的主观目的明确予以规定。对伪造货币的预备形态进行惩罚,重视对外币保护,各国刑法对货币犯罪的规定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忠林 《现代法学》2002,24(5):24-31
“制造社会恐怖”是恐怖活动犯罪特有的犯罪目的 ,正确理解恐怖活动犯罪的这一犯罪目的的内容 ,以及由这一目的决定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罪过结构和客观特征 ,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恐怖活动犯罪 ,正确适用刑法相关规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定义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铭暄  张杰 《法学杂志》2006,27(5):24-27
立足于刑法的角度,当前迫切需要对恐怖活动犯罪作出明确的定义.恐怖活动犯罪是恐怖主义在刑法领域的体现.对恐怖活动犯罪可以从目的、对象、手段、主体四个方面进行定义.恐怖活动犯罪应当主观上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目的,客观上采取足以引起社会恐慌的手段侵害不特定对象或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对象,恐怖活动犯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又可以是单位,但不能是国家.  相似文献   

14.
康海军 《法学杂志》2012,33(6):166-169
我国虽然在《刑法修正案(三)》中增补了有关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名,也相应加重了其法定刑,但是,我国还没有专门就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作出规定。在反恐实践中,面临着采取反恐特别措施无法律依据、随意性大、取证难、审讯难等许多法律难题,而我国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却日益突出。因此,我国有必要抓紧对此作出相应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再次猖獗,惩治恐怖活动的立法也日臻完善。恐怖活动往往以航空器作为目标,产生巨大的危害和影响。为了惩罚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各国也在国内刑法中加强对此类恐怖活动惩罚的力度。我国刑法也同样规定了大批惩罚危害航空安全犯罪行为的条文,对惩罚此类恐怖活动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国内刑法学界对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航空器性质的理解,存在较为普遍的误解,影响了我国刑法的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6.
大量增加金融犯罪新罪名是修订刑法的一大成果,对规范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有重要意义,但也给刑事司法和理论研究带来了许多难题。如金融犯罪的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客体等也都存在争议,由此引发的争论将繁荣我国的刑法理论研究,也将为刑事司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7.
洗钱罪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我国刑法第191条和《刑法修正案》(三)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也将其作为重点打击的锋芒所向。但是,关于“洗钱罪”的诸多问题,比如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犯罪对象、明知的内容和程度等等,在我国理论界均争议较大,可谓众说纷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有关洗钱罪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有必要加以厘清。一、“上游犯罪”范围的界定准确把握洗钱罪,首先应把“上游犯罪”的范围界定清楚。综观各国关于洗钱罪的立法,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的界定,大致有四种做法:一是将“上游犯罪”的范围限制为毒品犯罪。如1994…  相似文献   

18.
恐怖活动古已有之,恐怖活动犯罪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防范,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年9月28日通过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1373号决议,呼吁各国在防止和制止恐怖主义行为方面进行紧急合作,并对联合国各成员国的刑事立法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反恐怖活动的刑法立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活动将是 2 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国际刑法以及许多国家的国内刑法均规定了旨在惩治恐怖活动的犯罪 ,包括 :组织、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 ,实施恐怖活动的犯罪。恐怖活动有其基本特征 :目的通常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性 ;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重要人士或者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行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暴力性 ;主体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尽管我国刑法规定了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罪、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等 ,不过鉴于恐怖活动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犯罪的新型犯罪 ,因此还需要在法律上对恐怖活动组织予以明确化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恐怖活动罪 ,将恐怖活动的罪与刑特定化。恐怖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的行为 ,但是这并不排除恐怖活动分子以个人犯罪的身份受刑罚处罚。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恐怖活动是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的综合形式的恐怖活动类型,包括四类行为,在我国比较严重的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活动相关非法信息,它是暴力恐怖活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犯罪立法缺少宣扬恐怖主义思想、煽动暴力恐怖活动罪,设立该罪为我国反恐斗争所必需,也与国际反恐立法趋势一致.设该罪应从反恐怖主义综合立法和刑法两方面进行构建,在《反恐怖主义法》和《刑法修正案(九)》中做适当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