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电子传输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决定了跨国知识产权纠纷较之传统民商事纠纷更具复杂性.不断涌现的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给各国法院管辖与判决执行提出新的挑战,急切需要理论与实务界作出思考与回答.一度雄心勃勃的海牙<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计划终因各法域制度背景与文化差异过大而不得已在内容上做明显消减.美国法学会通过专门的<知识产权:跨国纠纷管辖权、法律选择及法院判决原则>提出了知识产权管辖与法律适用诸原则,受到各国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知识产权国际私法保护规则虽然逐渐冲出知识产权地域性的束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仍无法适应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合理有效地解决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美国法律协会结合知识产权国际私法保护规则和有关司法实践的最新发展制定了对各国司法实践具有示范意义的审理跨国知识产权案件的指导原则——《知识产权:跨国纠纷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判决原则》。该原则吸收了成熟的知识产权立法经验和已为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所确认的国际私法规则,对解决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涉及的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给予了关注。我国的涉外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而美国法律协会制订的这一具有示范意义的文件,对我国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阮开欣 《清华法学》2023,(2):162-178
严格地域性管辖的推翻为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管辖权冲突提供了条件。当前,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管辖权冲突主要显见于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的法院在近年来的一些案件中签发了禁诉令。鉴于“超地域管辖”所导致的管辖权冲突,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管辖权方面应当存在地域限制规则,即一国法院可以基于特别管辖审理与利用知识产品相关的诉讼,此时所管辖的诉讼标的应当限于本国知识产权的相关事项或在本国实施的行为。地域限制规则旨在确保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具有合理的管辖连接点,防止过多国家的法院对于同一知识产权纠纷行使管辖权,从而维护跨国知识产权交易的安定秩序。鉴于“异判现象”的存在,地域限制规则的缺失会滋长当事人的择地行诉,甚至进而形成各国司法管辖的逐底竞争。鉴于地域限制规则的正当性及其在各个国际权威示范法中的共识,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应当遵循地域限制规则。针对外国法院的“超地域管辖”及其禁诉令,我国司法实践可以在符合地域限制规则的前提下采取禁诉令和反禁诉令予以反制。  相似文献   

4.
论跨国污染损害索赔诉讼的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国污染损害索赔诉讼首先涉及到管辖权问题,即哪国法院拥有管辖权.针对在某国领土和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害,污染事故发生地国法院、损害发生地国法院、被告的惯常居所地或主要营业地国法院都可能对索赔诉讼享有管辖权.如果发生了管辅权的冲突,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协议管辖;最密切联系原则;一事不再理;受害者自己选择.  相似文献   

5.
“跨国”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管辖与法律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体制的发展与扩张,以及资讯技术与物质条件的发达、国际人员流动的日趋活跃,知识产权在现代国际社会经济生活中异军突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这也为大量跨越法域侵犯知识产权案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其审判管辖和法律适用,作为知识产权国际司法保护的基本问题,已经引起司法界和学界的关注,并进行了有一定的成效的探索。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知识产权国际司法保护的需要。本文在此作一偿试,以求抛砖引玉。一、现有理论观点与实践做法述评跨国审判管辖又称跨国诉讼管辖是司法管辖权Z一种。它是指一国法院…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决定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作为知识产权弱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以中美地板案为例,可以看到,中外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认为要解决目前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和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鹏 《知识产权》2024,(1):106-126
各国在处理跨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域外法律适用问题时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单向域外适用模式与双向域外适用模式。前者更多地是将知识产权视为一种政策性的特权,在处理域外侵权行为时往往不会发生外国的知识产权法被本国法院所适用的情况,但会出现本国知识产权法适用于发生在域外行为的情形;后者更多地是将知识产权视为一种民事权利,对于发生在域外的行为,本国法院既可能适用本国知识产权法律,也可能适用外国知识产权法律,是否发生外国法律的适用取决于一国立法对较为中立的连接点的界定。我国在立法上采取了以“被请求保护地”为连接点的双向域外适用模式,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并不进行法律选择而是径行适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这将导致在司法上采取了将中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于域外行为的单向域外适用模式。我国应在跨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域外法律适用问题上回归双向域外适用模式,并在具体纠纷裁判中丰富和明确“被请求保护地”的含义,同时设置“无所不在”侵权行为的特殊法律适用规则,限制当事人共同选择适用法的范围以及确定公共秩序在准据法选择中的适用,以实现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挑选法院具有破坏判决结果公正性等弊端。博弈论分析表明,如果原被告各自掌握一个双边的策略机会(参与选择或法院选择),那么一方的投机行为程度及由此导致的额外损失就有可能降至最低。美国从知识产权民商事纠纷管辖与判决的国际协调方面提出了解决“挑选法院”问题的办法,对我国规制“挑选法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间调解的程序要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兵 《中国司法》2004,2(1):55-57
民间调解与诉讼有一种互动关系。民间调解是以强大的司法权威作为后盾的,司法裁判如果不能依法断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使债务人可能通过诉讼得到甜头,债务人对在法院外解决纠纷将失去兴趣,法院外纠纷解决机制难有存身之所。法院如果严格依法办事,会使民间对于纠纷如何解决有一个合理的预期。这种合理的预期相应地会成为法院外纠纷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的冲突法制度奠基于萨维尼的冲突法思想基础之上,然而萨维尼未能真正调和冲突法制度与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矛盾,他的由内国法院适用外国法律处理跨国纠纷的思想以及奠基于这一思想的冲突法制度由于其不能提供预见性而无法为跨国民商事法律秩序的构建提供帮助,具有重大的理论缺陷。任何形式的此种秩序的建立最终离不开主权国家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是我国民事法律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我国民法学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从近几年我国各级法院所收案件类型来看,知识产权纠纷呈现上升的趋势。然而,对于我们各级法院干部来讲,知识产权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因此,认真学好知识产权这一编,正确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特点,基本掌握知识产权的内容(范围),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个案中对域外注册商标能否保护的法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已进入高科技信息的时代 ,侵犯知识产权的商标权的行为也形态日益复杂隐蔽 ,按传统的知识产权管辖制度 ,各国法院一般拒绝受理外国 (地区 )知识产权纠纷 ,并拒绝外国知识产权法律的适用 ,这种传统制度已不能适应目前知识产权涉外保护的新形势。因此 ,应当变革传统观念和制度 ,扩大法院在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13.
法院及法院外的纠纷解决方式唇齿相依。法院外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强大的司法权威为后盾,法院一旦失守,法院外的纠纷解决方式就如同失去父母的孤儿,无依无靠。法院外的纠纷解决方式则可为法院减轻大量的案件负担,使法院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提高裁判的品质。如果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失灵,出现"一口唾沫打到两级法院,一堆垃圾打了两年官司",法院势将淹没于诉讼的海洋。法院应牢牢掌握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跨国界污染已日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防止或终止跨国界污染,特别是突发性的严重跨国界污染事件,或使所受到的污染损害得到赔偿,污染受害人往往需要向有关国家的法院提起诉讼,以期获得保护自己利益的判决。在受理跨国界污染案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管辖权的确定问题。只有确定一国法院对所提起的诉讼具有管辖权,该国法院才有权受理此案。否则是无权受理的,所作的判决也不会得到有关国家的承认和执行。另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法院在受理同一案件时,会援引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蒙牛乳业公司与河南安阳白公主乳业公司(以下简称"白乳业")的商标纠纷是中国知识产权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案件.随着内蒙古高级法院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公布,在中国诞生了首例法院认定的未注册驰名商标.这一判决虽然在相关产业界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中国知识产权界却赢得一片叫好之声1.笔者从事商标代理多年,对本案的两审法院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中有一些思考,愿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谢玲 《中国审判》2020,(6):86-89
自2014年12月28日揭牌成立至2020年2月底,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了398起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其中,一审案件389起,二审案件9起。同期,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审结了378起此类案件。其中,一审审结案件369起,二审审结案件9起。笔者通过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案件的特点、判赔情况、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7.
王承志 《法学评论》2012,(1):133-139
知识产权因其具有严格的地域性而区别于其他民商事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时不考虑其法律适用问题,是存在于我国涉外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普遍现象。其根源在于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错误理解和对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不当认识,以及忽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涉外"属性。借鉴美国、日本司法实践的发展,人民法院应该树立正确的礼让司法理念,正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涉外"本质;同时努力提高涉外司法水平,规范法律适用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纠纷由于其客体——智力性创造成果无形的本质,导致了该类案件具有审理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侵权隐蔽性强、证据不易收集等不同于其他一般民商事案件的特点。因此,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如何根据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适用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据规则的司法解释显得尤为重要。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本刊编辑部与省法院民三庭共同策划了“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这一专题。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法官积极响应这次策划并针对审判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撰写了…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较早便开始对知识产权案件进行专业化审判的国家,发展至今,历经多次改革,已然是现今世界上知识产权审判体系较成熟的国家。其中,设置在高等法院大法官庭下的专利法庭和知识产权企业法庭是英国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具有全国管辖权的知识产权法庭,负责审理大部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的初审案件。此外,尚在筹建中的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被指定人"、著作权审裁处以及替代解决纠纷机制,也都是英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在这样一个改革试点的契机下,分析和借鉴英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发展轨迹和成功经验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07,(5):59-59
法官: 我与王军签订了一份合伙协议,在我们当地经营业务。我知道王军的伯父是当地法院某法庭的庭长,我想如果我们之间发生纠纷在当地法院解决会对我不利,我和王军商量如果发生纠纷向相邻的甲市法院起诉,王军为打消我的疑虑,表示同意。我们就签订了补充协议,作出了约定。我们这样约定可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