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的台湾经济是严重萧条的一年,现在新的一年已开始,今年台湾的经济形势又将会怎样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今年岛内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这个背景是:去年“三合一”选举的结果是“蓝营狂胜,绿营惨败”;阿扁遭受重挫,“跛脚”已成事实;蓝营和绿营内部都处于整合之中;连、宋访问大陆的后续效应势必继续扩大;美国希望两岸关系稳定。在上述大背景下,笔者以为岛内经济和去年相比,在整体上虽会有起色,但起色很有限。岛内经济会比去年好些台湾是个小小的海岛,其经济受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影响很大。据有关方面预测:2006年的国际油价涨势可能趋缓…  相似文献   

2.
何柳 《人民论坛》2014,(12):143-145
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电子产业周期的回升使台湾的经济增长在2005年上半年有所疲软之后于2005年后期转向上升。2005年上半年电子产品出口疲软抑制了台湾的民间资本投资,但民间消费仍继续有所扩大,物价上涨率上升;台湾政府当局上调了贴现利率,其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抑制物价的上涨。2006年电子产业周期预计将会继续回升,这将有助于促进台湾的出口、资本投资与经济的增长,但2006年台湾经济的增长幅度可能不会太大。2005年的经济成绩由于全球电子产品需求的周期性变动的影响,200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与前一年同期比)有所下降,但第三季度有所回升,第…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台湾经济形势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世纪初年 ,台湾经济出现近 5 0年来罕见的衰退 ,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恶化 ,创下战后最低记录。台湾经济陷入谷底的原因 ,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台湾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外 ,岛内投资环境恶化以及两岸关系前景不明等也是重要因素。未来台湾经济将从中增长时期进入低增长时期 ,如果台湾无法充分运用祖国大陆的资源与优势 ,甚至可能出现“L”型增长趋势 ,即由“长盛期”转入“长衰期”。  相似文献   

6.
2010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环境下,涉台外交形势整体保持稳定良好,国际社会普遍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包括主要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依据一个中国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处理与台湾关系。台湾当局继续采取相对务实的态度开展对外活动,寻求提升对外实质关系,扩大参与国际多边领域相关活动,台湾对外活动环境更趋宽松。两岸在台湾扩大国际参与以及处理涉外偶发事件等方面保持沟通与协商,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与内部需求持续萎缩下,台湾经济形势恶化,外贸出口衰退,投资不足,消费不旺,经济增长下滑。经济改革推进艰难,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收效不大。2013年,尽管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从去年底以来内外经济形势与趋势观察,外部经济环境总体上有所好转,内部投资与消费会有所改善,台湾经济有望呈现恢复性的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晁珊珊 《小康》2013,(6):52-55
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不但能获得技术研发和市场信息上的好处,还能够利用台湾厚实的产业基础与自由的国际化环境,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梦想。大陆的改革开放,加上台商近三十年在大陆的投资,使大陆和台湾已经建立起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台商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大陆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如今两岸关系和缓,也正是两岸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转型之际抓住机会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台湾最新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台湾工商界人士对岛内政治安定与社会治安表示悲观,54%以上的受访者对台湾投资环境不满意,60%的表示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994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77%的受访者看好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经济分析家认为,由于李登辉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引起两岸关系紧张,但台商投资内地的热情不减,主要是因为岛内投资环境日益恶化,而大陆鼓励台胞在内地投资的政策没有变。  相似文献   

10.
鄢磊 《台声》2001,(5):20-20
日前,据有关调查显示, 68%的台湾上市、上柜公司不满意当前岛内经济环境,对于新当局各项主要经济决策不满意度都在 50%以上,其中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最令企业界失望,比例高达 73%。改善岛内投资环境和修改“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是台湾企业界最强烈的呼声。   事实上,台湾 90%以上的成年人都是股民。原来就有不少台湾股民经由香港投资大陆股市。特别是去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不景气,两岸关系紧张,民众信心日益丧失,台湾股市连连下跌。虽然台湾当局动用“国安基金”及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护盘,但仍无…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台湾经济的态势分析与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民进党上台执政四年中台湾经济态势最好的一年,以当年价格计算,可达到中速经济增长。但是,这是台湾千万个企业家几十年来不断耕耘、不断改善、向上提升的结果,而不是台湾当局的政绩。当前,台湾经济仍然存在不少隐忧:政治动荡不已、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偏高不易解决、股市房产市场仍然不振、外来投资仍然负增长和民众信心不足等等。这必然影响2005年的经济发展,发展速度将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几乎是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同步的,以此为开端,这种传统文化热徐徐升温,直至今日形成一种波澜壮阔之势。这其中有三个特征值得注意:基于填补精神空洞及化解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压力等共同原因,这次传统文化热是官方、学界和民间三方合力推动的;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我们常常批判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造成一种简单的文化观;市场社会道德状况的恶化使得这次传统文化热具有强烈的道德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在已有的各种台湾文学史叙述中 ,浪漫主义的缺席引起一些敏感的学者的思考 ,或分析其原因或搜索其踪迹。本文认为从《文学杂志》到《现代文学》 ,台湾学院派文学对浪漫主义的看法有明显的改变 :从驱逐浪漫到浪漫的回归。在 6 0年代台湾文学场域里 ,《现代文学》杂志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具有青年次文化运动的特征 ,必然表现出一种青年知识群体特有的浪漫心性 ,一种冲破时代压抑的生命激情。因此 ,台湾现代主义思潮隐含着浪漫主义的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14.
李军红 《青年论坛》2007,(1):124-12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以对思想意识性的注重、对社会整体性和社会分析性的追求、对质朴的民族化风格的探究,形成了其基本美学特征,创构了自己独特的现实———理性景观。其美学价值对后来的中国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在有限的粮食产量不能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情况下,我国发生了四次粮食波动。深入探讨四次粮食波动的情况及其原因,对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兴明 《思想战线》2004,30(1):72-76
中国传统茶楼是农耕时代市镇生活的有机化空间,它承载了传统生活之养生、休闲和"江湖站点"的文化功能。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它在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爆炸"中裂变为时空分裂的空间碎片,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空间特征,承载了后现代大都市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功能;并且,作为地方性空间,它在此裂变中实现了向后现代超空间的进入和膨胀。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今天, "一校两院"在这里举行2007年秋季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前来学习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向"一校两院"全体教职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一、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8.
<流浪汉>是威廉·肯尼迪的代表作,该书于1983年出版,获1984年的普利策奖和全国书评界奖.这部小说拥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带有魔幻色彩的描述,展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真实画面.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 今天,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大连行政学院、大连社会主义学院在这里隆重举行2002年秋季开学典礼,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这期学习的领导干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工作在"一校两院"教学、科研一线的教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上海和台湾都出现了一些进行新感觉书写的作家,这些作家在文本中做过相似的语言实验和叙事实验,倾向于精神分析的人性解剖和交感式的感觉描写,他们的文学实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与各自的文化场域中殖民话语和类型化文本进行文字搏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