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腾 《学理论》2010,(19):50-50
道德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道德素质的高低对领导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探究道德的含义和领导应当具备的道德水平,以及提高道德水平的方法来探究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使领导的道德素质真正被重视。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4)
就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素质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在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素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素质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刘畅  王晶晶  田小涔 《学理论》2010,(16):39-39
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考察问题是领导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内容,考察方法运用得当与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现有的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考察方法的不足出发,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考察方法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优化社会道德环境 提高国民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道德素质的优劣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表现,同时又受到道德环境的制约,优化社会的道德环境是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可通过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善社会的道德环境;通过树立高尚的先进的道德主体榜样来营造主流的道德环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为道德环境的优化创造条件,以此来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之道,是指管理者用道德的感召力治理社会,通过道德教育来约束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治国方式。以德治国的主体是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道德的感召力。实现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吏。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根本在党。  相似文献   

6.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道德素质状况、水平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尤其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素质不仅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也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谐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关键,构建和谐的社会市场经济同样离不开人的道德素质的协调与制约。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公民的道德素质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基本素质,公民形象影响国家形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对文化强国形象的树立、国家形象的自我完善与修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定位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宣传道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营造一个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塑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国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形象地说,面对来自各国、各地7000万人次的贵宾和游客,2010年的世博会是我们,上海市民的道德“考场”,是测试我们上海市民道德素质的社会大考场。  相似文献   

10.
素质,是个综合概念,它泛指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及行为质量。道德素质的本源是伦理观念。道德素质,就是一个人对伦理准则的认识和行为。道德素质这个总的概念是由个体道德和社会公德这两个基本部分构成的。 个体道德也可叫作主观道德,主要指个人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如自谦、自律、自省、自觉、自尊、自爱、自强等意识,这些意识是伦理观念的纵向发展。社会公德也可叫作客观道德,主要指进行人际交往时所应持有的一些美好的品德,如诚实、正直、刚强、团结、高尚、文雅、守信等作风,这些行为则是伦理观念的横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道德习惯是指后天逐渐养成的与道德行为方式有关的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道德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道德习惯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道德体验是领导干部道德习惯养成的情感诱因,道德强化是领导干部道德习惯养成的外部导向,道德自律是领导干部道德习惯养成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2.
曾令琼 《学理论》2015,(5):243-244
公务员道德素质高低是社会公众价值观念聚焦的中心,对其道德素质有着更为特殊和严格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增强公务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自律,使其达到"慎独"的境界;加强公务员立法和道德素质制度化建设;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转变自身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消除宗法思想,推动社会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变,是新时期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岳阳市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了“崇尚真善美、建设道德城市”的活动,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建立道德讲堂400多所,收到良好教育效果。今年岳阳市瞄准四个目标,实现道德讲堂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把道德讲堂打造成传递道德正能量,提高市民道德素质的有效平台,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尤为引人注目,其在全社会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使人们强烈要求极大地改善和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 一、现实表明:官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调查结果显示:严重的问题的确在于教育干部。1995年年底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就北京市民社会心态,其中包括北京市民对政府官员的评价问题作了抽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对“我为政府官员的品德而感到自  相似文献   

15.
一是领导干部道德评价的依据。要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做出正确评价,就必须科学确定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人们通常是从领导干部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两个方面来对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道德既有作为"好官"的职业道德维度,又有作为"好人"的个人道德维度。领导干部的社会身份和职业特征,特别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赋予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之外鲜明的个人道德特征。领导干部存在职业性"经济人"与角色性"社会人"之间的价值冲突,组织结构中职位规则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的价值冲突。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统一,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升个人道德自觉,强化对领导干部道德的社会评价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而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要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当前社会形势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面临困境,大学生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如何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和提升途径,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6)
中兴名臣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堪称当今时代的道德楷模,通过曾国藩千封家书中的修身养性、教子持家、交友与处世等来约束自身言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传统文化重新构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让青年群体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用精神信仰来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以此提高青年人的道德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长期以来缺乏载体和可操作的内容,“八荣八耻的提出找到了一条深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途径。领导干部的荣辱观是受人生观和道德观影响的关于荣誉和耻辱的总的看法。荣誉是指社会给予领导行为的肯定和赞扬,也是领导干部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和社会评价的关心。耻辱是荣誉的反面,争取荣誉避免耻辱是领导干部的共同愿望。但由于领导干部荣辱观的不同,对荣誉与耻辱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以荣为耻、以耻为荣的现象并不少见。领导干部的动机和行为受荣辱观的影响很大,正确的荣辱观引导领导干部做高尚的人,错误的荣…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发展战略,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种新形势既对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观、价值观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有效地规范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和行为,不仅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大课题,更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