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命题。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卓越的贡献:重新确立和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理性路径;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机制;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民族精神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内在的深层的文化,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挖掘少数民族精神文化资源,才能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邓小平的忧国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积淀;邓小平的忧民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民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邓小平的忧党意识为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富含深刻的哲学寓意,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内蕴,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研究分析问题的典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中国梦提出的客观必然性、中国梦独特的核心内涵、实现中国梦需要的精神支撑和主体力量,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的基础上,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凝聚和寄托了凡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如何构建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多重思考.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组织保障;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更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中国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把握好中国梦是人民梦这一本质属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裴聚斌 《实践》2013,(10):41-42
什么是中国梦呢?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个人敢做梦,国家能圆梦,让人民感受变迁、触摸幸福、实现理想,中国梦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就中国梦的主体来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同时也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和"世界的梦",它们形成中国梦的三个范畴,构成内在的有机统一。民族的梦,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实现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着眼于未来,“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在当下,“中国梦”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实现“小康梦”。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共...  相似文献   

9.
杨会春 《学习导报》2013,(11):34-3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必须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世代夙愿,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实现中国梦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人在找回大国自信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梦想,更是作为个体的中国公民,希望凭借自身的勤劳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单纯梦想.中国梦的内涵不断发展演进,被赋予多样化的解读,梳理和归纳中国梦的发展动态及相关问题,有助于深化各界对中国梦实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31”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而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和任务,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也是鼓舞亿万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地加以理解和认识,并全面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系列重要的条件。最根本的.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提出的著名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强调应调动社会历史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应该调动其中一切的积极因素。历史合力论中的经济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主体意志的突出作用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分别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条件、主观条件和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后来者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分析和研究邓小平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重要贡献和方法原则等,对当前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大政治论断,同时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判断。新时代同“国家与民族”“人民”“世界”与“个人”的四重关系维度内蕴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首先,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国梦的实现是从现实性指向可能性的超越过程,蕴含了一种和现实的必然性共存的可能性;其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是对历史唯物主义需要观的新诠释;第三,新时代是基于“利益相关、命运相连”的世界历史背景下的共赢主义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最后,新时代是奋斗者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代,以实践为原则、劳动为基础的奋斗幸福观为每一位成员提供了价值指引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国际环境的诸多挑战。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体现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革命目的与革命手段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革命理想与革命结果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证实了相对落后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革命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前提,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