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相对于"显政绩"而言,不容易显山露水的"潜政绩",多是反映"地平线"以下的工作,"能见度低"。然而,这恰恰是领导干部该关注的。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着力在创"潜政绩"上下功夫。解决问题是政绩,多做些抓弱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原副省长、大贪官王怀忠是怎样平步青云的呢?他对部属说的一段话,着实让人为之一震."说真的,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你就能上.但关键不是让老百姓看到的政绩,是要领导看到的政绩."这里,王怀忠的"真话",既明明白白地反映了王怀忠的政绩观,又清清楚楚地道出了王怀忠得以平步青云的"秘诀".不是吗?据有关材料记载,"九五"期间王怀忠在阜阳当政,年均GDP实际增长4.7%,但上报数字竟高达22%,被评为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3.
正下乡调研,闻听群众对该地一位离任多年的镇党委书记念念不忘,原因在于当年那位书记带领下整治的荒山和修建的水利设施,如今已成为当地全面奔小康的引擎。群众把这些事情称为"看不见的政绩",并赞口不绝,觉得这样的政绩才是老百姓最欢迎最需要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者,没有不追求政绩的,这是领导职务对其执政的内在要求。但是,如何追求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却大有不同。"看不见的政绩",不显山、不露水、周期长、见效慢,短期内不  相似文献   

4.
"政绩"与"污染"的不正常联姻,已是老生常谈. 长期以来,政绩考核指标和官员晋升机制依然在围绕GDP打转,一些所谓的"明星企业"虽然污染风险重重,却能为地方创造可观的利税,支撑起政绩的"颜面",这就必然诱发以环境代价换取显性政绩、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仕途的本能冲动.而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大开"绿色通道",对公众举报充耳不闻,乃至以"企业宁静期"、"挂牌保护"之类"土政策"阻挠环保执法,也就不足为奇. 前不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将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写入其中,迈出了以立法形式扭转传统政绩观、塑造绿色政绩观的可贵一步,当为之击掌叫好.  相似文献   

5.
强化"四个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用历史责任感引领个人发展"的理念,用高含金量的政绩铺设进步之路 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具体来讲,个人的发展观决定着政绩观,也就是说一个人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谋取什么样的政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都在为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而努力.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同志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搞急功近利,不少工作开始热热闹闹,只要经验被上级转发,或被媒体宣传,就寿终正寝,留下不少"半截子工程".甚至出现"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现象.这其中不排除有上级的原因,但主要是自身的责任,必须坚决克服.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现实中有不少"文件干部",其沉湎于"文山会海",整天"纸来纸去",习惯于把文件发放当成工作推动、以文件写作拔高工作成绩、用文件工作掩盖缺乏担当。"文件干部"追求"文件政绩",导致"政府空转",造成"改革稀释",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治理和减少"文件干部",需要用理想信念去淬炼干部,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干部,以科学机制来考评干部。  相似文献   

7.
付金柱 《长白学刊》2011,(1):133-136
1922年孙中山北伐中途受阻,迫不得已"潜师回粤",事后孙中山认为其原因在于陈炯明从中阻遏,后世史家亦多从此说.实际上,就当时北伐的即刻历史情境而言,无论是北伐的南北联盟,还是北伐的饷械准备,以及湖南各界反对北伐假道湘省,都未取得有利的情势,此皆为孙中山北伐爱阻"潜师回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4,(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工业固体废物的解释如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渣滓、粉尘、及其他废物,可以分为"一般工业废物"和"工业有害固体废物"。我们发现对政治危害较大的是"工业有害固体废物",有五类,包括:1.有毒类,迷惑上级领导,跑官买官2.易燃类,用政绩工程大量烧钱,拖垮地方经济3.腐蚀类,收受贿赂,中饱私囊,出卖权力4.传播疾病类,污染政坛,让官员集体下水5.核废料,使广大百姓对政府集体丧失信心"一把手"腐败具有上述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所有特点,可谓"五毒俱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论语>、<中庸>、<荀子>为基本文献考察孔子、荀子的政治思想,认为二者的政治思想中有一个中心范畴,即"礼",而"礼"在理想层面能够造就一种和谐的政治秩序.但孔子、荀子的达致和谐之法有所不同,前者注重个体修身,后者注重制度规范,但从根本而言,两种路径都是"人治",即都主张以为政者为原点推动理想政治秩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坚持求真务实的一大障碍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作假惯性".其表现是,说假话,报假材料,欺上瞒下,成了许多干部久治不愈的顽症,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长期以来只是把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挂在口头上,但在行动上却违背求真务实,大搞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时至今日,这种言行不一,与党的思想路线要求以及中央领导求真务实的三令五申相背离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屡禁不止,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1.
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然而,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必须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评价政绩体系,并宜从以下三种观点来看待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还应按照德、能、勤、绩、廉, 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核;用  相似文献   

12.
政绩与民心     
政绩是什么?政绩是为国家、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政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应该是"面子工程";政绩应该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应该是走过场的应景文章;政绩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应该是既扰民又劳而无功的……因而为政者真正创造了政绩,是最得民心的事:其大者载诸史册,其次者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1,(17)
近日,在北京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的考试中,一道《论"政绩靠炒"》的考题让400多名考生感慨不已。这个话题经过媒体报道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所谓"炒",在这里就是"夸大、拔高、不实"的意思。政绩原本是个褒义词,可因为与"炒"做了搭档,便成了不受欢迎的词语,这也许就是近墨者黑吧。那么,为什么政绩要靠"炒"呢?也许我们该从近些年愈来愈多的"数字出官,  相似文献   

14.
当政者凭政绩用人,古已有之。据《史记》记载,尧在位时,曾有过"十日并出"的严重旱灾,还发生了罕见的水灾,老百姓十分焦急。尧为了战胜洪水,派鲧去治理水患,但"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就治了他的罪。到舜受位于尧时,又派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相似文献   

15.
"3·15"随想     
"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多年来都会在这一天开展各种各样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比如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一如"春晚",老百姓是不会轻易放过不看的.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他"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①思想学术中颇多看似偏激却能够发人深省之处.②如谭嗣同提出迥异于正统观念的"黜俭崇奢"说.一方面辨正"奢俭"名实,批判"崇俭"的谬误;一方面论证"崇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一"破"一"立",识见非凡,令人耳目一新.本文试就谭嗣同"黜俭崇奢"思想的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常见媒体报道:各地不断出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牛皮工程"、违反持续发展原则的"环境污染工程"、"重复建设工程"、从竣工那一天就开始亏损的"赔本工程"等等.究其原因,大多由于在立项之时,某个长官好大喜功,互相攀比,盲目决策所致.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远视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锡南 《思想战线》2005,31(1):125-129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远视症",即关注西方、忽视东方,从而造成学术生态失衡,继而影响比较文学研究走向深入.要根治这一顽症,必需肃清这种不健康的"短视"心态,走向东方,认识东方.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楼市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它是否存在泡沫,有多大的泡沫,而在于它已经形成一种定型化的社会剥夺机制.这是一种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富裕群体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剥夺,甚至也包含着上代人对下代人的剥夺、原住民对新移民的剥夺.要解决中国的城市住房问题.必须进行"二次房改",而实行"市场化福利"则是"二次房改"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白宫"总统通信办公室",有人将之比作白宫的"信访办",其职能是"帮助总统与人民保持顺畅沟通,代表总统处理所有信件". 从相关报道描述其"信访办主任""地位不高,但责任很大"的用语来看,这个"信访办"在白宫的"级别"并不高,但是,它在处理普通百姓来信的方式上却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可爱"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报忧不报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