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孙琪  冯梦影 《学理论》2014,(33):285-287
高校主体性创业教育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培育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敢为性等主体特征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创业教育,从主体性创业教育的理念、目标体系、教育方法、实践选择四个方面探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转型是指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形态转变和发展状态.考察这种历史转型,主要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特征两大方面展开,前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要素的特征,后者包括指导思想、教育内容特征、方式方法特征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媒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最大的是现代传媒类型中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现代传媒具有多元化、信息海量性、便捷性、交互性强、影响深远等特点,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特点和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指由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的客观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的生成性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和价值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价值取向、目标、主体观和方法的现代转换,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逐步过渡,不断践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缘起考察,它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和国家、社会政治个体化的需要。由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社会的"历史积淀性""时代蕴含性"等特征,使社会不但具有社会政治个体化的需要,而且还自然而然地充当着满足个体政治社会化需要的"供给者"。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供需关系"的疏离甚至脱节,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一现状必然要求从"新供给"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课题。从心理学视角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要素之间关系,期待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引入可以更好地达成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卢岚 《理论与改革》2014,(3):134-139
社会变迁必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包括作为文化领域中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变革框架为三维动态体系:一是从历时性维度上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性变革的持续性特征;二是在共时性维度上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历时性问题共时性承受所呈现的断裂性特征,以及在时空维度中研究其持续性与断裂性并存的双重特征;三是在以价值维度上研究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的两股力量(意识形态之应然力量与社会结构之实然力量)的双重变奏,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性走向双重性的转换,从而在价值维度上实现持续性与断裂性的统一,形成逻辑自洽、学理相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视角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在面临新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话语内容、话语交往、话语语境的困境也愈发明显。因此,通过审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境遇,创新话语路径发展研究,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的建设、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玲玲  刘江波 《学理论》2013,(2):250-251
军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具体包括: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士兵为本"的思想理念;培养士兵的自我教育能力;隐性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军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潜隐性、超时空性、渗透性、自主性和持久性。研究军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对进一步做好士兵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能否实现良性的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沟通障碍本质上都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各要素之间缺乏契合性。契合是共生的前提,共生是契合的发展。构建以契合与共生为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的现代转型,要把握时代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的能动性;要贴近学生需求,增强沟通内容的适切性和发展性;要拓展沟通渠道,增强沟通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构建开放课堂,增强沟通环境的民主性和自由性。  相似文献   

12.
乔树桐 《求知》2006,(4):6-8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指向和特征。这些指向与特征,决定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在新任务、新场域、新形象和新载体四个方面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旧面貌,但也带来了诸如增加了工作复杂性、不可控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优势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将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短信群"、重塑社会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作为主攻方向,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6)
人本思想是我国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从个体的主体性特征出发,切实符合个体的全面发展原则。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最核心元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是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差异和价值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断开放,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然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从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方面加以改善。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所具备的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特点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关注度、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了大学生追求和展示个性愿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如下:转变观念,发挥新媒体作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彦军  张萌 《学理论》2012,(17):279-280
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嬗进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使其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理论灌输,主体间性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方式.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必须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正确处理高校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使社会工作恰当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和其自身缺陷等,也需要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来解决。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策略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助人自助的理念,提倡平等和尊重的理念,深入贯彻服务学生的理念,综合运用个案工作法、团体工作法和社区工作法。  相似文献   

18.
柳春光 《学理论》2014,(6):276-277
网络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这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以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田长友 《学理论》2010,(2):46-47
新时期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自身严格要求做起,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创造新方法,运用现代传媒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参与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的内生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指导思想。社会性参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有效渐进方式,旨在弥补学校单纯作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只身效力的有限性。其价值性体现为: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