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侦讯概念的界定,应抓住其区别特征。结合现行侦讯教材中有关讯问主体、讯问对象、讯问目的与任务等问题,需要批判性地探索侦讯的实质性定义,由此论及侦讯的区别特征以及侦讯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要从现有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廓清侦讯理论迷雾的聚焦点,探索侦讯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规律,寻求编写侦讯教材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
侦讯概念的界定,应该抓住其区别特征。在结合现行侦讯教材中有关讯问主体、讯问对象、讯问目的与任务等问题,批判性地探索了侦讯的实质性定义。由此论及侦讯对策中的策略手段、用证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从现有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廓清侦讯理论迷雾的聚焦点,指出了探索侦讯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规律、编写侦讯教材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3.
侦讯话题论     
侦讯话题是案侦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它们需顺应现代的法律背景,正视侦讯的对策态势,把握话语主动权。寻找和设计侦讯话题,需要充分研究案情,把握嫌疑人心态,寻找其兴趣点和兴奋点。对话中,可试着提起,试探其反应。侦讯话题的类型和运用,有预设性的、意向性的、临机性的、混合性的,应对其进行实战分析。捕捉提起侦讯话题的时机,要切合侦讯语境,适合嫌疑人心境,用证话题的时机更要选择恰当。侦查员要策略地推动侦讯话题,寻找表达方式,有技巧地深入它们。要实现侦讯目标,各类目标都需有相应的话题。侦查员临场驾驭话题的能力,实际上是驾驭侦讯情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侦讯活动的实质是侦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进行的复杂的心理与智力较量。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把握主动权,侦讯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因素。在侦查实践中,案件背景因素、参与讯问活动的侦讯人员、侦讯场所、侦讯气氛、侦讯时间等环境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致其如实交待,但如果利用不好,又易造成其产生拒供心理。所以,侦讯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并有效利用这些因素来提高侦讯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5.
依法侦讯表现在记录上,涉及记录与侦讯其它构成要素的关系、记录内容的作用、各类记录的特点、记录的科技含量等。侦讯记录与侦讯对策构成较为复杂的关系。侦讯记录是联系侦讯系统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6.
论侦讯说服     
侦讯说服在侦讯中具有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讯问过程中。本文侧重阐明了说服在侦讯中的意义,侦讯说服中主方与客方的关系,侦讯说服者应具备的说服素质,侦讯说服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4-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和四川警察学院侦查系共同主办的“中欧警察侦讯技能提升研讨班”,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  相似文献   

8.
侦讯行为,是对侦讯对策的实施,是侦讯活动的具体化具象化。本文在提出侦讯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侦讯非言语交流的行为模式。涉及了侦讯非言语的特点、类别、功用、行为表征、可变因素等,初步勾画了侦讯非言语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9.
侦讯对策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是侦讯活动中的一对内在矛盾,教材中难以避免。在编撰侦讯教材时,需探索静态要素与动态实践的结合,在它们之间找到对接点。侦讯活动中的情境、角色、话题等都可以表现在气氛中,也都可以体现在“侦讯对策论”的活动、法律、对策三大结构要素中。  相似文献   

10.
社会规范对人都有心理压力,法律规范与强制力量同在,心理强制是法律性对话的本性。侦讯对话往往以强制措施为外在的条件,而证据才是其内在强制力的根据。涉案当事人的沉默,并没有使侦讯失去强制性,也没有失去其取证功能。侦讯对涉案当事人心理强制力的大小,在于警方掌握证据的状况;对侦查人员来说,关键在其侦讯对策的运筹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的保障,是正当讯问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侦查讯问与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存在种种现实冲突,应通过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律师在权。限制讯问结果的运用,录音、录像监控,增强相应机关的独立性,以及完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等,解决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的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侦查讯问制度本身的缺陷是造成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对此,必须从制度构建上彻底改变追诉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权利配置的不平衡状态,以保障犯罪嫌疑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检察讯问的定位,是检察院在法律监督活动和公诉活动中从事的讯问活动,主要是侦查监督中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对我国刑事讯问中的法庭讯问、侦查讯问和检察讯问进行比较.检察讯问监督的重点是从侦查到庭审的过渡环节。我国检察讯问具有司法审查、核证补证、顺利公诉、司法救济、辩诉交易等功能。法律监督通过检察讯问可能发现问题,但单靠讯问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可以利用检察讯问之所长,在诉讼过程中发现疑点、阻断错案。  相似文献   

14.
侦查讯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侦查讯问在观念、行为和制度上都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亟待完善。考察借鉴其他国家在侦查讯问制度上的一般做法,我国的侦查讯问除在观念上必须革新外,还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和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制度上则应当构建完整的讯问规则体系和权利保障体系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外警察讯问话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国内警察讯问话语研究主要从侦查学、修辞学、语用学、侦查讯问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国外主要以美国警察讯问改革为线索,从警察讯问话语策略、讯问语言可理解性、讯问话语研究方法、犯罪嫌疑人话语权利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借以理清警察讯问话语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警察讯问话语,尤其是中国警察讯问话语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能够规范侦查讯问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是实践中讯问录音录像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笔录与讯问录音录像不一致、讯问录音录像如何展示、讯问录音录像的规范问题等。因此,在现有的证据规则体系下.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还有待细化。  相似文献   

17.
侦查原则是指侦查主体在侦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文章就现有的侦查原则体系和实践对侦查工作的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侦查穷尽性原则。1.现场勘查工作的穷尽;2.讯问工作的穷尽;3.刑事技术工作的穷尽;4.其他侦查取证工作的穷尽。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侦查行为,讯问所获得的口供在庭审中是重要的证据之一。通过讯问可以很快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查获证据,降低侦查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侦查讯问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侵害犯罪嫌疑人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了刑事诉讼自身的价值要求,阻碍了我国民主法治化的进程。笔者就我国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我国讯问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国外犯罪嫌疑人在讯问阶段享有的权利做了一定总结;最后提出完善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及刑事司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计算机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有:加强和完善计算机的立法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查破案工作,降低犯罪黑数值;强化侦查讯问策略,加大追讯力度;加强侦查协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