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浅议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企业文化的内涵1.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企业和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反映企业的追求、形象和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
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要稳定发展, 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 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中心, 以培育企业精神为突破口发展企业文化, 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的源动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维护职工安全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杰 《中国工运》2011,(12):23-24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供水企业这样的国有企业,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在企业发展中的灵魂作用,是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可靠途径。太原市自来水公司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活动,逐步使公司的文化建设实现了由片断积累向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企业文化。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阐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并就工会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企业文化产生发展的背景。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7.
浅论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既有积极意义亦有消极影响。企业文化对传统文化应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文化熏陶人、培育人、塑造人的目的,陕西国铁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会通过策划具有主题鲜明、活力创新、富有时代张力的活动,推进了职工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要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要注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其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经营管理层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复合体。经营管理层文化和职工文化是互相合作、相互包容、构建和谐、共谋企业发展的关系;它们两者和,则企业兴;它们两者不和,则企业易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不断凝练和吸收经营管理层和职工文化中先进的和积极健康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物业企业F,其基层员工流失问题严重并由此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应从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提升薪酬合理性与公平性、提供充足的职业发展机会与培训等方面,提升物业企业基层员工满意度,从而有效降低流失率.  相似文献   

12.
关键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中坚力量。只有吸引并留住关键性人才,企业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留住企业关键性人才,根本上靠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这就要求企业在注重经营绩效的同时,努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注重管理中的感情投入,科学地进行激励机制设计,并重视关键性人才自身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本细胞,只有班组强,企业才能强。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河北省电力公司坚持以思想认识的提高推动班组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内容上向企业文化、安全生产、队伍素质提升等方面全面拓展;在载体上向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培植思想道德不断延伸;在运行上向形成组织领导、运行管理、监督检查、激励约束等长效机制努力推进。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班组建设模式,探索了全面加强企业班组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化改制后 ,经营状况依然不佳 ,其直接原因在于公司的治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现代公司虽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代理问题 ,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缓解代理问题 ,使得现代公司制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国有企业的产权残缺性使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等有效的缓解代理问题的手段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只有通过股权结构的分散化调整 ,使国有股不占控股地位 ,从而弱化国有产权代表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作用。与此同时 ,这也能充分发挥非国有股权所有者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才能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how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70s a community of workers in Besançon in France reacted to globalization. It deals with the culture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a French province,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how it reacted when ‘its’ factory was taken over by a multinational company. In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how the workers perceived it, 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state. All these aspects will be developed in the sections below with the aim of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strategy of workers’ resistance in the face of a change that affected the community, the sector of production, the region and, ultimately, the working class within the Western societies.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物资供销公司通过制定"公司职工素质工程实施意见",坚持以打造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三支人才队伍"为目标,深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强化组织领导、活动载体、持续动力三大保障,有力推进了职工素质工程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Labor History》2012,53(4):457-475
Trade unionists and labor historians have often denounced company unions for not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 However, new evidence on the day-to-day workings of the company union at the Colorado Fuel & Iron Company, known to history as the Rockefeller Plan, suggests that management made important concessions to their workers because of complaints registered through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Nevertheless, despite these concessions, workers were still unsatisfied by a company union, and tended to drift towards independent trade unions whenever the opportunity arose.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existing histor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women are usually absent. Yet when the British confectionery companies of Cadbury, Fry and Pascall took the bold step to build an entirely new factory in Tasmania in the early 1920s, women workers were important, and mobile, actors. This article draws on business history archives and genealogical material, from both Britain and Australia, to explore how a select group of British women became the ‘pioneers’ of the Cadbury-Fry-Pascall company. It examines why women were key to the formation of an Australian subsidiary, how they influenced, and sometimes challenged, the creation of workplace culture and practic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mode of female labour migration.  相似文献   

19.
新修改的《公司法》在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了股东治理结构的局限性,改变了职工民主权利从属于资本的划分标准,规定了在所有的公司制企业都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明确规定公司的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极大地推进了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的深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