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和烈士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认识交往几十年了.她善良而又坚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文秀于1986年病逝,但我常常不由得回忆往事,一幕一幕历历如在目前.  相似文献   

2.
仰望母亲     
是在仰望一种高度总能让我欢欣鼓舞母亲慈爱的目光亦如满天的星斗她时时注视着我使我温暖幸福仰望母亲仰望母亲灿若星辉的双鬓于是,我心灵的深处总是充满无限的激情这激情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我的生命里流淌它给了我力量、希望还有不懈的追求努力、奋斗仰望母亲仰望母亲@孟凡喜  相似文献   

3.
回家     
回家赵少琳回家回家这是我多年寻求的方向和我心中一直闪耀的光芒岁月沧桑路途坎坷可我总是把家乡珍藏回家回家母亲等待已久母亲倚门而望母亲望眼欲穿母亲的眼睛里含有黄河的亢奋和长江的问候我多想依偎着母亲让母亲的微笑抚平我心灵的创伤和倾听母亲的歌唱回家回家屋檐下...  相似文献   

4.
刘晓霞 《共产党人》2006,(15):55-55
早年母亲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唯一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伴随我有半个世纪了。母亲的高贵品格,是我的精神食粮,看到这本书,如同看到了母亲。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母亲的精神在激励我,使我永往直前,使我看到光明,使我奋斗到今天。这是一本1938年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局出版的由董纯才老先生主编的教育课本《常识》,书中的内容是针对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革命者进行政治、社会、战时科学、人类进化、医学常识教育的通俗课本。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微笑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母亲更是千千万万极其普通的母亲中的一位,然而我深爱我的母亲,也正因为他的普通,我才总想把我对他的情感倾注在笔端。 我的母亲身体瘦弱,可一年四季总是忙忙碌碌的,她很少说话,一切都用行动来表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感情极少外露,就连她高兴时的笑也是很浅很淡的。 我记忆中母亲的第一次微笑,是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党课》2010,(10):88-88
许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总是爱惊奇地窥伺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张悔过书,你只要在上面签上杨汉秀三个字,你就自由了。”重庆解放前夕,国民政府重庆市市长杨森对共产党员、自己的侄女说,只要愿意签名,下午就可带着孩子飞往香港。“愿意为共产主义献身”的杨汉秀断然撕碎悔过书,唱着国际歌从容赴死,被特务杀害后抛尸于野外——这是大型长篇电视连续剧《解放大西南》中的一幕。而在儿子赵在民的眼中,杨汉秀不仅是一位刚强的革命者,更是一位柔情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母爱深深     
母亲过世已经七年了,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我会忍不住长长地叹口气,她那熟悉的身影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母亲干起活儿来总是风风火火,发起脾气来总是如暴风骤雨。我以前一直都觉得她对我太过于严厉,太苛刻了,时常因为对我做的一点小事情不满意而严厉地训斥我。小时候我很爱照镜子,喜欢打扮,可是她连这点权利都给剥夺了,总是把所有的镜子都藏起来,害得我们每天早上对着窗户玻璃梳头。在我上高三那一年,她脑出血,半身不遂了,家里倒下了"半  相似文献   

9.
火车还没停稳,人们就呼啸而上。车门被堵死,车窗成为通道。一位年轻的母亲,好不容易将两三岁的孩子塞进车窗.自己还没来得及翻爬,火车就开走了。这是16年前春运时,我在火车站见到的悲惨一幕。  相似文献   

10.
思念母亲     
<正>离开母亲已经十多年了,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十多年像似一晃而过。如今已经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耳也背了、眼也花了、更加苍老了许多的母亲离我越来越远了,她那多病的身体和送我远行的动人一幕,令我一生回想。我的回想是忧伤的。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爱     
正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这种爱就是母爱,这个人就是母亲。当我哇哇落地,母亲将我拥在怀中,呵护倍至。当我哭啼之时,母亲想到的是孩子饿了还是冷了?母亲总是节衣缩食,为的是让我吃得饱一些,穿得暧一些。一旦生病,她更是焦虑万分,吃不下饭,睡不安觉,恨不得将病痛转移到她的身上。母亲总是辛勤劳作,再  相似文献   

12.
家有贤媳     
在四师六十七团三连,只要一提起高燕,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没有不说她好的.婆婆王秀英说:"我这个儿媳妇就跟我的亲闺女一样." 冯新平的母亲王秀莲是一位不爱多说话但明白事理的"五七"家属工,她的丈夫在2008年因病医治无效,当年9月16日不幸去世.现在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一提起儿媳高燕,王秀英的脸上就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总是见人就说:"这哪是我的儿媳妇,根本就是我的丫头,甚至比我的丫头还要亲呢."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学校让填个表,母亲那栏,我……能填您的名字吗?"保定市望都县锦秀影城总经理邝秀兰刚一上班,13岁的初中女生付玉坤就迎过来,怯生生地说了这么一句。邝秀兰上前一把搂住玉坤,连连点着头说:"能、能!孩子,只要你愿意,以后都可以这么填。""妈——"玉坤低声叫了一句,邝秀兰已泪湿眼角。这一幕发生在3年前。付玉坤是邝秀兰抚养的30个孤儿之一。此外,她还持续资助了300个特  相似文献   

14.
老婆和老娘同时落水,先救谁?相信不少男同胞都听过或者被问过这个“经典问题”。7月22日,这一幕在安徽真实上演:面对同时落水的妻子和母亲,28岁的小伙子郭某,先救起了妻子,又赶紧将母亲救上岸。事后,娘说“我不生气”,但爹表示他很生气。(7月25日《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13,(16):6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系你和我。你评,我评,大家评,众说纷纭各千秋。观点各有不同,视角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新闻背景:燕子的母亲李大姐在一家政公司做清洁工。燕子10岁起,母亲便像"跟屁虫"似的在她学校附近做清洁工、搬运工、卖早点、摆地摊等。这让年幼的燕子  相似文献   

16.
(一) 母亲做鞋很有一手。她做的鞋,不仅种类多,式样好, 而且做得快。圆口式样的布鞋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母亲也总为我做那种式样的鞋。我是穿着圆口布鞋长大的。在我记忆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情形。母亲把一个闪亮的铜箍戴在她粗糙的无名指上,用嘴将线头轻轻一抿,就着针眼穿好线,便开始纳鞋底。母亲纳得很快,把线抽得哧哧响。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从怀里掏出鞋底纳上几针。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毛衣     
正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送妈妈一件当年最流行款的毛衣,虽然4月的天气穿毛衣已显得有点热了,可我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送着,这缘于我对母亲的一个承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总是穿着一件已分不清颜色且打满补丁的毛衣。那时家里人口多,父母微薄的工资除了供养我们四兄妹吃穿、上学、给年老多病的爷爷抓药外,每月还要给远在河南的外公寄去15元钱的生活费。因此在  相似文献   

18.
乡情     
我总是疏忽大意远行时常把心遗失在家乡母亲总是那么细心每一回都一定把它裹进行装旅途竟是这般漫长我忽然发现一颗心又失落在家乡乡情@邵学东~~  相似文献   

19.
正来疆工作多年,回想每次的探家旅程都是那么的美好又短暂,也曾经多次邀请母亲来疆同住,母亲总是以"恋家"为由一直坚持着在老家独居。母亲总是习惯性地报喜不报忧,家里有事也是自己扛着,从不给我们添麻烦。记得那是2015年9月25日晚上,我在单位棉花场值班,接到老家婶婶打来的电话,"孩子,近期天气不好,雨水较多,你妈前天不小心滑倒了,骨盆都摔裂了,怕影响你们工作不让我告你……"听到母亲滑倒受  相似文献   

20.
<正>母亲节伴着春天清爽的和风姗姗走来,我又禁不住想起了您—母亲。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是个泊来的洋节日。我虽不是个崇洋媚外的人,但我觉得西方的很多节日还是非常有内涵的,譬如母亲节。人们总是说,世上最博大的莫过于母亲的胸怀,世上最永恒的爱莫过于母爱。母亲是一片汪洋的爱海,她爱子女爱得那么深沉,那么无私,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