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绿色创新包括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绿色协调包括区域、城乡、物质与精神绿色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绿色开放包括丰富开放生态内涵、"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包括提供环境服务供给、推动生态绿色扶贫、建设绿色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2.
卢春华 《新东方》2008,(9):25-27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发展生态经济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与领导政绩挂钩,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浙江",发展生态文明,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人心所向、出路所在,是我省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课题。建设"生态浙江",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规律,顺应绿色发展潮流。放眼人类文明发展史,迄今已经历  相似文献   

4.
正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摘自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我区各地各部门深耕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筑牢生态绿色屏障,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太明 《桂海论丛》2021,37(2):90-96
绿色发展是内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动态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塑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型生态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教育引导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面临着认知困境、管理困境和发展困境,抑制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效能。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当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能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6.
正省委、省政府提出苏北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把生态作为苏北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优势,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这为包括灌云在内的苏北地区指明了今后加快发展的路径选择。充分认清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未来的发展定位,转变思路,强化定律,认准方向,坚定不移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走好具有灌云特色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郧县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竭力打造“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大县,加快全县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一、发展生态农业,增强产业及品牌的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绿色郧县的重要基础。郧县生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按照“创建绿色基地、培育绿色品牌、开拓…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统筹实施"两山三库五河"生态保护,系统推进"一城两带多园"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和潮流所向,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成为各国绿色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云南省普洱市建立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进行了富有前瞻性且卓有成效的探索,日益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践行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维护者。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经济建设之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态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与根本途径。实现价值观念的绿色变革、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形成绿色消费模式、确立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将是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扶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条件。目前,生态扶贫在实践中遇到诸多困境,需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量、培育生态产品消费市场、形成绿色扶贫产业体系等措施构建生态扶贫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他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近年来,广西坚决用环境倒逼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要求,我区积极实施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广西实际,认为广西要守护"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必须践行生态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  相似文献   

14.
黄娟 《湖湘论坛》2020,33(4):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新思想,它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就是发展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形成绿色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生产、生活体系,营造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这是一条生态优先、"三生"和谐、"三美"合一、人民幸福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提出历程、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来看,提出并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现代化强国与中国梦、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地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五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彻落实自治区党代会精神,立足陈平乡实际,关键在于借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抢占发展先机,树立绿色理念,开展绿色行动,发展绿色经济,全面打造"绿色陈平"。  相似文献   

16.
<正>森林覆盖率高达83.74%,全省生态核心区,素有"森林王国"的美誉……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琼中,那一定是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中央12号文件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要求海南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地处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琼中,以"绿色"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绿化宝岛等护林育林工程,着力打造绿橙、养蜂、林下经济等绿  相似文献   

17.
黄娟  张涛 《湖湘论坛》2015,(4):77-82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经济建设之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态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与根本途径。实现价值观念的绿色变革、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形成绿色消费模式、确立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将是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达川区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精准扶贫、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绿色低碳转型势头强劲,支撑绿色转型的社会基础不断壮大。然而,当前节能减碳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瓶颈,绿色消费潜能需要进一步激发,绿色竞合的国际博弈日益激烈。因此,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对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从前瞻视角探讨如何将绿色低碳转型措施嵌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对此,中共龙岩市委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提出要把生态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把生态文明作为必须花最大力气抓的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家园,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康庄大道,并把2013年确定为生态建设年来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