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3,(9):16-17
为深入贯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切实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符合、与儿童生存和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广东省深圳市等地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6月19日,民政部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3,(7):42-42
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广东省深圳市等4个县市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把困境儿童确定为重点保障对象,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政策》2013,(6):96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近日表示,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将基本覆盖我国100%的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我国将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广泛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他指出,要建立适度普惠老年福利制度。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采取集中供养或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江苏省张家港市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试点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张家港市不断探索儿童保护的干预方法。2015年1月,张家港市出台了《张家港市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张政办[2015]4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  相似文献   

5.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儿童保障制度。而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不仅要有对传统福利制度的创新,同时也应有对国外已有模式的借鉴与学习。日本是国际上明确定义的"日本型福利社会",且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儿童福利法律的特色、理念、法规及运作模式已日臻完善,对我国极具参考价值。日本儿童福利法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制定的防治虐待儿童法、少年教养法、母子保护法、救护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为基础,根据其本国《宪法》第25条生存权的理念制定的关于儿童福利制度的综合性基本法。对日本儿童福利法律进行剖析研究,可以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颇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栾俪云 《前沿》2010,(12):71-73
国外儿童福利制度比较完善,有系统的、规范的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提供保障,多样性的儿童津贴为儿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解决父母照顾儿童的后顾之忧,人性化的福利政策和全方位的托幼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儿童和家庭的不同需要。本文主要是对国外儿童照顾与支持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进行介绍,希望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于弱势而无法获得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儿童,需要通过社会救助制度来予以弥补。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儿童救助和儿童福利制度是并行关系,但其内容却有着一定程度的重叠交叉,而实践中也存在着保护缺失。当前我国应当确立专项化、流程化、长效化、社会化的儿童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地震孤残儿童的收养过程中,收养家庭、孤残儿童和社区可能面临角色不调的风险.虽然政府在孤残儿童安置前和安置后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孤残儿童在安全、永久、福利和尊严需要满足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建议政府以四川地震孤残儿童的安置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13,(8):24-25
赣民发[2013]2号2013年1月8日各设区市民政局、财政局: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发放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的通知》(民发[2012]179号)要求,自2012年1月起为全省携带艾滋病病毒及患有艾滋病的儿童(统称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以下简称"感染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现就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民政部实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首批试点区之一,近年,江苏省昆山市积极探索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政府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困境儿童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收到明显成效。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出台分类保障制度。建立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领  相似文献   

11.
易希平  易谨 《青年探索》2016,(1):108-112
芬兰建立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与其建立高福利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期间的儿童保护的制度化,经70年代的快速发展,于80年代建立普惠、社会民主型的儿童福利体系,90年代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后,芬兰逐渐发展起了完善的独立于家庭政策、教育政策和卫生政策的儿童政策,建立起了可操作的、尊重儿童意见、高度合作的儿童福利工作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3,(4):23-27
民政部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着力提高妇女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一是将符合条件的妇女和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妇女和儿童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其基本生活。截至2012年,全国城市低保对象2134万人。其中,女性868.1万人,占40.7%;儿童486.6万人,占22.8%。全国农村低保对象5254.1万人。其中,女性1732.7万人,占33%;儿童640.8万人,占12.2%。二是将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农村妇  相似文献   

13.
儿童福利发展瓶颈及其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儿童福利元年,国家对孤儿生活的保障真正从院内扩大到院外,从实物救助转向现金救助。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面临突破性发展,2011年的两会期间,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提案数量前所未有。但是,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面临政策研究的瓶颈。关于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几个最前沿问题尤其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推动慈善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困境儿童,充分发挥慈善资源在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方面的作用,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民发[2011]134号)的精神,现就民政部门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尚晓援 《人民论坛》2011,(10):150-151
2010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儿童福利元年",国家对孤儿生活的保障真正从院内扩大到院外,从实物救助转向现金救助。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面临突破性发展,2011年的两会期间,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提案数量前所未有。但是,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面临政策研究的瓶颈。关于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几个最前沿问题尤其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的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正处在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的关键期,北京市率先从老年人福利制度入手,开始了老年福利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工作,2009年,由市民政局、市残联两部门共同出台的"九养政策",全市已基本形成包括社会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在内的较为完备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比,北京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儿童福利服务理念转变、质量提升、范围扩大、周期延伸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0年以来,四川省儿童福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不断提高,儿童福利对象不断展,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儿童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儿童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建成了符合四川实际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建设。省级层面,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  相似文献   

18.
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特色与发展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上,日本被作为极其富有特色的福利国家来研究.本文重点考察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特色与理念、发展与变革、实践与问题;阐明了其以家庭为中心、多元化供给主体和旨在帮助儿童个人自立的典型特征.以期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以来,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了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养老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及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和社区等建设工作。安徽省合肥、淮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九个地市先后被列为示范区和试点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家与社会在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并凭借其独有的特色成就了"日本型儿童福利",具体表现为:健全的儿童福利法制体系、多元均衡的儿童福利供给模式和完善的儿童福利支援事业等基本儿童福利政策。反观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无论是在其法制,还是在福利供给模式方面,都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日本型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其儿童福利服务理念、儿童福利法制体系改革、各项儿童福利支援计划和儿童福利供给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