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江苏省张家港市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试点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张家港市不断探索儿童保护的干预方法。2015年1月,张家港市出台了《张家港市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张政办[2015]4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3,(7):42-42
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广东省深圳市等4个县市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把困境儿童确定为重点保障对象,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4,(8):60-60
近日,江苏省盱眙县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落实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实施意见》,预计今年将有600余名城乡困境儿童享受此项福利。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推动慈善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困境儿童,充分发挥慈善资源在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方面的作用,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民发[2011]134号)的精神,现就民政部门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表示,今年将探索建立普惠制的儿童福利制度,参照孤儿救助体系,为身患重残,或有父母但家庭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南京两名儿童饿死家中的不幸事件发生后,民政部再次就建立儿童福利制度表态。此前,民政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适度  相似文献   

6.
正一、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概念国际上典型的福利制度分类是将社会福利分为"制度型福利(Institutional Social Welfare)"和"残补型福利(Residual Social Welfare)",而没有适度普惠型福利这样的概念或分类。残补型模式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贫困现象就会减少,社会福利的目标对象集中在一群残留的、不断减少的少数需求者身上。相反,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以来,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了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养老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及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和社区等建设工作。安徽省合肥、淮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九个地市先后被列为示范区和试点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模式对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来说是现实和未来更为合适的选择。笔者就如何延续儿童福利事业的适度普惠之路提出如下建议:建议一: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但事实上,儿童福利、儿童权利、儿童参与、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发展理念尚未被广泛接受。社会对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各类儿童问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和国家政策议题,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整体性的儿童福利改革实践和福利理念传导,为流浪儿童福利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在梳理近30年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和近10年流浪儿童政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流浪儿童政策的目标定位由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为本转向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儿童为本的特征,并进一步提出构建需要为本的流浪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民政部实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首批试点区之一,近年,江苏省昆山市积极探索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政府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困境儿童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收到明显成效。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出台分类保障制度。建立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领  相似文献   

11.
吴鹏飞 《湖湘论坛》2018,(6):113-122
儿童福利财政是儿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背景下,探讨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具体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现代儿童福利财政制度应具有法治性、回应性、均衡性、公共性的法学品格。中国儿童福利财政保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其完善思路应立足于四个维度的法学品格,加快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法治顶层设计,同时应采取强化预算监督、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坚持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社会福利导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河北民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加大对孤儿、病残、流浪、留守等困难儿童的关爱和救助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了儿童的基本权益。加快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建设。2011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省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社会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91-2020年三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文本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儿童生存政策、儿童保护政策和儿童发展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儿童政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本文认为中国儿童政策的发展趋势体现为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儿童生存政策;补缺为基础,适度普惠为方向的儿童福利政策和促进综合素养的儿童发展政策。科学的政策评估将是未来儿童政策发展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贴全省脱贫攻坚大局谋划,坚持"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保障制度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惠及所有儿童的儿童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为目标,推动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紧贴脱贫攻坚大局,健全完善孤弃儿童保障制  相似文献   

15.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儿童保障制度。而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不仅要有对传统福利制度的创新,同时也应有对国外已有模式的借鉴与学习。日本是国际上明确定义的"日本型福利社会",且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儿童福利法律的特色、理念、法规及运作模式已日臻完善,对我国极具参考价值。日本儿童福利法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制定的防治虐待儿童法、少年教养法、母子保护法、救护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为基础,根据其本国《宪法》第25条生存权的理念制定的关于儿童福利制度的综合性基本法。对日本儿童福利法律进行剖析研究,可以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颇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3,(3):93-93
肖小霞、张兴杰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撰文认为,培育社会工作机构,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应对社会问题、提升治理能力、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的需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赋予社会工作机构合法性,给社工机构提供资源支持,推动社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的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正处在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的关键期,北京市率先从老年人福利制度入手,开始了老年福利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工作,2009年,由市民政局、市残联两部门共同出台的"九养政策",全市已基本形成包括社会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在内的较为完备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比,北京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儿童福利服务理念转变、质量提升、范围扩大、周期延伸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13,(6):96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近日表示,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将基本覆盖我国100%的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我国将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广泛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他指出,要建立适度普惠老年福利制度。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采取集中供养或  相似文献   

19.
地方传真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出台《关于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意见》,系统构建“分层推进、分类立标、分标施保”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意见》率先界定范畴。明确指出困境儿童包括父母同时具有重残、重病、服刑、被强制戒毒或被法院依法剥夺监护权等任一情形的,事实上无人抚养的;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有上款情形之一的,事实上无人抚养等几类儿童。《意见》率先分类保障。分孤儿、困境儿童和普通儿童3个层次,根据不同儿童群体需求,分类保障。《意见》率先多方位保障。制定覆盖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多方位保障救助措施,明确民政、教育、卫计等17个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义务。《意见》实施后,预计将新增4000余名困境中儿童被纳入福利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20.
儿童福利财政是儿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背景下,探讨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具体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现代儿童福利财政制度应具有法治性、回应性、均衡性、公共性的法学品格。中国儿童福利财政保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其完善思路应立足于四个维度的法学品格,加快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法治顶层设计,同时应采取强化预算监督、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坚持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社会福利导向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