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胡柯 《小康》2014,(4):35-39
去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凋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政策放开,众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看到了设立民营银行的希望。9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刊发署名文章再次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3,(10)
自7月初开始蔓延的民营银行热潮仍在不断升温.7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让众多上市公司、民间企业看到了设立民营银行的希望9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刊发署名文章又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3.
曾刚 《时事报告》2014,(7):22-23
2014年3月初,中国银监会正式公布了第一批民营银行的试点方案,共有10家企业获准参与设立5家民营银行,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这意味着,各方翘首以待的民营银行试点,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后正式落地。民营银行试点备受瞩目,它在以下两方面的创新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政策不够完善、环境有待优化、融资渠道不畅、税收负担较重等方面。为进一步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建议:一、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促进金融创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探索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企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14,(Z1):33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试点工作;鼓励支持台资银行入闽展业,并支持省外银行入闽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组建根植福建,以民资为主体的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民营化、专业化银行;推动省内银行业机构向下延伸服务,扩大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乡镇及行政村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6.
《政协天地》2014,(2):33-33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试点工作;鼓励支持台资银行入闽展业,并支持省外银行入闽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组建根植福建,以民资为主体的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民营化、专业化银行;推动省内银行业机构向下延伸服务,扩大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乡镇及行政村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7.
吴洁 《小康》2013,(11):32-33
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家一直都有一个“银行梦”。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2013年,对于这些拥有民营银行梦想的企业家来说,这将是他们“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年吗?  相似文献   

8.
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市场退出是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的体现。我国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民营银行市场退出的规定;行政机关主导的强制性市场退出占主要地位;缺乏有效的银行市场退出风险分担制度;银行市场退出之前的救助机制不健全。为了更好地发展民营银行,应完善其市场退出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前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领导》2014,(11):12-12
最近,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本市首家民营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的筹建申请。上海华瑞银行由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本市民营企业作为主发起人,其他近10家民企共同出资设立。定位于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将在贸易金融、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的各类专业化金融服务方面作积极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缺陷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和迅速的发展,表明内生于中国体制外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制度已成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事件。民间金融是在中国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它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本文从民间金融产生的客观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民间金融一般发展趋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现在建立民营银行并非最佳选择,而可以借鉴日本的信用金库制度,利用商会和行会的力量来进行整合。同时,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利用现有机制让其合理化,给其正当的名分让其发展而非一味取缔或者将其强制和迅速的纳入体制内。  相似文献   

11.
郑莉 《重庆行政》2008,(1):107-108
一、民营银行的监管问题我们在放松金融管制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可以说,金融监管一日力度不够,金融管制一日就无法放松,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对内开放金融、建立民营银行的过程中,必须由国家实施与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督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如果出现金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为切入点,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入手,进行民族自治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民间金融之间的机理分析,发现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发展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在中国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创新事件是,首批5家民营银行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其中浙江独占2家。而在开设民营银行的10家民企中,浙商独占7席,在金融领域浙江可谓一马当先,再加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都为浙江打造中国新金融高地奠定了  相似文献   

14.
邱峰 《中国发展》2013,(6):34-39
民营银行之争由来已久。中国的银行业不缺数量,缺的是结构,缺草根金融。该文回顾了民营银行艰难的探索历程,指出应科学界定民营银行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消除制度障碍和现实阻碍,秉承先试点,后推广,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提升自身实力,让民营银行逐渐成长为金融体系中一支审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3月28日,国务院终于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际上,10年前温州就被宣布过作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应该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被“逼”出来的。这种被“逼”或“倒逼”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是温州民间借贷引发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15,(2):54
最近,天津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七条实施意见:一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及金融服务领域。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全市村镇银行设立及民营化发展,提高民间资本的持股比例。二是完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将服务网点进一步向民营企业集中地区延伸,重点  相似文献   

17.
国家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不仅关系到温州、浙江民间资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全国。  相似文献   

18.
杨涛 《时事报告》2014,(7):19-2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涉及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前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金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重申“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本期“热点解读”栏目,围绕金融体制改革重点,结合读者日常工作、生活,选取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试点三个角度,邀请权威专家学者解析改革亮点。  相似文献   

19.
浙江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民间金融基础,学习新加坡和香港经验,积极打造中国民间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11)
<正>民间金融,是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开展的以筹措资金为目的的融资活动。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正成为为我国广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重要来源,其与银行金融的互补效应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民间个人资金财富充足,但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资金需求旺盛的中小微企业却由于难以满足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条件等原因而难以得到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