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的好公仆,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廉洁自律,一尘不染,高风亮节,赢得众口称赞。他的廉政经验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他既把住了“前门”,他的妻子又守住了“后门”。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18):77-77
我过去吧丈 夫和妻子吵一架之后,妻子打电话给她妈妈。,“他又和我吵架了,我要过去和你一起住,”妈妈回答:“不.他必须为他的过错付出代价。我过去和你一起住。”  相似文献   

3.
4月 14日凌晨,松桃苗族自治县石梁乡青年干部龙恩进,在歹徒行凶、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将凶犯制服,谱写了一曲大无畏精神的壮歌。   4月 13日晚,石梁乡党委、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召开“打黑除恶”紧急会议,部署抓捕顶风作案的杀人凶手杨胜文。杨胜文长期不务正业,无恶不作,仅 1999年 11月以来就伤害了 11人,其中重伤 2人。 4月 7日又把一个村民杀成重伤。   午夜时分,行动小组在乡政法委书记李传荣的带领下直奔坨里村民组。李传荣带人从前门扑向杨胜文住所时,龙恩进已从后门冲进杨的卧室。听到后门有声响,手持菜刀躲在前门…  相似文献   

4.
前一段时间,他出差在外.不小心将3000元钱弄丢了.那是他家几个月的收入。在电话里.他告诉妻子,刚说了一句:“我把3000元弄丢了……”妻子说:“人丢了没有?没有丢就好……”他愣在那儿,啥也说不出来一其实.妻子非常节俭。她想.既然事情发生了,光是埋怨,只会加深矛盾。  相似文献   

5.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头禅”,“口头禅”也常常代表了一个人的品格和德性。熟悉和了解优秀共产党员、廉政楷模马生贵的人,都知道他有句“口头禅”——“穷操!” 老马一生崇尚简朴,从不铺张。对铺张浪费疾恶如仇.他长期工作在一些人看来是“肥缺”的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所长的岗位上,求他的人成千上万,请他吃喝玩乐,送烟送物送“红包”的常有,可老马硬是“不进油盐”,他容不得任何单位和个人去“穷操”。记得有一次,老马随车当“考官”考核驾驶员,天气又闷又热,看看日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位哲学家带着妻子外出考察。他们在漫漫荒漠上旅行,每到一个地方,哲学家忙着作调查、记笔记和整理材料,而他妻子却总是忙着把帐篷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每天如此。于是,有一天哲学家忍不住问:“反正我们明天就走了,你何必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去布置呢”?妻子却出乎意外地反问道:“反正人迟早都要死的,你又何必花这么多的时间搞考察呢”?哲学家很惊讶地发现:他的妻子说出了一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道理。几十年人生与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相比,那是多么的短暂啊!但难道我们能因人生之短暂就可马马糊糊…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封丘县委原书记李荫奎刚被“双规”时,十分坦然地对调查组工作人员说:“你们查吧,家庭情况可以说明我的问题。面对金钱诱惑,我抗住了。但碍于人情,也收了一些钱,可我都上缴廉政账户了。”随后的调查“证实”,李荫奎和妻子、孩子名下果真无大额财产,而李荫奎也确实上缴廉政账户资金共639800元。实际上,他累计1575次受贿,赃款达1200多万元,通过找亲戚朋友借身份证,以他人的名义将巨额赃款藏匿了起来。李荫奎因犯有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某地政府机关请人在政府大院的后墙上“静悄悄”地开了扇门。这扇后门与前门不同,很隐蔽,很窄,而且装上了防盗门,平时常常锁着。不久后的一天,来了一批上访群众,堵住了政府的大门,不让人员和车辆进出。他们以为领导“插翅难飞”,会主动来找他们解决问题,便稳坐“钓鱼台”。可等了大半天,还是不见要找的领导,找人到办公室一看,领导早已不见踪影。原来,这扇并不起眼的后门就是为了防备上访群众堵门而开辟的“秘密通道”。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一些群众特别是一些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一向注意修身齐家,为了堵住后门,他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详尽又细致,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国情     
《廉政瞭望》2011年第11期封面文章《换届观察》 《廉政瞭望》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买官卖官、换届病……以往换届时容易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在本次换届中大大减少。这得益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在换届中集中运用。“海推”提名官员;重能力和实绩,不唯年龄和学历;干部选拔过程全程透明;对违纪官员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开前门,堵后门……一招一式均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和功力。  相似文献   

11.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21):20-22
谈及自己为何会在周建华落马后挺身而出,姚敏建对廉政嘹望记者说,我与他毕竟夫妻一场,对这个人还是有些基本了解。而周建华第二任妻子梁文瑶则说:“我只是个女人,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确实怕了。”  相似文献   

12.
不是星级宾馆的“星级”服务─—记前门宾馆热心为旅客服务的事迹李铄,马素珍“不是星级宾馆,却是‘星级’的服务。”这是曾在前门宾馆住宿的旅客对前门宾馆服务工作的赞美。赞美的背后,既有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也有宾馆党政领导班子齐抓共管的汗水。廉政勤政、...  相似文献   

13.
诬告学开蒙     
张雨生 《唯实》2000,(7):71-72
诬告有学问,有技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为什么有人一“诬”就成,为什么有人屡“诬”不成?答日:学问有深浅,技术有高低。 一位同乡告诉我,他们单位原来的副处长,诬告处长,把人家整了下去,他提了处长。过两年,又诬告副部长,再把人家弄下去,他提了副部长。当他重演故技,诬告部长之时,没想到失了手,被人抓住了证据。纪委回过头去调查,才把原先的事情揭露出来。 可是,曾被他诬告的处长和副部长,却不相信当年的诬告信是他写的。他们都觉得,这个人对领导很尊重,执行指示很坚决,个人感情也融洽。他们被罢官后,这个人还打抱不…  相似文献   

14.
“夕阳无限好”,这是流传至今的佳句。不过,对现在的某些人来说,黄昏却是最容易堕落的时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不捞,小心后悔”的信条在一些饕餮之徒的头脑中大有市场。原湖北省黄石市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家杰就是这样一个人。1999年11月24日,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杰的办公室响起了电话铃声。当时陈家杰正坐着沉思。这几天他的情绪坏得很,各种传言令他寝食不安。陈家杰拿起电话,是省纪委打来的,明确要他和妻子来省纪委谈一下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当天晚上,陈家杰和妻子杜修华商量了一整夜,也没有找到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15.
铁公鸡     
老彭还不到60岁,但消瘦和简朴的外表,使人觉得他接近70岁。他的“吝啬”和“孤寒”在局里是出了名的,同科室的人背地里都叫他“铁公鸡”,至于这绰号起于何时,又是何人所起,已难以考证了。其实老彭和妻子的工资收入都不低,且三个儿女相继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也许因为老彭是个“会计佬”,职业病吧,一分钱也算得清清楚楚。不管怎么说,老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俚”。一张百元钞到了老彭的袋里,他是不轻易出手的,因为一出手找散就容易花完,这也是老彭的一条经验。老彭不打麻将,不会跳舞不会唱歌,衣着也很简单,特别是秋天,好像永…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4,(4):37-37
王衍是西晋大臣,住及三公。他本人不是一个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却是个贪财聚敛的人。王衍知道,“妻贤夫祸少”。一个贤惠的妻子,不仅能够相夫教子,而且能够远罪丰家。相反,一个贪婪的妻子,却常常会将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办法.以遏制自己这个“贪内助”。  相似文献   

17.
早先求人办事,手执一条“前门”香烟就足以砸开一扇“后门”;后来的行情不断看涨,“敲门砖”的分量越来越沉。许多有权“办事”的人隔着“猫眼”瞧人,渐渐连冰箱彩电都看不上眼,若估计上门礼品的“含金量”达不到期望档次,硬是不肯轻易打开“后门”迎客,恨不得来人都送洋楼轿车才过瘾。再后来,彼此都悟出“世上只有钞票好”,既金贵,又轻巧,不声不响目标小,于是“红包”便大行其道,经久不衰,而实物礼品只得悄然退避一隅。当然,“红包”并不限于纸币。因为若是行贿金额大了,十万八万的得揣一个鼓鼓馕馕的公文包,拎着也挺现眼…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7):75-75
“钱运茶楼”是杭州城北运河广场边上一个普通的茶楼,但是这段时间,不时有一些“神秘”的客人指定要定三楼的包厢。来喝茶的人跟普通的茶客也不太一样,他们进了包厢后一般都很安静。其实这个包厢是拱墅区纪委的工作人员请干部来进行廉政谈话的,也可称之为“喝茶”。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03,(1)
周礼龙为什么腐化堕落?他回答办案人员问话的那番话,颇耐人寻味。办案人员问他参加市里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没有,他答:“不曾去参加。”办案人员又问他在单位上党课时是否专门开展过廉政教育,他答:“那是说着玩玩的,哪个能当真?”此番言语活脱脱刻画出了一个信念丧失、无德无才的腐败分子形象。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他既不参加市委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更不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认真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相反他把一切都当成“说着玩玩的”。必须当真的反而不当真,这样的人做出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  相似文献   

20.
老婆和老娘同时落水,先救谁?相信不少男同胞都听过或者被问过这个“经典问题”。7月22日,这一幕在安徽真实上演:面对同时落水的妻子和母亲,28岁的小伙子郭某,先救起了妻子,又赶紧将母亲救上岸。事后,娘说“我不生气”,但爹表示他很生气。(7月25日《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