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应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难的主要根源是没有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当前关键是探索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金奎祥 《奋斗》2006,(9):36-36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三农”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而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中其他问题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既要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又要虑及长远,开源节流,千方百计地夯实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1·增加农业投入。通过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使农民直接从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中获得现金收入,同时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农民能长期增收创造条件。农村的交通、通讯、电力、水力设施、生态环境等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投入少、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农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而当前农民增收难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慢有关。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今后农民增收工作的主线,延长农业产业链是其首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新建 《求实》2002,(7):59-61
本文探讨了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 ,提出光靠农民自身努力增收有限 ,国家帮助应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形式 ,从影响农民增收的几个主要途径入手 ,讨论了乡镇撤并、农民减负、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工业、提高城市化率等方面促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时下,农民的税负是减了,但今后增收的问题怎样解决?从长远上看,“减”是必要的,但“增”比“减”更重要,只有找到农民增收的长远出路,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我省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无疑是今后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一)思想制约。农村基层领导机构和相关部门存在“两不”、“两怕”思想。“两不”即认识不高,没有真正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加入WTO后与国际农业接轨的重要环节;思路不明,对市场研究不够,究竟如何引导、组织农民抓调整,心中无数。“两怕”即怕麻烦,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应是农民自觉自愿的行为,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担风险,担心因结构调整所发生的投入和前期亏损由镇财政和部门单位财政承担。相当一部分农民受传统思想束缚,囿于一贯的种养方式,缺…  相似文献   

8.
闫文义 《奋斗》2011,(8):38-3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畜牧大省和绿色食品大省,更应在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06,(7)
我国以多予为重点加快建立工业反哺农业机制我国将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农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政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对农民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入。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四管齐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中央要求健全村党组织有活力的自治机制将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健全村党组织领…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继去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后,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又增长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此间有关人士指出,农民收入增幅下滑势头得以遏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是多年来采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结果。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成为农民增收最大的“亮点”。增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也促进了农民增收。与此同时,一批有利于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相继施行,如天保…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富裕。当前农民增收的大部分是政策性保护增收措施实施的效应,属于政策性措施的延续,要想实现全面的长效性增收仍受到政策局限性和市场局限性约束。这就需要我们既从农业内部深挖增收潜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自主活力,也需要从农业外部寻找突破,形成可持续的外部推力和良好的增收氛围,形成内、外共促增收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沈立人认为“三农”问题有十个难点。 首先,农业增产。农业的增产和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和增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20年来,农业增长速度递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递降,有其必然趋势,但也带来深层次矛盾,之一是制约着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 其次,农民增收。增收本靠增产,而多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或许是“剪刀差”又有扩大,导致增产不增收。农业和农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不增收、不富起来,却在继续弱势化、边缘化,八九亿农村消费者和购买者这个世界最大容量的市场始终是潜在的而还不是现实的。 第三,农民减负。增收与减负是一个铜板的两  相似文献   

13.
知识园地     
一号文件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实惠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1.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有望提前2年全部取消;2.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加大,给予粮食主产县奖励补助;3.农村金融改革渐入高潮,可探索建小额信贷组织;4.支农资金加大投入,将超过上年;5.先进农业科技进千家万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6.国家更多地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买单”。(摘自《人民网》)格式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无效根据《合同法》第…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三农”工作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亮点之一。在中央一号文件的鼓舞和鞭策下,各地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粮食生产改变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农民收入增幅更是达到七年以来的最高。但是,我们对当前农村的形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毕竟农民收入是在连续多年低增长后的恢复性增长,是国家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和时效性,而影响农民收入的长期制约因素依然存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增收难已成为制约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因此,着力分析、解决困扰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并辅以相关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思炎 《新湘评论》2004,(9):47-4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里,农业和农村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今年以来,随着党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农业大县,要跨越农民增收平台,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必须不断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建立新的经济结构和机制。一、努力实现发展理念的创新一是要突破“重农轻工”的思维模式,树立“工业优先发展”的观念。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重农业轻工业、就农业抓农业”做不活“壮县富民”的大文章。因此,在制定全县“十五”计划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把工业优先发展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全县财政收入有75%来自工业税收,农民人均增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鸿渊 《求实》2006,(2):86-90
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其解决措施既包括短期性措施,又包括长期性机制问题。现行有关农民增收的制度安排受市场、财政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存在局限性和短期性。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分享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福利,必须根据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内在要求,从多个层面上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杨少平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原因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农业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农村经济常年“积弱”的客观反映。当前,直接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主要为:一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二是现行乡村组织体制。三是户营经济的缺陷。对于这些影响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只能靠体制  相似文献   

19.
农业补贴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补贴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国策,目前基于产量和收入提高的农业补贴政策对环境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如农业补贴影响农业的种植结构和面积、降低了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使农民肓目追求“石油农业”等。为此,政府应把农业补贴措施与环境保护挂钩,实现农资补贴向生态农药、生态肥料倾斜,粮食补贴与农产品质量相结合等措施,使农业补贴政策担负起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的多重目标,向“绿色补贴”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的核心.阿克苏地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民增收渠道由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逐步转为以苹果、核桃、红枣等林果业为主.但阿克苏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前景不容乐观;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的非农收入增加受限,并且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从中获益少.要破解制约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瓶颈,就要依靠阿克苏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畜牧业和林果业生产基地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加大劳务输出,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等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