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第一,关于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关系。首先,要清醒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必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国革命的一个历史经验是,没有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没有中国问题的真正解决。其次.要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能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只看到必要性,忽视可能性,建设新农村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陈忠 《人民论坛》2013,(2):160-16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而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在新时期,要秉承十八大精神,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党员干部为经、群众为纬、制度为支柱,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06,(6):14-1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难点很多,涉及面广,事关全局。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注重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突出农民主体;既要加强政府扶持,又要发动社会参与;既要着眼未来发展,又要立足现实基础;既要做到整体推进,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既要抓好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社会发展;既要强化硬件建设,又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努力办好试点,又要统筹面上工作;既要加快建设步伐,又要讲究实际效果,从而调动和激发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6,(5):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冯岩 《群众》2006,(10):53-54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项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在实际工作中引领农民和社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方面对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实际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9.
夏旭 《新东方》2006,(8):8-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提出的八项工作任务之一。只有农村的发展,才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农村的稳定,才有全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的和谐,才有全社会的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财务管理涉及…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06,(14):37-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省民政系统要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的民心工程。现就全省民政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面对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无论是客观需要还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整体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阿克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嘹亮号角已吹响。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前的重大课题。解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目前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一项紧迫的任务和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2):28-29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1.中国农村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3000万吨。  相似文献   

14.
沈永明 《当代广西》2006,(15):30-3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核心,广大农村党员是中坚力量。因此,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新型农民党员,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群体”、“服务型群体”、“务实型群体”、“致富型群体”,达到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凝聚民智民力,共同建设农村新家园。强化培训,把农民党员培养成为学习型群体建立学习型的党员队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宋土生 《协商论坛》2006,(11):23-2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尽快摆脱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旭辉 《前进》2007,(4):31-3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0,(1):93-93
孙海英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形式,诸如行贿活动、越级上访、黑恶势力的渗透与干预等,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自治区党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作为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上重要议程,要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组织各部门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的智慧,动员村民自主自愿参与,在促进农村牧区生产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活富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郑玉兰  张辉 《湖湘论坛》2007,20(2):14-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必须用辨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农民自主和国家扶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尚未根本消除,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