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年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在地震、疫情、恶性事件等各种重大灾难和危机事件中渐露身手。公安民警身处基层执法一线,面对复杂的执法环境,在处置各类自然灾害事件和恶性刑事案件时,自身也会承受高度紧张和心理失衡的重压,由此产生心理危机问题时有发生。“心理危机干预”类课程应时而生。“心理危机干预”类课程的开设,  相似文献   

2.
刘玉梅 《前沿》2005,(2):81-82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破碎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 极易造成他们动机与目标无法实现与满足的挫折情境。挫折情境的产生, 对挫折耐受力较强的离异家庭子女来说, 一般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心理平衡, 而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弱或极差的离异家庭子女来说, 则会被挫折情境所困扰, 从而使自身人格变态与心理失衡。离异家庭子女得到同伴间的支持越多心理问题就越少。  相似文献   

3.
周矩 《重庆行政》2016,(5):69-70
正危机事件不仅给受害区域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还会给整个受灾区域的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即引发相当数量个体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心理创伤。灾后最常见的心理创伤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即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所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王禾,2003)。危机事件导致个体失去社会适应力和控制能力,破坏群体的心理防御能力,造成群体性的心理失衡、心灵创伤等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突发危机事件后,对一线领导干部群体进行心理援助与心理  相似文献   

4.
所谓应激,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难题,在困难面前会感到压力,这就是心理应激,简单地说,可以把心理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应激产生于“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也可称作生活变化,如下岗、失业、亲人或自己患严重疾病而缺乏有效的疾病保险救助,子女因家庭收入微薄而不能升学,突然出现的“无妄之灾”等不幸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带给人们的是巨大的、痛苦的、消极的心理感受,如紧张、焦虑、恐惧等等,这正是应激的心理反应。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会使人产生行为方面的障碍,从而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工作。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讲,如何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心理很弱,这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接受和对待挫折。通过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2.情感目标: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善于运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  相似文献   

6.
张飞燕 《湖湘论坛》2001,14(6):86-87
挫折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毕业生求职失败等都会产生担心、痛苦、失望、焦躁的心理状态,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青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受挫感的阶段。虽然适度的挫折可以使青年在困难情境中经受磨炼,摆脱困难,培养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严重的挫折也会使一些意志薄弱、情绪不稳的人意志消沉、自…  相似文献   

7.
现在确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你同年轻人讲述马列主义时,有人则喜欢带着疑问的目光,从反面提出种种问题,你在台上讲一个问题,台下有十个问题等着你。这种心理状态增加了宣传教育的难度,但它的存在却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既成事实,既不能简单埋怨责备,更不能为了获得“廉价的掌声”去迎合这种心理,只能从这种心理状态存在的现实出发,讲究宣传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金融风暴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从国外到国内,从世界知名的跨国巨头到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力求自保。不少企业采取降薪、裁员以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实施降薪、裁员等自救措施时,并没有注意员工的心理维护,这很有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群体性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往往导致持续性的减少产量、不断发生争吵行为、工作质量下降、服务品质变差、工作漫不经心、逃避或脱离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培养初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免不了会“碰钉子”,这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是难以避免的。这里的“碰钉子”就是指“挫折”。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有的人能想办法排除障碍和干扰;有的人则表现为急躁、焦虑,进而产生愤怒、躲避或攻击性情绪。而挫折承受力就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难,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初中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正处于…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挫折心理就是人在解决这些人生课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心理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态和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强烈的焦虑、抑郁、恐惧或愤怒等负性情绪反应以及攻击、无助甚至是自杀等消极行为。大量研究表明,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挫折可以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磨练意志,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挫折如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导致心理…  相似文献   

11.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聚,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发生紊乱的状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69146人遇难,374072人受伤,失踪17516人,4624万人受灾。这场突发的重大危机事件,给灾区公安民警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反应,这种过度的危机反应不仅会损害公安民警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困扰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干扰灾区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帮助灾区公安民警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2.
于锦花  林雪松 《传承》2011,(3):46-47
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较差,自伤或自杀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加强高校同家长的联系,形成"家校互动"的教育模式也成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挫折是个人行为目的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作为人的一种心理体验,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过。它是在否定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情况下发生的。遭遇挫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所追求的目标没有达成、希望落空;有的是职位得不到晋升,还有的是由于人际矛盾引起心理失衡……作为领导干部由于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和承担的责任,必将会遇到比常人更多的挫折,这是每个领导者必须  相似文献   

14.
边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指边检机关在分析民警产生心理危机原因的基础上,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和可行的措施,限制乃至消除参与人员紧张、过激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长期高度紧张、工作乏味、不满意感长期积累、劣性情绪不断增加等是边检民警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建立边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培养专业心理咨询队伍、切实从优待警、推进"EAP"的应用、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等是边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经济模式重选不破题,世界经济很难走出危机。共识问题不解决,博弈全球化,经济将会出现一个个的新底三年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么,时过三年,世界又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我认为,世界仍然处在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之中。虽然这场危机目前有了一些转机,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场危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身经历 ,针对当今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及形成原因 ,剖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 ,探讨教育和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措施 ,从而更好地探索出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使得大学生“挫折心理”尽早解脱 ,健康成长 ,早日成材。  相似文献   

17.
心理挫折,是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从而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反应。大学生干部在部队的工作和生活中.动机性行为难免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自身需要不能满足,产生急躁、失望、焦虑、忧郁等情绪。分析大学生干部心理挫折的成因,尽量减少受挫折的情境,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对大学生干部人格的健康发展和部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恬 《中国减灾》2013,(3X):20-21
<正>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和癌症,而在于人类本身。——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十年前的那个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非典"对人类而言,既是躯体疾病,更是精神应激源。它对人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同时对一个社会在危机时期的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人们面对流行病表现出的心理恐慌和应激,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影响更深远。非常时期透视非常心理与地震、水灾、空难等相比,"非典"流行涉及的人群面更广,会  相似文献   

19.
李业才 《前沿》2009,(8):119-124
“大自然-社会-心理”可视为一个巨型的广义生态系统,平衡时各自充满生机活力,一切皆自然;失谐时,则反之:表现为环境恶化(生存危机、大自然生态危机),世态疏离(生活失衡、社会生态问题)和心态迷失(生命迷失、心理生态问题)。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地省思这种广义生态及其危机,教育成为关键。复归自然,教育救治。  相似文献   

20.
“杞人忧天”历来被认为是-种可笑的悲观心态,但今天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却是必要的。一个国家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一旦遭到不测,便计穷力竭。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实际作为上有所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解决,但却可把损害降低。当喜获成功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忽略危机存在的时候。所以,面对辉煌我们要想到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