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德,在治理国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要走向进步、文明、民主、富强,是不能离开德治的。   “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治理好国家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早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德,国家之基也”;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一书中也说过:“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的根基。”道德,确实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根柱石。柱石一倒,大厦必倾;道德沦丧,必然是非混淆,导致邪恶滋生,历史倒退,国家衰亡。 那么,“德”是什么呢?   “德”,是一个高尚…  相似文献   

2.
一、拙文《“R为A见V”式述例》(《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下称《述例》)所列第(46)例的上面,脱漏了“2.‘RA见V’式。例如:”一行。这是印刷之误。二、《述例》调查了“战国末期以至北宋初期”的“R为A见V”式之例。现在看来,在口语成分较多的近代小说中也有同样的例子。例如,宋人委心子所撰《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二十“孙觉误落”条:“裴(湘)言死两日  相似文献   

3.
《诗经·豳风·七月》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七月,周公陈王业也”的说法已经被否定了;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七月》是奴隶的作品,一种认为是奴隶主的作品。《南京师院学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4.
《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叶祥苓先生的《〈类音〉五十母考释(下)》一文里说到,吴江城区有11个声调(《学报》第81页,原文列有一张声调表)。在86页的附注里作者还特别申明,他在《吴江方言的声调》一文里说“吴江(城区)的声调有10个之多”  相似文献   

5.
《南京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江苏名城介绍之五《千古名郡、伟人故乡——淮安古今谈》一文(以下简称《古今谈》),关于淮安城的始建、“山阳”一名的由来和淮安新城的建造等问题的考证都值得商榷,现提出来与作者共同讨论。一、关于淮安城的始建  相似文献   

6.
读了方伯荣同志的《孔乙已——二十世纪的“多余人”》(见《南京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四期),有点不同的见解,写出来与作者讨论,并就教于别的同志们。方伯荣同志的立论是:“小说《孔乙己》就是批判‘学而优则仕’,投向反动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一枚爆弹。”在“学而优则仕”者中,有少数人“仕”上去了,变成“吸血鬼”,有多数人没“仕”上去,变成“废物”。而“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废物,一个二十世纪的‘多  相似文献   

7.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名城,关于它的建制沿革及城市变迁,历来有过不少专著加以考证论述。最近,我们又读到了汪永泽等同志合写的《南京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载《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以下简称《南》文)。发现文中有不少涉及到南京历史地理方面的材料,现在把其中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提出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在思想战线上围绕着《红楼梦》研究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中叶的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为我们认识阶级斗争的历史、总结阶级斗争的规律,提供了形象化的教材。刘少奇、周扬一伙同历史上许多“红学”流派一样,拚命掩盖《红楼梦》的政治主题,否定它的战斗作用。他们唆使俞平伯  相似文献   

9.
近读刘宁生同志《〈世说新语〉〈敦煌变文集〉叶“着”之比较研究》一文(载《南京师大学报》1985.4,以下简称“刘文”),觉得此文所举例证多有不尽可靠者,有的影响到论点的成立,今不揣浅陋,提出采跟刘宁生同志及读者讨论。为查检之便,例句编号一依刘文。(一) 刘文指出,《敦煌变文集》中,“着”字出现了《世说新语》里所没有的新的意  相似文献   

10.
其实,写小说被判诽谤罪的《,人殃》作者并非首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之所以现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争论,说明法治的进步。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标题: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这样的疑问后来变成了一种诘问,让人多少感觉到火药味。本刊二个月前曾对《人殃》案作过讨论,专家们似乎觉得还不“爽”,又纷纷来“堂”作客,且听他们如何说理。  相似文献   

11.
王新环 《检察风云》2006,(11):56-57
其实,写小说被判诽谤罪的《,人殃》作者并非首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之所以现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争论,说明法治的进步。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标题: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这样的疑问后来变成了一种诘问,让人多少感觉到火药味。本刊二个月前曾对《人殃》案作过讨论,专家们似乎觉得还不“爽”,又纷纷来“堂”作客,且听他们如何说理。  相似文献   

12.
其实,写小说被判诽谤罪的《,人殃》作者并非首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之所以现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争论,说明法治的进步。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标题: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这样的疑问后来变成了一种诘问,让人多少感觉到火药味。本刊二个月前曾对《人殃》案作过讨论,专家们似乎觉得还不“爽”,又纷纷来“堂”作客,且听他们如何说理。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自主编辑的《金陵法律评论》带着淡淡的墨香与您见面了。这是同学们对刚刚成立的南京师大法学院献上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南京师大百年华诞的最好迎接。它必将会给法学院乃至南京师大的历史添上浓浓的一笔、凝重的一页。伴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与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南京师大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在20世纪初叶倡导西学的大潮中,作为学校前身的三江师范学堂诞生了,虽然其后几经演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西学的范式;在20世纪中叶广泛移植苏联模式的过程中,经过重组而产生的南京师范学院,以其独特的师范品格跻身于高师教育之林;在20世纪后半叶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南京师大焕发青春,坚定不移地向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8,(1):37-37
“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是由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在每年的法制宣传日(12月4日)推出的特别节目——《法治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举办5年。每年推选出的“年度法治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在当年的法治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二十七日,清廷颁行《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共45条,其中有6条涉及到检察机构或检察官(第七、十二、十三、三十一、三十九、四十五条)。《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对审检机构采用的是四级机构设制,“(第二条)大理院在京直辖审判厅局有三:(1)京师高等审判厅。(2)京师城内外地方审判厅。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我国的保安服务业开始走向"管办分离"和"自由竞争"的格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企业亦是如此。企业的内控机制就如同城市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任何知识体系都会有很多起点,比如历史的起点、逻辑的起点或者实证的起点。然而,在这众多的起点中,历史的起点无疑起着奠基的作用。人类从树上爬下来,从伊甸园中走出来,就有了自己的历史。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一些民族何以被一种似乎不可知的力量推向他们本身也未曾料到的结局。”“每个民族都留有他们起源的痕迹。他们兴起时期所处的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拜读潘昌凡、陈洪玉所写的《“请献十金”的“金”如何解释》(刊《南京师院学报》1982年第二期,下简称《解释》)一文后,觉得对“金”字的释义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释》认为“请献十金”的“金”是“古代计算铜质货币的单位”,先秦时代是“二十两为一金”,汉以后是“一斤为一金”。这个结论有两点需要研究:一是“金”后的中心词是什么?换句话说是什么铜质货币;二是“一金”究竟是“二十两”还是“十六两”?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先从课文入手。  相似文献   

19.
纪念吴敬梓逝世二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日至6日在南京师大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近百名研究《儒林外史》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与会代表提交大会论著4册,论文37篇。讨论会上,代表们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各抒已见,交流了研  相似文献   

20.
法院不是“量刑工具”──也谈法院能否改变指控罪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拜读《中国律师》1999年第6期《法院不宜直接改变罪名》(以下简称《不宜》)之前,对与作者观点相类似的文章也已读过几篇:一是1999年4月9日《南方周末》刊登的《一位法学教授的意见》,作者左卫民认为:“法院变更了检察机关起诉的罪名”的做法“值得探讨”;二是1999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前沿》第3辑刊登的《关于綦江虹桥案的几点法律思考》,对“法院判决能否改变检控的罪名”的问题,作者赵秉志也认为“大有可议之处”;三是该辑《法律前沿》还刊登了《论虹桥案中被告赵祥忠的定罪程序》,作者江晓阳十分肯定地称:“法庭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