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金保善 《党政论坛》2013,(19):55-56
在当前进行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党员干部,要弄清“我是淮、来自谁、依靠谁、为了谁”这“四问四答”。“四问四答”弄清了、态度端正了、立场坚定了、作风转变了、  相似文献   

2.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个深刻的利益再调整过程,必然涉及“动了谁的奶酪”问题。在当前社会分化加大、凝聚共识越来越难的背景下,深化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依靠谁,为了谁”的改革方向问题。前苏联改革就是因为没能把握好这点,最终全面失败。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但也在关键问题上牢牢守住了底线。  相似文献   

3.
日前下乡,在一村委会的墙上看到两幅标语。一幅是关于计划生育的大红标语:“谁超生,就罚谁倾家荡产!”另一幅是关于用电管理的标语:“谁窃电,就送谁下地狱!”超生、盗窃国家电力资源,前者违反了国家政策,后者则触犯了国家法律,但是,罚得倾家荡产,送人下地狱,...  相似文献   

4.
唐剑锋 《民主》2011,(4):51-51
谁不追求幸福?谁不渴望尊严?然而,“幸福不是毛毛雨”.“尊严也并不写在纸上”:幸福和尊严,都“看得见、摸得着”。幸福和尊严散落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散落在每个人的工作中,散落在每个人的出行中。尊严属于道德范畴,幸福则遍及人生旅途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病从口入”。然而对于企业的领导干部来说,还应该预防“病”从口出,即预防口出官话、空话及不负责任的话,以免在群众中造成消极影响。比如说,职工群众来反映问题,领导者不是耐心解释,而是一言以推之:“这事谁同意的,你去找谁!”或者不置可否,‘批找我,哈哈,我去找谁呀?”职工中有怨言,领导者不是积极疏导、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是阴阳怪气:“不愿干可以走嘛,人多着呢!”“反正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下级承办的事出了统偏,领导者不是诚恳指出问题所在,而是一锤定音:“你们这些人,什么事也办不成!”甚至…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2,(22):39-39
日本声称的钓鱼岛伪岛主是谁?石原慎太郎口中的“私人岛主”究竟是谁呢?其实在日本人眼里,钓鱼岛“所有权”在私人手里两次易手。  相似文献   

7.
事业靠人才推动,发展靠人才支撑。当今社会,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人才资源优势,谁就拥有社会竞争优势。甘肃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体系”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时下,不少地方都有一批欲上不能、欲下不忍的企业。上,怕成“连环债”,钱滚钱,利淡利,谁也背不动;下,怕成“败家子”,价格难定,思想准通,工作难做。“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了这些不景气、吊氧气企业经营者的心态。可笔者以为,对这些企业,千万不要放弃了“死亡”自主权。这些愁煞人的企业、项目,不少是计划经济决策失准的产物。那时候,政企不分、银企不分,大家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反正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企业办好了,皆大欢喜,见芙有份;办砸了,谁也找不着,谁都不负责。改制后,产权不清、权责…  相似文献   

9.
“令民与上同意,上下同欲者胜”。这是孙子兵法“仗何以取胜”的一个重要思想。积极营造“上下同欲”的良好环境,使“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达到“人人欲战”,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向无敌”的法宝。本文试通过分析企业基本矛盾的关系,对国有企业推行“企务公开”提出一些见解,供参考。一、推行“企务公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企业的基本矛盾“企务公开”,提出了“谁在公开”、“为谁公开”、“为啥公开”严肃的课题。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企务公开”中角色如何定位,分析矛盾的性质,剖开它们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谁行为,谁被告”是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被告确认规则“谁主体,谁被告”的完善,是由人权理念的提升、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国加入WTO等现实国情决定的。文章从宪政基础、现实基础和行政行为的性质等方面探讨行政诉讼被告确认规则的理论基础,进而论证“谁行为,谁被告”的行政诉讼被告确认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国内的分离主义思潮而苦恼的国家不少。日本也有“独立运动”,有人就在成天鼓吹冲绳应该独立。但谁都知道那只是冲绳人对历史和现实生气之极而在发牢骚,并没有谁认真地想过所谓“冲绳独立”的问题。所以,“分裂日本”,不是一件什么值得炒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10):57-57
清朝后期,梁启超到江夏拜访张之洞,张出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相似文献   

13.
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咏柳》诗中有句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文约喻切,意境鲜明。如果有谁说“腊月朔风似剪刀”,它“裁出”的只能是冻人的“虚花”(即雪花),而不是嫩柳的“细叶”吧。如果社会问题也可用自然现象来比拟,2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  相似文献   

14.
《疏导》1996,(4)
柳铁保温段贯彻民主集中制有新招柳铁保温段党委注意把握民主集中制实施环节中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先后总结和提炼了“六不等”、“六通气”的工作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六不等”是:按程序办了的不等于就是充分发扬民主;是谁主管的不等于是谁说了算;强调集体负责不...  相似文献   

15.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开始于西汉元始元年。汉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公元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改为民国唯一由总统特任,且可以世袭罔替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而有意思的是,民国以前,孔子后人的“衍圣”史全是“谁红捧谁”,民国以后,却是“捧谁谁倒”。奇哉!怪哉!  相似文献   

16.
瞭望哨     
《瞭望》2001,(9)
谁不反腐谁下台 山东 郭树合 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日前在该省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说,要严明纪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的各项方针政策,凡在反腐败问题上表现动摇或不愿意反腐败的领导干部,都要坚决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以免误党误国误民,贻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众所周知,不反腐败者表面上看似乎是“好好先生”保持“中立”,但实质上却是在姑息纵容腐败,支持保护腐败,甚至是直接或间接参与腐败。不反腐败者不下台,滋生腐败的土壤难以铲除,民心不定,国难安宁。“谁不反腐败谁就下台”,合乎民心,顺应民意,乃…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说,有人在对青年人讲民主时,特别卖力地鼓吹“东风吹,战鼓擂,现在谁也不怕谁”。似乎民主就是“谁也不怕谁”,只有“谁也不怕谁”才能有民主。 对于民主这样一个大题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我只想说,把“谁也不怕谁”当成民主的手段来大加鼓吹是很荒谬的。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历史是人  相似文献   

18.
最近,青岛市监察局、人事局和市政府督察室分别开通了“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以解决政府机关“门难进”,公务员服务态度差“脸难看”,市民投诉久拖不决“事难办”等问题。 “效能投诉”采取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谁不尽职尽责“误了事”,谁对百姓的事拖延推诿、敷衍塞责,接到投诉电话就追查谁的责任。这就“逼”着“公仆”们不仅要认  相似文献   

19.
安立志 《各界》2013,(9):70-72
岳飞冤狱:以“谋反”定罪 岳飞是谁害死的?都知道是“秦桧”。但是,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足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离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了“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  相似文献   

20.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