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诉讼案件上升的原因与对策(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莞市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加,近期更是呈现“井喷”之势。这一现象已直接导致当地法院和其他纠纷解决机构的超负荷运转。劳动争议案件的大量产生和堆积,势必恶化已危机重重的劳资关系,进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有效抑制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急剧上升,及时化解劳动纠纷,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本文对东莞市劳动争议案件及其解决方式进行了实证调查出发,从经济、社会的变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不力、新颁法律法规的影响等三大方面深入分析了东莞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种广范围、多层次、全方位的多元化劳动纠纷解决机制,以劳动纠纷的分层分流解决为核心,通过健全纠纷预防机制、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纠纷预防、分流、化解体系。  相似文献   

2.
2014年,广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系统健全依法维权和预防化解纠纷机制,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依法维护了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化解劳动争议,促进社会和谐全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不断完善争议仲裁制度,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014年。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纠纷是多元化的,随着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开始更多地为世人所关注。基于对民间非诉讼机制与诉讼机制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对民间非诉讼机制进行合理定位,并从制度安排上作出策略选择,来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最终推动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与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存在有其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我国传统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主要是调解和仲裁,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民事纠纷的解决都倾向于非诉讼解决机制.非诉讼解决机制拥有诉讼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但非诉讼解决机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这需要在立法、思想方面给予其保障,通过人员培训、法律完善、加强监督来不断改善非诉讼解决机制,加强其与诉讼之间的结合,化解纠纷,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强化了调解作用,强调要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以及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从而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调解网络,构建起劳动争议中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对降低纠纷解决成本,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强化了调解作用,强调要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以及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从而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调解网络,构建起劳动争议中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对降低纠纷解决成本,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安调解是我国法定的纠纷矛盾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与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因其符合我国"和谐"文化的传统理念,具备特殊的人文、教育、迅捷、低成本等优势,成为新时期人民警察解决治安纠纷争议的常用方式,也是公安机关建构和谐社会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治安调解的社会效果直接取决于有效的调解工作模式,公安机关在依法调解的前提下,还应积极探索创新调解模式,最大限度地化解治安纠纷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是我国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第一道“防火墙”,在维系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积极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劳资双方的各类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率和激化率急剧上升,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化、群体化、复杂化的特点。复杂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决定了纠纷解决不能仅仅依靠诉讼机制,而应当充分发挥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特点。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诉讼和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发生劳动争议案件有各方面原因,目前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存在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处理周期较长等现状,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要充分发挥仲裁的作用,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建设;推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工会作用,落实三方机制,有效化解劳动纠纷。  相似文献   

11.
我国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并不存在经过设计或者立法明确规定的系统化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现实中所采取的是以地方政府的政治行政性解决方式为主导、以司法机关的司法解决方式为配合、以社会调处解决为补充,结合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并以非诉讼方式为主体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其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性纠纷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化解作用,保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但在整体和局部层面皆面临着无法全面解决群体性纠纷的困境,机制本身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劳动关系已突破原有的传统形态,无论在主体、内容等方面均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形态之一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现有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多重弊端已成为制约劳动纠纷化解的瓶颈。虽然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更加注重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仲裁的作用,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前置、强制性、行政化特点并未得以革新,仍是劳动仲裁机制功效发挥不力的根源性阻障。通过比较国外劳动仲裁制度的中立、独立地位,借鉴其制度特色,探索适合我国的劳动仲裁之路,理清裁审关系,建立有效的仲裁与诉讼的衔接机制,可以推进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去行政化、去诉讼化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黄斌 《人事天地》2011,(12):32-33
当前,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日趋复杂,案件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为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将争议通过调解快捷、平稳化解,维护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广西玉林市分别在市和县(市、区)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办公室设在人社局,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分为诉讼与非诉讼两大类,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就是行政处理。本文试从理论分析和现实立法层面论述我国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的运行,分析其作用发挥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利益关系急剧分化,矛盾和纠纷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没有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必定影响社会和谐的实现.目前主要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以及信访等形式.作为公民权利救济和行政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将近10年,2007年<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生效实施,使我国现行的复议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但是,行政复议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合同法》作为调整、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政府、企业及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劳动争议案件向来被视为反映劳动关系运行态势的晴雨表,基于该部法律的规定及影响力,劳动争议案件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本文从分析2007年1—3月份湖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案件处理情况人手,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争议的案发特点及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下,法治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在纠纷解决方面则表现为强调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运用。文章以构建和谐司法为视角,从理论上探讨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农村社会的语境下的存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蓝洲 《人事天地》2011,(5):53-53
2011年以来,上林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已处理劳动争议纠纷16起,其中立案审理劳动争议案件5起,已结案4起,成功调解处理10起,成功调解率达62%,对全县的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归结为“一裁两审”的单轨制模式。该模式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缺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这种现状,我国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轨变型,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同时,矛盾纠纷也呈现多发易发的态势,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现实意义、存在问题、主要路径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