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报纸出版事业发展迅速,出版了许多为广大读者欢迎的报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和社会的需要,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有的报纸刊发了一些导向有问题、格调低俗、报道失实、虚假违法广告等社会影响不好的内容。我们知道,各级各类报纸在当地都拥有广大读者,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党报,在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报纸出版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办报干什么?谁都会说,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然而,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是一种模糊的社会泛需求,不同的报纸对这种泛需求的满足程度差别很大,乃至有天壤之别。读者,作为阅读报纸的人,他们的需求有哪些共同特征和不同特点?如何看待和解决报纸在满足读者需求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时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请教于方家。读者需求的共同特征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约有4000种。显然,任何一种报纸不可能满足读者的全部需求,而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因为读者的需求千差万别。粗略地说,读者需求大致  相似文献   

3.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已为更多的办报人所接受,近些年又有了“读图时代”的说法。读者对图片新闻的读解需求,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比过去更高了。电视和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这种情形下,报纸对图片新闻的处理,如果仍然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仅仅满足于“有大照片”或“多用照片”,就很难满足读者不断提高的阅读需求。如果不在图片新闻的编辑方面下大气力,就很难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报纸的版面上来。加强对新闻图片的编辑工作,对于充分提升图片的新闻价值,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一、读图时代需要图片编辑  相似文献   

4.
识人有道     
识人难,识人的本质更难。古人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之说,可见识人是需要一定时日的。人之所以难识,原因多多:或许是他性格内向,不擅交际,从而长处和短处不易显露;或许是他的专长被缺点或另一种专长所掩盖,短处被优点或另一短处所遮掩;或许是他的学问太高深,周围没有人能够理解,即所谓“小才易辨,大才难识”,或“曲高和寡”;或许是他善于自我吹嘘,让人看不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或许是他受到压制、排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就像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主题最简明、最生动、最有诱导力的体现,是最先吸引读者并引导阅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两千多种,每天登载的新闻浩若烟海,即使再好的新闻,要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少不了要借助标题的魅力。本文试就新闻标题问题作一探讨。一、标题效应的构成因素我们把新闻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一点也不为过。也许读报者有这样的体会:拿到一张报纸,总是先浏题目,遇到吸引人的标题,才会激起阅读的兴趣。这时,标题实际上发挥了吸引的功能。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如果意犹未尽,就会下意识地寻找…  相似文献   

6.
报纸的扩版热潮,使各类生活专刊大量涌现。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迅猛壮大的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绝大部分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生活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众多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更多丰富实用的信息。温州日报在今年1月份的改版中,将原有以周刊形式出现的生活周刊改为每天一版的生活类专刊,不仅增加了版面,且天天有版面与读者见面,既丰富了版面内容,又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如何在如此众多同类内容的报刊中赢得更广泛的读者,这是每一位编辑都在时刻思考的问题。服务生活的选题意识任何一家媒体在面对受众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能否深入人心、贴近大众。开展有内容的服务,这是专刊的一大方向。在这类版面上,内容大体包括消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地方都把旅游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与此相应,报纸旅游类新闻越来越多地进入读者的视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地市报敏锐地把握到人们社会经济结构性变化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开始创办旅游专刊、专版专题、专栏。旅游类新闻的不断增多,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旅游信息,满足了读者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而且使报纸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更加贴近读者,使报纸版面更加生动活泼,更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就纸媒而言,早已进入了厚报时代。版面多了,报纸厚了,如何从这厚厚的报纸中"跳"出来,让读者喜欢,就要看谁能把新闻信息传播得最新、最快、最好看。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新闻传播都用了相同的先进技术手段,新闻内容已失去了垄断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创新报纸版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我国,报纸的改革创新已形成了一种浪潮,报界人士深刻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版面,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因此,许多报纸都在标题、图片、色彩、图版、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很好的读者视觉效应,刺激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扩大了报纸的发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成为时尚。经典名著被压缩成薄薄几页,只剩故事结构;巴掌大的速读小册子随处可见……作为纸质媒体的报纸也不例外,多版面、多图片、多短文成为时尚,而耐人咀嚼的调查、解释性报道和评论文章却渐被淡忘,就是有,也成了配角。强调报纸的信息量、文章“短平快”,这本无可厚非,但片面追求电视那样的直觉效果,难免让读者产生浮躁之感。“东施效颦”,久而久之,报纸将失去自我,失去独特的文字魅力,从而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11.
报纸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一个好版面,会直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之在美的形式氛围中浏览丰富多彩的信息报道。如果版面编排不规范、不美观、不和谐、不便于阅读,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和报纸的宣传效果,降低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不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平事、难缠事或久拖不决的麻烦事的时候,就会想到找报社来倾诉,找报社帮助解决,这实际上是报纸公信力的一种体现。报社根据情况派出记者去调查了解,在报纸上呼吁一下,或者予以曝光,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有时稿子还未见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这也是党报公信力的一种体现。由此看来,群众的信任和报纸的权威是党报的公信力的重要来源。信任度高了,报纸就会更加有权威。权威性增强了,群众就会更加信任。公信力对一个报社和报纸来说至关重要,它是这个报社与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不被受众看好的报纸,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读者对地市报时事报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广大地市报都在努力做好时事报道工作,不断提高时事报道水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市报的时事报道仍然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着“少、乱、粗”的问题,即时事报道的版面少、编排乱、制作粗。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读者的利益,而且也影响了报纸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地方报纸面向千千万万基层读者,做好副刊的文艺批评工作,是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密切报纸与读者的联系,提高报纸活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如文艺创作要顾及社会效果一样,文艺批评也要讲究社会效果。这不仅是文艺评论家的问题,也是有着广泛群众性的问题。如何加强报纸文艺批评在读者中的良好影响,是摆在文艺副刊编辑面前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一些督查、检查、考核等,往往都有外宣方面的要求,报纸、电视台、网站甚至App、公众号等,都纳入了考核。据半月谈报道,部分基层单位为了完成这些硬要求,被迫在各类媒体上过度留痕。比如,一份4版的报纸上面开设了执法、整治、环境、创建等专栏内容,这些内容占据了整份报纸内容的大半。"不仅如此,对电视、公众号、App等也有要求。"某地一名综治干部说,为了体现重视,一些地方会先请各类媒体形成  相似文献   

16.
会议报道对于报纸十分重要,尤其是党报。如果没有会议报道,有的报纸要闻版甚至就会开天窗,对此,党报编辑会深有同感。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很多报纸前些年积极地进行了会议报道改革。但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对市场的态度,决定报纸的生或者死。毫无疑问,为了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报纸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除内容必须符合市场需要外,还应把报纸作为经营的对象,使之与市场需求接轨。而这一切必须遵守市场规则(新闻宣传纪律等属于规则的一部分),违规了,被罚出市场,便丧失了生存的权力。尽管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简单的道理并非人人都明白。生活中常常是这样,越是重要的道理乃至公理,越是简单明了,却越容易被人忽视。在经济类报纸中,对市场的态度也是这样。跟综合类媒体、社会生活类媒体相比较,经济类报纸中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者,对市场认识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对报纸卖得动卖不动并不很关心,对读者的感觉也不太注意,而更重视圈内的反应。因而在确定选题时,首先不是想市场会有什么反应,读者需不需要,更多的是凭自己的感觉和圈内感觉,经济类报纸题材窄就是这么形成的。有时候“炒”一个题目,一个事件,“炒”来“炒”去,甚至把人“炒”烦,把读者“炒”跑。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报道对  相似文献   

18.
沈阳读者王某问:今年8月底,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对陈希同犯罪行为的审判,最高人民法院依据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6年。请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的犯罪行为,适用了不同的刑法?沈阳读者王某:你所提出的问题,涉及法理学上法的溯及力问题。法的溯及力主要是指法对它生效以前的事件或行为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如果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则法有溯及力,否则,法没有溯及力。例如,我国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生效,那么,1997年10月1日以前的事件或行为,是否适用新刑法,如果可以适用,则我国刑法有溯及力,如果不可以适用,则我国刑法没有溯及力。  相似文献   

19.
以刑事、民事等各类案件为主的案例宣传目前已成为很多文化生活类报纸宣传的重要内容,在以事讲法,以案释法,宣传法制,教育群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报纸在案例宣传中过分渲染凶杀、暴力、色情,极力描绘作案或破案细节,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诱发犯罪。因此,搞好案例报道,意义非同小可。为此在案例报道的素材选择上要注重典型性、针对性和严肃性。严禁只为吸引和招徕读者而选用内容粗俗、渲染凶杀、奸情等有副作用的案例。特别是上级有关部门规定不准随便公开报道的几种案例,如特务、拐卖妇女儿童、贩毒案件等,未经请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今商品经济发达,报业竞争激烈,报纸个性愈显重要。报纸个性对于读者,首当其冲是报纸的版面,其版面特色成为了赢得读者、赢得市场的决胜条件。在报摊上芸芸种种的报纸中,往往好的版面一眼就能跳出来,投入观众之手。好的版面编排就是报纸的门面、报纸的品牌。但多数报纸往往是从美学角度对版面进行研究、美化,大量留白,大幅照片,内容分区化,效法欧美报纸采用模块式版面,以期运用这些手段把报纸变得更"好看",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