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的财务监管,是纪检监察审计部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搞好财务监管,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修养应着重于诚信、知识和职业道德的修养。  相似文献   

2.
五年来高校反腐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反腐必须加强对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特征、成因及其危害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着眼于高校腐败的防治机制的系统化、层次化、整体化,着眼于高校腐败现象防治的总体战略,从管理改革、监督、教育、惩治等机制构成方面,以及从针对高校特殊社会群体的物质需求满足和科学理论的重大指导价值的角度,提出有高校特色的腐败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工程监理行业产生腐败的原因是建设市场缺乏规范,不正当竞争成为腐败的主要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助长了监理腐败的滋生。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层管理环节缺乏制约。加强监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制度监管、注重严格考核以及构建参建各方廉洁自律网络等是防止腐败滋生的几种有效做法,并取得了较好实效。  相似文献   

4.
借鉴"腐败市场"理论,研究中国高校的腐败是否遵循权力定价规律。腐败金额反映了腐败人员在腐败市场上获取自身利益的能力,也反映了行贿者进行交易所付出的成本。基于对2000—2018年中国高校腐败数据库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业务领域、高校所在地区、腐败人员的职务级别对涉案金额具有显著的影响。从涉案数量来看,基建和财务领域是高校腐败的高发区;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案件数量更多;从涉案人员职务级别来看,院级领导的涉案数量更多;从高校类型来看,"985"高校的涉案金额中位数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研究表明,高校腐败金额的结构性差异基本符合"腐败市场"理论的预设——公权力的价格会受到腐败的领域、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以及公职人员手中权力的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腐败犯罪具有非法获得个人资产的特征;国家司法管辖权的有限性导致犯罪分子逃至其他国家;进而导致惩治犯罪分子与追回犯罪资产难度增加.笔者认为,加强出入境管理和银行监管有利于阻上腐败犯罪分子逃至国外,预防犯罪资产跨国境转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繁发生.诱发高校腐败的原因不一而足,破解之道必然是多头出击、多方用力.应鳖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先”的方针,在加大惩处、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与制度的根本性作用,注重预防,实现短期应急与长期根治的有机结合,以收标本兼治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校消极腐败现象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紧密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制定完备的遏止高校消极腐败现象的举措,逐步消除高校消极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使远离高校消极腐败成为每一名高校管理人员的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两百多万教职员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庞大社会群体。近些年来,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并呈现涉腐干部位高权重、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大、腐败呈群体化倾向、学术腐败较为隐性、腐败渗透到各层次大学等特点和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理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应当着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高校权力运行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和廉政风险制度,加强高校防腐专项巡视工作。  相似文献   

9.
教育乱收费、教育腐败已成为屡遭社会病诟的焦点.究其原因,既有财政投入不足又有教育投资结构失衡、监管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益较低的影响.解决的对策是加快公共财政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投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消除非公资本的进入壁垒;改革财政体制,实现教育支出均衡化;加强教育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腐败呈现出高等教育的行业性、主体的复杂性、手段的隐蔽性、腐败的权力集中性及影响的严重性等特点。高校腐败由多种原因促成,包括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淀未能与扩招同步发展、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腐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乏力等。在诸多应对措施中,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有效开展的应有之义,不仅是反腐败外在制度的有益补充,是凝聚群众廉洁意识、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关键,更是激发高校权力者内心正义感的良药,需要从形式、内容及着力方向上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