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律师风险代理制度立法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中国司法》2002,(9):41-43
目前律师界纷纷推出风险代理的业务。所谓“风险代理”是指当事人不必事先支付律师服务费用,待代理事务成功后,当事人从所得财物或利益中提取协议所规定的比例支付酬金,如果败诉则无需支付。律师的这种收费方式在国外称胜诉酬金(ContingentFee)或附条件收费。我国1996年颁布的《律师法》中没有关于律师收费的规定,1997年国家计委和司法部联合颁布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无涉及胜诉酬金及风险代理机制的条款规定。从我国目前律师收费的实践来看,胜诉酬金制度或曰风险代理制度的实行已相当普遍,由于胜诉酬金制或…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权利的提及必然与它所昭示的利益相关。纵然随着中国社会民主与法治日见高涨,沉寂多年的律师制度开始全面复苏,但洞知内情的人们仍然是失望大于希望,困惑大于欣慰,律师的权利与利益难以得到法律的全面肯定与公众的观念接受,使得中国律师业再一次进入瓶颈时期。1996年期待已久的《律师法》出台后,律师们却很快发现进入了束缚手脚的尴尬境地。该法共计五十三条六十九款,其中载明“律师必须”字样有5条款,载明“律师不得”字样有8条款,载明“律师应当”字样11条款,暗含律师“必须应当”、“不得”条款15条款,而规定“律师可以”、“律师有权”的条款却不过9款,整部《律师法》成为“律师管制法”。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对律师辩护与代理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突出和强化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作用与职责。作为执业律师,正确把握在公诉案件中不同阶段不同身份的律师所处的地位、享有的权利及应当履行的职责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同志提出“以公安机关将刑事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或检察机关将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交由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为分界线,将律师的任务与作用截然划分为两个阶段:审查起诉或提起公诉之前称为‘代理’;审查起诉或提起公诉之后则为‘辩护’(高峰著(如何区分律师…  相似文献   

4.
<正> 董老曾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对律师制度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说:“律师制度是审判工作中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可缺少的制度”, “应该逐步建立起来”。推行律师制度,首先要有律师,什么是律师?律师是有法律专业知识,有资格充当当事人的辩护人或代理人的专业人员;什么是律师制度?律师制度是司法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诉讼过程中律师充当辩护人或代理人,参与诉讼活动,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08,(11):5-5
刑事辩护从制度上应比以下方面加强: 1.赋予律师救济权。实践中该会见不让会见,看守所无任何后果。律师无从救济,有的只好告到行政庭,却不被受理。无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应当赋予律师实体救济,如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程序不合法即宣告行为无效制度。  相似文献   

6.
刘科 《法制与社会》2010,(12):151-152
本文通过对新《律师法》规定的律师执业权利的分析,基于检察机关自身所具有的控诉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职能,提出了检察机关通过转变观念、制定规则、落实律师执业权利侵权救济机制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预先审查起诉”制度、提升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建设来应对律师执业权利扩大。  相似文献   

7.
论辩护律师在场权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护律师在场权是基于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独立的主体地位所拥有的独立权利.辩护律师在场权的实行可以使辩护律师及时介入刑事诉讼,为被追诉人提供法律帮助,有效地监督追诉权的行使,保障被追诉人人权.辩护律师在场权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节约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推动我国侦查讯问方式的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在中国律师在场权制度的具体设计中,应当确立以下内容:律师在场权的案件适用范围;律师在场权的具体行使方式;律师在讯问中的权利和义务;律师在场权的一系列权利保障制度、相关配套措施、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等.  相似文献   

8.
如果在法律上确立“律师费转付制度”,将具有深远的重大历史意义,将产生下列一系列的促进作用:一、将极大地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因为毁约违法的成本提高了,公民法人履约守法的意识将得到加强,而行使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积极性都将会进一步增强;二、不必要的诉讼将减少,律师的作用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如在出现民事纠纷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当事人首先会向律师咨询,让律师对自己在此纠纷中的地位和前景从法律上做出判断,随后当事人会根据律师的意见决定采取何种方式(或和解或诉讼或以其他方式)解决纠纷,避免了许多不必…  相似文献   

9.
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是国家从保障人权角度出发,为没有辩护人的刑事案件被追诉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并且取得实质意义上的效果,使之获得平等的司法保护。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有效辩护理论,是从“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帮助”到“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的有效帮助”的刑事辩护理论的新发展。获得律师辩护是世界各国普遍保障的被追诉人享有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但是,要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需要律师辩护具有有效性,才能从“辩”达到“护”的目的。刑事被追诉人享有律师辩护权,从深层次上来理解,应该理解为获得有效的律师辩护,这对于保障刑事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进而实现司法公正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保证被追诉人获得律师辩护,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而得到律师有效辩护实质的平等,才是辩护制度设立的根本目标,是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实践中,刑事法律援助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质量不高、案件承办人员不尽心等问题。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人权,实现诉讼公正,促进控辩审相互制约,从而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府律师的工作实践和制度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政府律师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参谋和助手,建立政府律师制度势在必行。依法行政要求具有一支专门为政府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法律专家队伍即政府律师队伍。上海市率先在浦东新区试行政府律师制度,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取得显著业绩。要尽快制定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或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政府律师的执业条件、工作机构、权利和义务、执业责任等,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和推行政府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1.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09,(12):46-47
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也是共和国不平凡的30年。在“春天的故事”年代,我国律师制度应运而生。当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要有几十万律师.不搞这个法制不行。”随后,新中国第一部有关律师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出台,该条例规范了律师制度的性质、律师的基本条件、律师业务范围等,中国律师有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第一次有了律师制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公司律师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律师和企业的法律顾问相比较,公司律师有其独特的制度价值.因而,应提高公司律师的法律地位、明确公司律师的执业权利,建立我国的公司律师的权利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律师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律师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实国情要求律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律师要完成伸张社会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职责,就必须授予其必要的执业权利,提高律师的政治地位,就应当对我国相对滞后的律师制度和法律服务体系作相应的改革,而现行的《律师法》及其他诉讼法律在诸多方面的规定却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因而对它们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就显得尤为迫切。一、强化律师参与诉讼的调查取证权。目前,律师取证难在工作实践中是不争的事实,律师权证难除了传统观念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以外,立法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更是严重影响着律师的调查取证。根据我国《律…  相似文献   

14.
陈茵明 《中国律师》2005,(12):60-63
律师法是规范我国律师行为或律师活动、引导律师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也是确定律师工作基本原则和制度的法律。因此,一部规范的律师法应当是律师地位、权利与义务、律师职业属性的基本法,另外,作为基本法在总则中所规定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基本原则,以之作为立法和政府管理律师以及律师从业的指导原则。笔者以为,修改此法,关乎每一位律师的切身利益,关乎中国律师行业的兴衰,关乎律师制度、司法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完善与文明、进步。作为律师界的普通一员,主动以院外方式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光荣而神圣,…  相似文献   

15.
秋实 《中国律师》2009,(3):16-17
一场寓意深刻又别具一格的庆祝会在北京举行。庆祝会寓意深刻,在于它的主题将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成长与壮大和中国律师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总结律师事业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会别具一格,在于它的参会人员,既有司法部的老领导、各界专家名流.又有普通律师和律师家属。2008年12月20日,以“回顾廿载,感恩廿年”为主题的“庆祝北京王玉梅律师事务所成立20周年暨中国律师制度改革20周年”庆典大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6.
1980年8月26日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以来的十六年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立体化、全方位的大舞台上在我国律师地位日益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制度日益健全完善的里程中,一部规范律师执业、保障律师权利、加强律师管理的基本法律,一直荡漾在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界的心头。十六年的孜孜以求、十六年的深深期盼,终于在1996年5月15日梦想成真;《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也终于张开笑脸,拥抱整个世界,拥抱中国律师的春天。就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就在“律师法专号”扬帆启航之际,本刊记者拨通了展向大江南北的律师热…  相似文献   

17.
略谈“公职律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8月司法部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公职律师”的概念;1995年2月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又提出要建立公职律师制度;1996年4月12日,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联合召开会议向张凌等28人颁发上海市公职律师执业证。从此拉开了中国“公...  相似文献   

18.
李昊 《法制与社会》2012,(15):252-253
平等既是重要的宪法权利,又是一项宪法原则,在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平等权源于对人格尊严的尊重,构成了正义的核心内容;平等权的法律保障机制分为正面的“宪法平等保护”和侧面的“法律禁止歧视”两种方式,保障平等权应当着力完善违宪审查制度和反歧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健全,为便于与国际上的律师制度接轨,充分体现我国律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应介入刑事诉讼全过程。这里提出的是一个敏感问题,也是在司法界、学术界和律师界争论的重点问题,乃至涉及到律师法的制定和刑诉法的修改的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刑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严禁非法拘禁他人”。《刑诉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刑诉法》还规定:“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  相似文献   

20.
现在律师权利保障问题,特别是刑事诉讼律师辩护难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律师人身权利受到威胁等等问题使不少律师对刑辩尤恐“避之不及”。律师“刑辩难”之所以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无非是因为律师权利在司法实践中遭遇了不少障碍,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于是律师不满,被告人不满,明智的法学家也不满。事实上,律师制度乃是一国司法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律师权利得不到保障,律师的活动受到过分的限制,司法系统就无法有效的运作,或者即使运作也不能充分反映出这个时代的诉讼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