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理论研究》2014,(4):59-64
内蒙古县(旗)域经济协作是完善区域经济功能、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着力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应立足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视角考量县(旗)域经济协作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中的重要价值,探索打破目前县域经济僵化现状,创新县域经济运作模式,形成区域协作联动的经济运行体制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资源优化整合和集约化运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能否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初步形成、正式确立到全面深化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内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也由非均衡发展中的协调逐步走向全面协调。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既体现了党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模式、发展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探索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关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与策略安排的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将区域发展的战略重心东移,强调“效率优先”和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但区域发展差距相应地开始逐渐拉大;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试图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而将战略重点转向了“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则更加注重公平,突出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于丽颖 《奋斗》2012,(9):13-14
绥化市发展“五型经济”(产业园区经济、都市圈经济、异地经济、乡镇村经济、城市型城市群经济),建设“五个一流”(全省一流工业经济和产业园区、一流现代化大农业、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流城市型经济和中等规模城市群、一流民生和社会事业),实现中心崛起、富民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在深化市场经济规律和市情认识、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总结基层实践创造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的具体实践,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势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宗寒 《学习论坛》2010,(4):27-32
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发展方案,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它符合实际,真正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若能切实组织实施,就一定能促进经济社会顺利健康发展。从大的方面看,经济发展中下面几个战略重点特别重要,需要抓紧抓好:(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抓核心技术的突破,力争在关键领域达到世界最前沿、最高峰;(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化解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三)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是重中之重;(四)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6.
朱汉桥 《学习月刊》2009,(20):59-59
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首先来源于思想的解放和机制的创新。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问题、推动新发展的根本思想武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蔓延和加深.势必引发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这为湖北潜江市的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越”的契机。我们必须把思想解放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在科学发展上.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偶合性,因此,对应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可将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发展战略”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在指导思想、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着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重新审视50年我国区域经济的成长,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发展模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0,(7):21-21
<正>一是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保证。二是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市场机制的功能日益发挥作用.区域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我国的“行政区经济”仍然有极大的影响.地方政府逐形成了以行政辖区为范围的经济体系.导致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在配置资源中起着主要作用.使得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经济规律(平等的横向联系)和行政区经济运行体系(纵向的公共管理体制)产生很大的矛盾.严重阻碍了福利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亓利 《奋斗》2012,(6):22-23
一、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的提出 2010年10月25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举行。全会认为,“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十大工程”发展措施,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黑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在我省党的全会上首次使用“符合黑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一词。  相似文献   

12.
尹勇男 《新长征》2009,(8):42-4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实施延(吉)龙(井)图(们)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发展战略,既是一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也是保持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就全国范围而言,就是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就重庆而言,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8号)中就曾指出:“要控制主城的开发强度,完善主城的基础设施,提高主城的整体环境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外围组团,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主城的状况。”可见,国务院这一批复已经注意到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目前重庆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周边区县与主城区之间、尤其是中东部区县与主城区之间的差距过大,因此,重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快周边地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形成主城区带动周边、尤其是带动中部进而带动东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贺盛有 《学习月刊》2009,(14):97-97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竹溪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发展分区域、区域分产业”的工作思路,扬资源之长、举项目之旗、走招商之路、用服务之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竹溪实际、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较高的路子,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从非均衡到均衡:改革开放3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行了差异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和回顾,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并得出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隋凤富 《奋斗》2007,(8):28-31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黑龙江垦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由“区位经济”和谐发展进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期.即将形成“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如何发挥它的示范带动作用。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与运用》2007,(4):25-32
一、国际环境和中国发展大格局分析 (一)国际环境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球区域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经济合作为主的三大经济区域。以东盟+中日韩(10+3)的经济合作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8.
王国麟 《当代贵州》2013,(34):62-62
摘录: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正在改变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格局,乃至改变着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机制以及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内陆山区省份,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机制研究,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特别优惠的外资政策和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为外资进入中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和机会。毋庸置疑,外资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然而中国外资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集中了近90%的外资,而占2/3国土面积的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却很少。因此本文基于复杂系统协调度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三个子系统的“FDI-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试图解释经济发展与FDI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把贵阳市作为典型实例,从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利用2001-2006年的数据系列对贵阳市“FDI-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FDI与经济发展关联子系统有序度对“FDI-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贵阳市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投资带动型、消费拉动型和财政刺激型增长.(3)贵阳市经济发展与FDI之间并不是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04,(5):1-1
统筹区域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开放沿海城市,建立深圳特区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高速发展,开发上海浦东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可靠保障。从实践上看,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