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法的效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上的效率是指行政法的制定、实施的成本与其所能够实现的行政主体行政活动以及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成果之间的比例,是行政主体行政活动的效率与行政相对人行为效率的统一。行政法的效率原则是指以最小的行政法的制定、实施的成本尽可能地促进行政主体行政活动的效率与行政相对人行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制度.如何规范和限制行政强制执行权力是世界各国行政法近几十年来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形成了其特有的执行主体模式,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从行政法的角度研究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及其权限的问题,提出笔者的一些合理化构想.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经济行政法应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为导向。这是因为经济行政主体干预经济的理由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但是由于存在公共失灵的问题,经济行政主体难以实现其效率的目标,需要经济行政法对经济行政权力进行控制,以便克服公共失灵的问题,因此经济行政法存在的理由在于通过控制经济行政主体的经济干预行为来促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其必然是效率导向的。  相似文献   

4.
引言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体系。所谓的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因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为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政策、法律,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与国家的立法、司法相并列的重要职能。一个国家的日常政治、经济生活秩序是靠行政活动来予以维持的,可以说它与国家权力在存续时间上是等长的,在空间范围上是等距的,在活动密度上是等量的。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起初只限于陆地,所以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也只以陆地为主,法律也是以规…  相似文献   

5.
黄金鞒  曾莹 《法制与社会》2014,(13):261-262
行政法是监督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主要法律形式,也可以使主体内部的各种因素发生联系,通过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管理的过程,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法基本原则在法律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法律在实践中行使时,通过基本原则的控制,来实现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这种基本原则可以把行政法与宪法联系起来,使其可以共同管理社会行政人员的行为,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原则,才能使行政法更好的在规范范围内,去运作法律基本框架。因此,行政法基本原则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可以更加贴合行政人员的管理内容,本文通过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分析,探索基本原则确立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传统行政法的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结构通常处于失衡状态。行政法的失衡严重地制约着行政法公平与效率价值目标的全面实现 ,阻碍了行政法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惟此 ,平衡论者主张现代行政法应是平衡法。本文认为 ,行政法的平衡是指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结构性均衡 ,它主要通过围绕着行政法制约与激励机制而构建的、内部和谐一致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来实现 ,而这种制度体系的形成 ,必然要依赖于行政法主体的多方博弈。亦即 ,行政法的平衡是一种对策均衡  相似文献   

7.
李牧 《政法论丛》2012,(5):19-24
行政主体约定义务是契约理念引入行政法的产物,并非法定义务的契约化,与行政契约义务并非等同。行政主体约定义务是行政法上的意定义务,其设定应遵守合理的限度,不得借此"扩大法定活动空间",或规避法定义务,或"出卖公权"等。作为行政主体义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弥补法定义务之不足,深化行政主体职责等重要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8.
保证行政公平、高效是行政法的价值目标.应当认识到行政公平不仅仅是公平的行政,而应当是实现公平的行政.行政法上的效率价值,不仅应当为政府行政效率保驾护航,也应当为行政相对人也就是广大民众的行动效率披荆斩棘.尝试用“平衡论”来研究行政法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找到理论上的平衡点,然后进行调和,无论两方哪一方做出让步都不能有损社会和社会主体的基本利益,使之达到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9.
对于部门行政法的划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应当综合部门行政法的规范对象、职能的权限以及法律的形式等因素对部门行政法进行全面的诠释.关于部门行政法的调整客体,同样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加以研究分析.调节和控制行政权的行使是行政法的宗旨,主要是对行政主体的规范,侧重点放在了调节行政或公权的关系上面.然而,保证行政权的正常行使是部门行政法的宗旨,主要是对行政客体的规范,侧重点放在了调节行政管理或私权的关系.部门行政法可以根据行使职权的主体、管理的关系或者行政权的定义和范围来对其架构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对行政不能行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行政不能行为的几点思考□周涛行政活动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因客观环境的制约,未能作出行政法规定的行为。行政审判实践中,有的法院以行政主体有积极动作认定为作为行为,但又不好做出判决;有的法院以行政主体未完成行政法规定行为,认定为不...  相似文献   

11.
张鹏  杨阳阳 《法制与社会》2011,(29):167-167
行政渊源是指行政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行政渊源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范围。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他是行政机关活动合法性的依据,对于实现行政法治有重要意义。行政是行政法的力量支撑,行政法是行政的静态表现。行政渊源与行政法渊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有重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法学研究呈现同质化、抽象化与实操化不足特征,且与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规制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智能行政执行场景是行政主体运用人工智能完成行政任务所创设的新型科技行政空间。行政法学研究应当从对算法、数据等科技领域的过度关注转向人工智能行政执行场景。人工智能行政法调控路径由人工智能行政法调控理念与具体举措构成,前者蕴含适度超前调控、多元规范调控、纳入场景调控的调控思路;后者则围绕既有行政实定法的法教义路径与注重行政法实效的法政策路径予以调控,包括算法调控、责任调控、补漏调控、立法调控、法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法的目的、手段与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法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行政权益。研究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研究行政法学的起点,是确定行政法法学发展目标的需要,有利于建立健全行政法学的体系。“人本主义”是现代法学的根本精神;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所有行政法律制度都要以保障公民的行政权益为出发点来设置;行政法的功能决定其在法律体系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都是确定行政法目的的依据。如何实现行政法的目的?主要是:确认公民的行政权益,确定行政权限和行政职责,控制行政权等必要手段。完整的行政法体系应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过程中的实体法;行政救济法等。  相似文献   

14.
杜一平  张闯 《河北法学》2012,(2):143-151
行政评价是源自行政系统内部对行政活动作出的自我评价,通过行政评价可以衡量行政行为的好坏。行政评价的结果伴随着奖励与惩罚,以此来激发行政主体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实现行政主体的自我纠错和自我提高。行政评价作为行政自制理念的实践机制,是在行政自制的框架下构建行政系统内部的评价体系,通过在源头上遏制行政行为的违法或不当,有效地对行政权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行政法规范和行政诉讼法为依据 ,可归结出现行行政法上的八种强制执行行为。这些执行行为所构成的执行制度显有繁杂、零乱、遗漏、矛盾之缺陷 ,而且出现了主体、行为、程序之间的不协调性 ,存有行政强制执行由司法机关实施 ,司法强制执行由行政机关实施之“错位”现象。行政强制执行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应当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程序实施 ;司法强制执行是对司法裁判的执行 ,应当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实施。根据这一理想规则 ,应对各种执行行为进行改造和重新定位 ,并把其纳入行政程序法或行政诉讼法所调整的不同范围 ,从而为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确定适用范围上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6.
行政程序法价值的定位──兼论行政过程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王锡锌二十世纪以降,行政法的发展呈现出行政程序法大量出现并进而法典化的趋势。程序制度的迅速崛起并日渐严密已成为现代行政法重要特征之一。行政过程不仅受到实体法规范的调整,还受到系统、严密的程序规范调控...  相似文献   

17.
李俊蕙 《法制与社会》2011,(23):296-296
行政法比例原则是为了规范、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而创立的一项行政法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应该以给公民及社会带来最小损失或者最大受益的方式来追求、实现其行政目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法律依据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本文通过行政法比例原则与行政法合理性原则的关系对比,提出适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为行政机关从事有关活动是行政法无因管理中的一种,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并无法定或约定行政义务的前提下,在遇有紧急的情况时,代为行政主体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行政法无因管理之所以是正当的,关键在于其行为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在与行政主体的法律关系中,公民等无因义务必然对应行政机关的有因权力。行政法无因管理行为正当的结果是追认、奖励或补偿;不正当的结果是赔偿或刑罚。公民等行政法无因管理制度的确定对行政法制的影响将是十分积极和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行政协议约定内容的设定没有受到立法程序中关于公众参与程序和立法机关备案审查程序的控制,也往往没有协议内容公开和相关程序的要求。相较于行政决定(由行政协议转化而来的除外)作为非诉执行依据的情形,行政协议作为非诉执行依据时更难以解决行政法上的代理人问题,即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一方更难以全面地代表公共利益。从现行行政协议非诉执行制度的执行名义、申请程序、审查程序和标准来看,应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主体一方应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全面考量和保护,并提出如何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方法学》2022,(5):30-41
行政法的法典化旨在通过立法技术实现“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目标,它是一个涵盖部门法意义,体现多层次、具有不同程度法典化过程的概念。应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法不能法典化的传统观念认知,对行政法法典化抱持一种“有限的理性化努力”态度与行动,针对环境、教育等部门(或领域)行政法编纂部门(或领域)行政法典,针对一般行政法编纂“行政基本法典”。就“行政基本法典”而言,应将其定位为解决一般行政领域(或所有行政领域)共通性问题的“基本”性法典,融实体与程序为一体,将规范控制行政权与保障公民权益相统一,其文本的结构内容宜按总则编与分则编编排,总则编部分应主要规定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行政制度,在分则编部分应设计“行政主体编”而非“行政组织编”,在“行政活动编”下分设权力性活动、非权力性活动和行政程序(活动)三个次编,在“行政救济(或监督)编”部分以行政救济为主同时兼顾监督。就领域法典而言,应将其定位为某一行政部门(或领域)的法典,其体系化或统一化的范围应限于该领域的全国性法律,介于一般行政法与单行法之间的“中间”层级,对领域法典的编纂应突出其领域的行政特色,教育法典的编纂应以教育行政为主线,环境法典的编纂应以“环境治理”为主线。为尽快实现一般行政法和部门(或领域)行政法的法典化目标,建议采取“适度法典化”与“分别编纂、协同推进”的法典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